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令人痛苦,必须忍耐患得患失,无法得到她始终如一的注视,他想他是疯了。
特殊的成长环境不是可以用来推脱的理由,艾萨克没有得到过很多爱。
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知道爱的副作用太大,他亲眼见过他的母亲为了研究杀掉了她的弟弟妹妹。
母亲哭得很难过,不停对着冰冷的尸体道歉。
同样的血缘和体质做实验体试验效果更佳,后来她就不哭了,她的爱消失了。
最开始艾萨克不明白,父亲说他很像妈妈,是兄弟姐妹之中最像的那个。
是吗?
他不曾反抗,母亲看向孩子的眼神并不温柔,而是像在看她的私人物品。
健康的爱是什么样的?艾萨克不知道。
他的家人们对此嗤之以鼻,因为爱没有意义。
不去想着怎么解开诅咒反而思考爱这种东西实在太愚蠢了。
他不算听话,不过一个小孩的叛逆终究有限,更何况他的衣食住行全部由家族供养。
“你是我的孩子,终究会走上和我相同的道路。”
母亲黑色的眼睛波澜不惊,早早便对这个稍显特殊的孩子判下定论。
反正他们到最后都会明白诅咒的能力,怎么去想也没有用。
12岁的时候艾萨克离家出走了,倒不是在闹孩子脾气,他一直没什么情绪波动,一切感情都处于平衡的标准之中,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经过了仔细思考。
母亲对此无所谓,没有人在乎。
血脉的呼唤总会让他回来,诺林一族的孩子无法真正逃离。
外面世界的人们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家人之间偶尔会吵闹争执,总体是平淡更多。
人与人的边界分明却不会冷漠到不近人情。
也没有很喜欢待在外面,艾萨克还不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也可能他什么都不想要。
遇到过好心的人,也有不怀好意的家伙。
火车上的扒手自以为隐秘的去偷他的包,长得漂亮又清秀一看就是有钱人家小孩的艾萨克可是扒手的梦中肥羊。
结果当然没被得手,帮助他的是一个看起来和他差不多岁数的女孩。
她的金发一晃而过时比窗外的夕阳还要灿烂,闪烁的宝蓝色眼眸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你的包,要收好哦。”
这是柏里莎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此后的漫长岁月里艾萨克反复回忆着那一天。
柏里莎,她的名字叫柏里莎。
不知为何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旅行的同伴,艾萨克感觉自己如在梦中。
他发现了他生命的价值,他一定是为了遇见柏里莎而出生,或许一切都是值得的。
几乎忘却了自我,他不需要自我了。
艾萨克还不知道过于迷失自我的感情堪比毒药,他不懂什么是正常的,而是把所有柏里莎喜欢的全部送给她,不会的他可以去学,奉献总不会有错。
疯狂的激烈感情是前所未有的体验,艾萨克为此心乱神迷。
依莲的出生更是令艾萨克达到了人生的新阶段,他驱散了诺林本部的所有成员,可他还太小,才18岁就做了爸爸,他自己其实还是个孩子。
爱让他活得无比满足,他爱着依莲,那时的爱并不比柏里莎的要少。
希望她能健康长大,依莲想要的一切都可以为她得到。
可偶尔艾萨克也会感到不安,依莲不是多么活泼的孩子,甚至不像是普通的孩子。
女儿的眼睛总会令艾萨克想起他的母亲。
如影随形的恐慌无法摆脱,直到夜深人静之时看到镜子中的自己他才恍然大悟,是他很像他的母亲。
时间让子女向父母靠拢,不知从何时开始艾萨克发觉他的眉眼嘴角无一不像母亲那样生长,因为他是她的孩子,所以越是长大越是像她。
为什么依莲不能多像柏里莎一点呢?
不能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艾萨克如此想着却根本做不到,但敏锐的女儿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渐渐的不喜欢和他亲近。
后来他开始恨依莲,不知道为什么会恨又为什么而恨。
健康的依莲在慢慢长大,代价却是柏里莎的虚弱。
依莲很爱妈妈,艾萨克讨厌去思考这个问题,只要柏里莎还肯爱他就足够了,他不敢思考,是他给依莲带来了不幸。
事实上他早就走上了母亲所说的道路,他果然像她。
实验室中的实验体也有他的兄弟姐妹,他利用他们又杀了他们。
其实他也是诺林家族的一员,自私残忍的天性并不曾放过他,和柏里莎的相遇让他误以为自己能当个正常人。
对自己的亲人下手时艾萨克没有任何感觉,仅仅是要达成自己的目的,为此造成的牺牲都是应当的。
要知道他的母亲起初还会哭一哭呢,艾萨克连这样的感情都不具备。
结果本代的成员几乎都死在他手里,早衰的诅咒还没有来得及生效。
怀着微妙的恶意,艾萨克让依莲也加入了清除旁系的任务中。
她做得很好,因为依莲是他的孩子,所以她也不具备多余的同情心和柔软心肠。
在这种时候他才会安心,连依莲都这样的话,柏里莎怎么能讨厌如出一辙的他呢?
面对和母亲同样的困境时,艾萨克毫不犹豫做出了一样的选择,他不否认他缺少人性的那一面。
那么依莲呢?那孩子似乎也做出了同样的抉择。
不,也不能这么说。依莲可还不知道血脉的诅咒,她是柏里莎的宝贝,活在妈妈毫无保留的爱里。
爱令人痛苦,艾萨克感到了痛苦,疯掉才比较好吧。
柏里莎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可她唯一的遗憾是不能看着依莲长大成人,再也没有机会看到孩子今后的人生。
依莲依莲依莲!她总是在念叨着她的女儿!
那他呢?柏里莎不爱他了吗?这绝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