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烽火燃七星[战国] > 第84章 风波起

第84章 风波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楚暄身子僵住,呼吸一滞。

林辙瞪大双眼,直接呆住,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范雎。

楚暄很快平复情绪,淡笑着喝了口茶,不以为意道:“此事未免荒谬,若真是如此,为何各国毫无风声?”

范雎顿了顿,凑近脸压低声音:“这消息被秦国强压下去,左相甘茂将秦王荡运回秦国时下令秘不发丧,但各国皆由密探,是他们将这惊人的消息带回魏国的。目前来看只有和国君较为亲密的臣子才得此消息,范某也是偶然听闻,亦觉得难以置信!”

这下楚暄愣怔住,面上笑容尽失,静默不语。

范雎观察着他的神情,也不开口,直到楚暄回过神,暂时压下心中的纷乱嘈杂,对范雎淡然一笑:“这还真是史无前例啊……”

他镇定地喝了口茶,眉头却是无意识地紧锁着,放下杯想了想问道:“这段时日丞相时常与须大人在府中议事吗?”

这半个多月里他与须贾生疏了,原以为这样可以清静些,可这也导致诸多信息的流失,他记得之前须贾与魏齐并不亲近,这二人甚至还为相位暗中较劲,此番突然走近必定有事!

“确实常见魏相来府上。”范雎点头,突然一拍脑门,“范某想起来了!前几日魏相来还带了一位作犬戎打扮的使节。”

“犬戎打扮的使节?”楚暄眉头紧锁。

“那人头戴毡帽,身穿皮革,腰间还系着一条狼尾挂坠,范某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人高马大,似骏马般魁梧雄壮之人!”

楚暄听着,陡然间想起一事,赶忙追问:“范先生可还记得他们是何时拜访?”

范雎想了想:“大概就在……就在范某听闻秦王逝世后的……一两天吧。”

楚暄心中一沉,眸光暗下,但面上仍旧云淡风轻,对范雎笑了笑说:“多谢范兄替在下解惑,只是方才询问的内容多有僭越,还请范先生莫怪。”

范雎笑道:“楚公子言重了,范某与您投缘,二位对在下又有救命之恩,是在下信任公子才主动告知,只是……愿二位务必将今日所言保密,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此语正中楚暄下怀,他忙道:“这是自然,范兄放心!”

眼见天色不早了,三人便起身一同下楼。

出了茶楼后,三人互相行礼拜别,往各自的住所走去。

路上楚暄心事重重,神色凝重,此时街道上人影寂寥,唯有零星的灯火。

林辙见他如此神情,牵紧他的手,拉到自己身前。

楚暄看了他一眼,二人默契地不言语,加快脚步。

回到家,楚暄直向厢房走去,林辙跟着他进屋后点上灯,关紧门窗。

楚暄沿榻而坐,发了会儿呆,他微愣,起身走到木柜前从最底层的抽屉中取出一个锦囊。

林辙不解地看着他,只见他把锦囊内的东西倒到木案上,竟是三份奏折。

“哥哥,这是?”

楚暄打开其中一份,给林辙看,林辙扫了一遍,皱眉问道:“义渠?他们和魏国有勾结?”

楚暄点头:“这三份奏折是先生临终前留下的。”

“也就是说从那时起他们就勾结到一块儿了?”林辙接道。

“嗯。”想到这和范雎今天的话,楚暄倒抽一口凉气,这一切都像是冥冥之中的。

林辙坐到他身旁,握住他的手。

“我没事。”楚暄抿唇笑道,起身将奏折归入囊中,“收拾一下,这几份奏折断不可被王宫中的人瞧见。”

“嗯。”林辙点头。

今日接收到的信息量过大,楚暄只觉得疲惫不堪,草草收拾一番后便熄灯躺到榻上。

入夜,楚暄躺在榻上良久,却如何也睡不着。

在听闻嬴荡死讯时他下意识觉得荒谬,这一国之君死得也过于草率了……

但看范雎的神情这事又不像是假的,若真如此……

楚暄有些晃神,既觉得荒谬可笑,又觉得不可置信,但不得不说他内心深处的兴奋是难抑的,心里泯灭已久的火苗再次得到催生,逐渐燃成熊熊烈火,闪出亮光。

冷静之后又想到义渠的事,这件事他几乎忘记了,今日鬼使神差地提起却恰逢其时。

这一年中自己在须贾那儿从未听到过有关义渠的事,他虽为尚书,审阅大量奏折,却从未看到任何与义渠有关的内容。

若秦王荡之死是真的,那么须贾和魏王他们就是有意隐瞒自己了?

想到这,楚暄背脊生寒。

莫非自始至终他们都在防着自己?

“哥哥,睡不着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