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赵小美的平凡人生 > 第31章 第三章下乡(6)入住知青点2

第31章 第三章下乡(6)入住知青点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就是,你这么做可有点区别对待的意思,太不公平了吧。”一名男知青跟着起哄,嬉笑着说。

“马舒阳,这是我们屋自己做的,你他喵一分钱不出来蹭饭,居然还好意思讲公平?难不成这就是你说的公平吗?”李大奎还没来得及回应,童金泉就已经冲着刚刚说话的那位知青笑骂起来。

他这话引得周围的其他知青也都跟着大笑起来,现场气氛顿时活跃欢乐起来。王新生和童金泉没有吃到烩菜,两人端着面条去了女知青的房间。早先童金泉就闻到了炸肉酱的香气,只不过当时碍于情面没好意思询问。

赵小美没有吝啬,给两人各挖了两大勺。看的丁晓在一旁气的都要从她手中夺过那罐肉酱,但想到这是人家从自家带来的,只能忍住冲动。

赵小美接着又将自己饭盒里的烩菜分了一些到两个男知青的碗里。毕竟这是人屋里做的,总不能让人家一口都没吃到吧?剩下的半饭盒则由她和丁晓两人分吃了,而李洁表示自己一点不想吃。

这时,李大奎又进来送了三个荞麦面馒头,让她们当晚饭吃。

丁晓边嚼着馒头边对赵小美说:“你第一年吃国家供应粮,第二年就得像我们一样挣工分了。”

赵小美关心地问:“那工分怎么换粮食呢?”虽然距离下一年还有些时间,但关系到生存的大事,她还是想提前了解清楚。

经过几人的解释,她逐渐明白了其中的门道。

兑换的具体操作要等到确定了粮食总量后,村里会根据每个人所获得的工分总数来计算出每个工分可以兑换多少粮食。另外,兑换比例通常是固定的,但有时也会根据当年的粮食收成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几人还告诉她,知识青年下乡第一年的口粮和生活费都由国家供给。具体来说,每人可以获得八元的生活费和十八公斤的口粮。

赵小美急忙问道:“那第二年呢?怎么用工分兑换?几月开始呀?”

这时王新生把手里的大碗放在炉子上,圆圆的脸上泛着红光,对赵小美腼腆地笑了笑,然后才慢条斯理地解释起来。

“兑换比例一旦确定,村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工分数到公社粮站领取相应的粮食。通常,分粮会在秋收后的几个月内进行,以保证农民在冬季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对于那些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或者因各种原因无法参加劳动的农民家庭,村里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照顾和补助,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满足。”

“谢谢你啊。”赵小美对王新生表示感谢,她也没想到自己就是随便问问,他能解释得这么清楚。从之前在院子里的举动来看,王新生是这群知青中最沉默、不爱说话的一个人。

“小美同学,王新生可是咱们这群知青中的万事通。在学校那会学习就非常好。以后如果你有任何不明白的事情,找他问就对了。好了,你们也赶紧歇歇,一会儿又得去地里挖山药蛋了。”童金泉对赵小美说完后,又和李洁两人打了个招呼,然后拿起两人的大碗,拉着王新生出了门。

“丁姐,你们每天能挣多少工分啊?”赵小美躺在炕上后,悄悄问身边的丁晓。

“男女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工分是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等来确定的。像童金泉他们这些壮年劳动力,每天大概能得到十个工分吧。而咱们女知青和村里妇女,还有那些老年劳动力,每天只能得到七八个工分。”丁晓回答说。

“那。。。工分是怎么算的?”赵小美继续问道。

“具体。。。我也说不上来。”

李洁见丁晓一时答不上来,便替她回答说:“我听张齐强队长说,工分的计算方法是将每天的工分数乘以天数,再乘以每个工分的价,这样就能得到一个月的总工分价值了。”

“就算他们挣了十个工分,也才不到一块钱呢。”丁晓放下手中的书,闭上了眼睛。赵小美也觉得不好意思再问她什么了。她看到李洁还在看书,便直起身小声对她说:“李姐,我下午能不能跟你们一起去地里干活?”

李洁愣了一下,但很快回答说:“当然可以,工分是按日算的,劳动一天就有一天的工分。”

“好的,那我下午和你们一起去。”赵小美心中暗自高兴,她想:去劳动一天就能得到八个工分,按照一天能赚六毛钱来算,她一个月还能有十几元的零花钱呢!加上每月的八元生活费,她也成了家里挣钱老三了。

虽然下一年国家就不发生活费了,一切全靠自己下地劳作赚取,但这也让她兴奋得睡不着。等过年回家时,她也能买些小吃,和她哥一样,再不用从母亲手里讨那点可怜的生活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