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缩了回来,伸手一扯徐清子的裤腿,抬起头,眼睛亮得像晨星,真心实意地篡改了一句老台词:“师父,我想修仙。”
这是吴臣第一次喊徐清子师父,他终于如此直观地真正体会到了一个强大的修士所能拥有的力量。
比起招魂符的神秘,打架时能强人一等的胜负欲,这种超越肉体凡胎的自由,要更加吸引人,也最能让少年人热血沸腾。
徐清子非常满意,摸了摸胡子,笑呵呵地受了这“拜师礼”,领着徒弟和猫一起进观。
于是吴臣一转头,看到了随缘观的大门,热血顿时稍稍地冷却了一点。
本来也没指望随缘观会有多气派,但这门口的牌匾是不是也该修一修了?字褪色了不说,木头都裂开了……他似乎明白为什么鳌拜死活不肯回来了……
他这么想着,猫包里应景地传出一声啜泣。
吴臣:“……”
他早该想到能取名“不争山”、“随缘观”,师门讲究的应该是清静无为,换句话说就是比较穷,这本来也很正常,就是跟那富得流油的葛氏集团摆在一起,对比有点强烈。
徐清子看出了他在想什么,一点不介意,笑道:“反正也没什么人看见,这匾修不修的也无所谓。”
“……”这话竟无从反驳。
不过本门虽然破是破了点,环境是真的好。目光所及,青松成林,遇到风便连成起伏的松涛,雾霭绕山,近处山峰上白色的云雾如瀑布般倾斜而下,倒真有些宛如仙境。
吴臣不由深吸了一口气,顿觉神奇气爽,赞了一句:“空气真好!”
徐清子笑道:“不止空气,还有灵气。”
吴臣眨了下眼睛:“真有灵气这种东西?”
徐清子:“当然有,在这荒山野岭灵气就比较多,而在那人挤人的城里,灵气就稀薄得近乎没有,不然为什么自古修仙都往山里跑呢?”
吴臣忽然想起秦少珩曾说过要换个地方教他修仙,又问道:“一定要在有灵气的地方才能修仙吗?”
“没有那么绝对,不过山上一年,俗世可要十年……”徐清子摸着胡子“唔”了一声,补充道,“还有一种办法,上等灵石可生灵气,若在家中放上一些,也能有些作用。”
吴臣:“那我们……”
徐清子笑道:“我们没有那个钱,只好霸占一个山头。”
吴臣:“……”
一老一少师徒俩正聊得起劲,随缘观那破兮兮的木门突然“吱呀”一声开了,门后钻出来一个圆溜溜的少年脑袋。
少年看清了门外站的是谁,便弯起眉眼笑起来:“我就说听到师父的声音了,果然是你们站在外面说话,这位就是七师弟吧?”
吴臣见他大约十六七岁,长得眉清目秀,让人一眼便心生好感,对他友好地笑了笑,没有马上询问这个称呼。
徐清子回答:“没错没错,这就是你七师弟。”
说完他又对吴臣介绍少年:“这个是老六。”
“……”吴臣再次被老头噎住,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在少年立马接过了话。
“诶,你们别光站在外面聊啊,快进来吧!”少年说着将门彻底打开,做了一个欢迎他们进门的动作。
于是一个古朴的道观就像一幅画卷,在吴臣面前徐徐展开。
粉墙黛瓦,青石铺路,苍木合围,时光的流逝在这里失去了意义。
吴臣不由一怔,对这个从来没来过地方莫名产生了一股亲切感,有些恍惚地跟着徐清子走了进去。
少年老六跟在他们身边,一边跟徐清子说着这段时间观里的事,一边也跟吴臣介绍几句。
吴臣将观里的大致结构记了一下,顺便也了解了这里的人口构成情况。
徐清子总共有六个弟子,加上他是七个,老吴已经外逃,暂且不算。弟子不按年纪排号,而是按照入门的时间早晚,所以这少年老六虽然小他两三岁,他还得叫人家一声六师兄。
吴臣倒是不介意叫这可爱少年师兄,只希望徐清子可别再冒出来个年纪更小的奶娃娃弟子。
所幸他们走到内院时,吴臣见到了他那另外五个师兄,年纪都在他之上,大家在徐清子面前一团和气地打了招呼。
其中,大师兄肤色黝黑,神情严峻,明明年纪不大,眉宇间已经隐约有了“川”字纹路,为人看起来不怎么好惹,吴臣多看了他几眼。
大师兄觉察到他的视线,冷眼扫了过来,吴臣便笑嘻嘻地冲他扯了扯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