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格格,耿格格运气太好。
她们怀孕产子时,正是王爷新继位,宜修作为嫡福晋,先入主了景仁宫,她对于后宫上下尚且没有完全把控,难以再对她们下手,不过,她现在也完全没心思再针对两个侍妾格格。
谁能想到,当真是她们府里的王爷继承了大统呢。
作为嫡福晋的宜修,立马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
后院里的侧福晋也好,侍妾格格也罢,都还没接来呢,唯有宜修,身为嫡福晋,跟随王爷先进了宫,管理六宫事。
皇上跟她商量府里诸人的位分。
他意思是封侧福晋年氏为华妃,李氏为齐妃。侍妾格格中,齐氏封端妃,费氏,张氏封嫔,其余人让皇后拿主意。
宜修一听,皇上给齐氏封妃,却只给张尚柔嫔位,不动声色地提醒他,齐氏当年可是害年世兰小产的人,又给他台阶下,让给两位侧福晋封贵妃,再提出给张尚柔妃位。
皇上多看了她一眼,感叹了一声:“你们姐妹都是温柔心慈之人,纯元临终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了,你倒是如她一般,惦念着交好的妹妹。”
宜修脸色不变,甚至跟随皇上一起追思起被追封为纯元皇后的亲姐姐,唯有手攥紧成拳,暗示了她的心情。
皇上沉思片刻,“也罢,张氏毕竟是太后亲眷,又抚养了阿哥,便给她妃位吧。至于两位侧福晋,也依你所言,年氏封贵妃,至于李氏……封妃足矣。”
“齐氏,便给她嫔位吧。”
皇上稍稍坐了会,便走了。
皇上的安排,都在宜修意料之中,三阿哥憨厚,他怎愿意给长子生母贵妃位,打破平衡呢。
府里的两位侧福晋,看似嚣张跋扈的年世兰,其实是最没有威胁的。
宜修想,尚柔说得对,年氏再得宠,皇上也是防着她的,光有恩宠没有子嗣,又不可能威胁她的正室地位,她将年世兰捧得高高的,挡在前面,然后才能稳坐钓鱼台。
分宫殿时,皇上给年世兰安排了翊坤宫,其余任由皇后安排,宜修毫不客气,将亲信张尚柔分到了永和宫。
永和宫是太后曾经住的宫殿,其中的特殊之处,不言而喻。
景仁宫与永和宫同属东六宫,离的很近,至于其她嫔妃,都被宜修安置去了西六宫跟年世兰为伴了。
等宫里来人接王府的娘娘们进宫,位分宫殿都已经定下了,只不过府里多数人还没打探到消息,张尚柔倒是不在意自己的位分,她相信宜修,她最差也能得个贵人,又有什么好着急呢。
张尚柔进宫在永和宫逛了一圈,看下人在布置正殿,心里就有数了,然后她就去景仁宫拜见皇后了。
宜修一见到她便笑了,放下手里的账本,唤她到身边坐下,“我便知道,你是第一个来的。”
“臣妾张氏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张尚柔难得给她行了大礼,皇后笑吟吟看着,赶紧叫她起来,拉着人到身边坐下。
“你看。”
张尚柔心中一震,确实出乎意料,竟然不是嫔位,而是仪妃。
“仪,法度也。本宫给你妃位,希望你为六宫表率。尚柔,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信任。”
皇后攥紧了她的手,张尚柔心里滚烫,只一味点头,“我知道的,一定是你为我出了力,多谢你一直惦记我。”
宜修欣慰笑了笑,她唇边露出不屑:“皇上原本是要给你嫔位的,那费氏出身何等卑微,不过是生得美貌,皇上又想扶持年世兰地位,竟然给她封丽嫔——也不看看,她配不配?”
皇后脸上露出几分幸灾乐祸,“年氏一党,唯有曹氏最有脑子,几次三番躲过了算计,皇上既然要给费氏嫔位,那我便压下了曹氏的位分。”
她将册子摊开给张尚柔看。
年氏贵妃,翊坤宫。
李氏齐妃,张氏仪妃,齐氏端嫔,费氏丽嫔,冯氏敬嫔。
吕氏生女,封了欣贵人,耿氏诞下个病殃殃的五阿哥,封了裕嫔。
倒是那个,一直不显山不显水的芳氏,也一举封了贵人。
这样看,潜邸诸人,唯有曹氏位分最低,只是个常在。
“曹氏聪明,又心机深沉,眼见着费氏封嫔,她却只是个常在……”张尚柔忍不住摇头,“她肯定是要心生怨恨的。”
皇后端茶喝水,从容不迫道:“那便是年世兰的事情了。”
“皇上竟然给齐氏这么高的位分,他是生怕年世兰不怀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