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行,好象不存在一样。”
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突然说出这样的话,不禁让她有些愕然。
望着眼前这张满是天真,又还带着稚气的面孔,她假装有些生气地问:
“喂,你。。。怎么就不存在了?”
“我觉得世上有我没我都一样。”
“!!!”
赵小美不觉瞪圆了眼睛,what?!连这大点的孩子都能思考这么沉重的问题了?
“楚小蕊,你怎么能这么想呢?老师现在不正在和你说话么,而且你还能听到,就说明你存在,你既然存在,怎么能没有了呢?”
她听了之后,忽闪着那双大眼看着她,然后是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说:“可我什么都不行啊?”
赵小美不由暗叹了口气,看来这孩子因为数学不好,在课堂上被老师打击的丧失了自信心了。
“楚小蕊,老师上学那会儿数学也很差的,可能还不如你呢。”
为了鼓舞学生,她只能自黑揭自己的老底了。
“真的呀?”楚小蕊像换了个人,立马来了精神,原来她崇拜的赵老师同她一样,数学也不好。
“所以,不要看不起自己,其实你并不是一无是处嘛,譬如你歌唱的就很好,也有舞蹈的天分,英语朗读口齿清楚。”
于是她便鼓励她在语文和英语朗读上多下功夫,楚小蕊满脸兴奋的直点头,当下也真听进去了。
后来,在全校英语朗读比赛上,作为这次比赛发起人的赵小美,挑选她来作为自己的主持搭档,师生在台上配合的非常好,大赛举办的很成功,她本人还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自此,楚小蕊的自信心一下上来了,除了英语,其它功课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起色。学校搞文艺活动汇演都少不了她,整个人变得开朗活拨起来。
在赵小美眼中,关注并培养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是极其重要的,这要求家长与教师们需倾注更多的关注与心血。
她深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内心潜藏着待发掘的宝藏,有的孩子或许在艺术的天空下能自由翱翔,有的则可能在科学的海洋中畅游无阻。
因此,成人世界的责任,不仅仅限于传授知识,更在于细心观察,耐心引导,帮助孩子们探索自我,激发潜能,让他们的天性与兴趣得到恰当的滋养和发展。
这样,孩子们在成长的路上,不仅能更加自信地迈步向前,还能在自己热爱和擅长的领域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如今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天下父母哪个不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惜一切代价的想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
有不少的家庭不惜重金,将子女送入知名中学、重点高中,或是聘请私人教师,甚至选择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更有甚者,尽管经济负担沉重,也要想方设法送孩子远赴海外留学。
在这一过程中,父母根本就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家孩子的个人兴趣与能力,他们的孩子是否真的适合这些精心铺设的道路。
“我一点不想去那所学校,可爸妈非要给我转。”
“爸妈,为什么你们非要送我出国读书呢?”
“别再给我请家教了,学校的功课还一大堆呢。”
大部分家长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更别说去了解他们对自己未来的看法和期望了。
单方面的决定,虽然饱含了父母对子女成才的美好愿望,但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让教育投资既符合家庭的实际情况,又能激发和适应孩子的个性及潜力,让他们成长的过程,成为一段双方都认同和支持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