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玉软香毒 > 第78章 道人

第78章 道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色开始转黑,大帐中烛火明亮。

谢砚深装拿起案上的精铁信筒,拔了筒盖,倒出里头叠成小小一卷的薄纸。

徐徐展开。

熟悉的秀丽字迹映入眼帘——

“砚郎爱鉴:见字如晤,常念吾爱万千……”

“冷宵梦醒,孤枕泪湿行云……盼君早归,且记还信以慰相思。”

“怜娘亲笔,壬子年巳月廿八。”

信并不长,按往日阅书文的速度,很快就能看完。

但他拿着信,垂眸看了许久。

指尖似有若无,轻轻摩挲信上的墨痕,透过软纸,仿佛能看见写信的人。

烛光摇晃,缱绻柔情渐染冷肃眉间。

“侯爷。”片刻后,帐外忽传来声响。

男人手指倏地一动,将指间信纸折下。

福明掀开帐帘,快步走进来:“大营传报,京城派来的大理寺寺正到了。”

“逸郡王殿下已经在主帐候着了,大营里的其他将军应该也收到了消息,逸郡王派人来请您速去。”

说话间提到逸郡王的时候,面容颇有些无奈。

当初从京城出发之后不久,谢砚深便宣了密旨,要领队调转方向南下。

逸郡王当时就被吓傻了,腿一软,差点从马上摔下来。

原本平武帝突然指他做北境监军就让他几宿几宿地睡不着觉。

结果刚出京城,又猛地一下和他说,其实平武帝是让他去两江查更凶险的案子。

傻子都知道这次秘往两江必定是要动刀兵的,逸郡王在京城里养尊处优久了,顶多在校场猎场练练骑射,根本没上过战场。

但再怕,还是不可能抗旨。

垂头丧气、硬着头皮一路往南,到了汝南大营,奉旨持虎符调兵。

汝南军兵力强盛,出了名的骄兵悍将,逸郡王夜里入营,那帮汝南将领刚见着他时,知道他是皇子,但根本不将他放在眼中。

这帮武将里头善读书的没几个,大多瞧不起文弱书生,更觉得京城里的皇子都是些富贵闲人,面上尊敬,实则不屑。

一帮大老粗跪地行完礼,刚站起来,眼睛就扫到逸郡王身后刚掀开夜行斗篷遮帽的人。

汝南军里官职最高的几个将领中,有两个是从北境战场上下来的,还有两个受过先镇北侯的提拔。

其余的就算与谢氏没有直接的联系,也不可能没听过镇北侯府的威名。

在领头的老将激动叫出“小侯爷”的时候,在场的其他人迅速认出了来人。

之后,调兵便极为顺利了。

只是逸郡王依旧没什么话语权,大事上多由谢砚深做决定。

但逸郡王自己不放在心上,他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的,仗让会打的去打,打不赢赖不着他,打赢了功劳横竖有他一份,妙哉。

所以现在凡有事,立刻让人来请谢砚深。

福明:“侯爷,那个寺正带着陛下的圣旨,一行四五个人都狼狈得很,刚出了京畿一带就遇上了刺杀,一路逃过来的,护卫几乎都折了,他说陛下让他到了汝南便来通山调兵,换人护送他南下。”

“刚刚在营帐里见着逸郡王的时候,他还吓得要回京呢。”

谢砚深听着,眉心略皱起,同时长臂朝旁一伸,拿过一个锦盒,把手中信复又卷好,放入锦盒暗格。

随后从椅上站起,铁甲碰撞出沉重清响,大步朝帐外而去。

————

转眼便是午月上旬,侯府冬天时派了许多人外出采冰,又从其他地方购置了不少,如今到了暑热的时候,冰窖存量足,各院都不愁冰用。

关嬷嬷指挥下人们置换寝房里的冰,天气热起来了,玉怜脂虽然体寒,但偶尔喝几口微凉的果饮还是不成问题的。

开着门容易泄了凉气,冰鉴里换上新的冰后,关嬷嬷便阖上了门。

身后,女娘窝在小榻上,手里握着一卷书,另一只手捏着小勺,慢慢喝碗里的酸梅汤。

“嬷嬷,”玉怜脂软声叫门边的老妇人,“嬷嬷快过来,喝点梅子汤,消消暑。”

“哎。”关嬷嬷应了一声,快步走过去。

她往常做事便动作快,站着舀了一碗,几下就喝完了。

拿着帕子擦净嘴,瞧了眼门外,低声说道:“姑娘,刚刚润安堂那边又来人了,说安平伯府的姨太太和表姑娘邀您去纳凉赏戏,这可是第三回了。”

从上个月月末起,安平伯夫人和赵庆姗每次来侯府,都让人来请玉怜脂去润安堂,说是上回过意不去,邀她再聚。

玉怜脂不紧不慢喝着酸梅汤:“咱们这位王太夫人这么快就顶不住了。”

上回四时园,赵庆吉重伤,导火线是她,出手的是谢砚深。

安平伯府欺软怕硬,表里不一,不敢对谢砚深怎样,心里又难免记恨,还不得把怨气都归在她身上。

面上装的倒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