谢胧有些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出来的。
但是连日的雨,终于歇了。
谢胧将自己的东西收拾好,都拿去当了。回来的路上,正好撞见上街买醋的小五娘,小五娘一向眼尖,瞧见谢胧便伸手打起招呼来,“谢姐姐!”
其实谢胧不想牵连何家,本该装作叫的不是她。
但她实在不忍心伤小五娘的心。
还是转过身,朝着何五娘走了过去。
“谢姐姐,你如今住在何处,可还好吗?”小五娘拎着醋坛子,眼巴巴跟在谢胧身后,“我想要你回来住,住在家里,总比住在外头舒坦。”
“我如今住在客栈里,一切都好。”
谢胧伸出手,替她拎起醋坛子,又在卖冬瓜糖的摊子面前停下来。
问道:“喜欢吃冬瓜糖?”
何五娘连忙摇头。
然而对着谢胧的目光,她有些脸红,还是点了点头。
小声说:“只要一块就够了。”
“要十五块。”谢胧看着摊主包好冬瓜糖,接过来递到小五娘怀里,“告诉你大兄,不必自责。在我心里,他永远是那个最信得过的大师兄。”
何五娘懵懵懂懂的,但无由来有些愧疚。
她捏着一大包冬瓜糖,觉得难过。
谢姐姐这么好,若是能一直住在自己家里,当自己的姐姐就好了。又或者,如她偷偷冒昧地想过的想法,大兄能娶了谢姐姐,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我记得了,一字不差。”
“等见到了大兄,我就将谢姐姐要我说的话,说与阿兄听。”
“……但是我有点舍不得谢姐姐。”
何五娘有些难过。
她眼巴巴瞧着谢胧,却被对面的少女敲了敲脑袋。
她微微皱起纤细的眉,好像有点生气。
“我有那么刻薄吗?还一字不差。”谢胧弯下腰,又伸出手揉一揉小五娘梳得不甚结实的双髻,微笑说,“意思到了就好,你大兄会明白的。”
何五娘呆呆看着谢胧。
想了想,才说道:“我阿娘说今年教我做青团,等到了寒食节,我送自己做的青团给谢姐姐吃好不好?”
“若是谢姐姐不喜欢吃甜的,那我就等我端午包了肉粽……”
年纪小小的何五娘,隐约知道,自家人和谢胧起了隔阂,如果不是今天凑巧碰上,可能她以后根本不可能见到谢胧。
但她想要再见见谢姐姐,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太好的借口。
“寒食节还要好久吧?”谢胧想了想,抱着醋坛子往前走去,随口说,“若是到时候没事,我便去你家,与你一起做青团、过寒食节。”
蔫巴巴走在后头的小五娘眼睛一亮。
她连蹦带跳,走到谢胧身边。
喜悦得无以复加。
远处伫立在书店门外的何茂丘,沉默看着这一幕,迟迟没有移开目光。他看着谢胧给小五娘买冬瓜糖,摸小五娘的头,然后两人并肩而去。
他捏紧了手里的书,转而绕去了与人会面的茶楼。
这一切,谢胧和何五娘毫无觉察。
两人一直走到巷子口,谢胧才停下脚步,将醋坛子交给了何五娘。
她说:“去吧。”
蹦蹦跳跳的小五娘慢下脚步,回头看了谢胧一眼,才转身朝家里跑去。谢胧目送小五娘远去,顺着来时的路,回自己的住处。
到客栈时,才见客栈外听着不少大户人家的侍卫和仆妇。
她才一露面,便有一个面熟的丫鬟匆匆上前。
“谢娘子,我们家娘子特意来见你。”
这动静,这哪里是特意来见,简直是上门挑衅。谢胧虽然如此腹诽,面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大概猜到来的人是甄灵儿,毕竟除了她,也不会敢碰她这么“晦气”的人。
谢胧跟着丫鬟上了楼,径直到了自己房间。
甄灵儿早大摇大摆坐在屋内,正在指挥丫鬟给自己泡茶喝,喝了一口嫌弃地吐了出来,满脸抱怨地看向谢胧。
她不高兴地说道:“谢十一,你过得这都是什么日子!”
“你来做什么?”谢胧不理她。
甄灵儿上下打量谢胧,嘴里啧啧出声,傲慢地抬高了下巴,旁若无人地点评道:“便是我们家的粗使丫鬟,也不会穿这样老土难看的衣裳,你该不会连饭都吃不上了吧?”
“好歹曾经也是京都有名的才女,我看啊,眼下连乡间的村姑都不如!”
谢胧上前把丫鬟手里的茶壶夺回来。
她坐在甄灵儿对面,端起一盏茶水,“你特意来这里,就是为了嘲笑我?”
甄灵儿当即大笑,看向谢胧的目光充满怜悯。
“当然不是!”
“我还不至于大老远跑过来,就说这些不痛不痒的话。”
“我有一件消息,想着你现在应该还没有听说,便迫不及待立刻前来告诉你了……”
说到这里,甄灵儿的唇角高高翘起,斜睨着谢胧。她也不直接说出这件事,就这么瞧着谢胧,好似等着谢胧做小伏低,百般哀求才肯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