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赴任,纪斯言一行人虽是赶路,但也不至于日夜兼程,终于在几日后,来到了龙安城郊外。
纪斯言下令随行队伍在城郊小酒馆附近休整一番再进城,他和纪成则走下马车,走进小酒馆。
酒馆门前放着一个竹子围编成的摇篮,一个快满周岁的孩子嗦着手指头,黑黑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看向纪斯言两人。
坐在一旁的母亲忙起身招呼,不着痕迹地朝厨房看一眼,在围裙上习惯性擦干净手,迎两人进去。
许是过了饭点,此时酒馆里面没有客人,还是放着五六张桌子,其中一桌还有未来得及收拾的花生碟子和酱牛肉。
老板娘将二人引到干净的桌子坐下,纪成跟老板娘要了一斤牛肉,一笼包子还有几碟小菜,老板娘一一记下,仔细又擦了几遍桌子,才进厨房将花生黄瓜等凉菜端上来:“客官先垫垫肚子,厨房已经在做菜了。”说完便出去陪孩子。
好一会儿,老板才端着菜从厨房出来,热情招呼两人:“二位贵客,菜来了!因为包子是现包现蒸,还需要再等会儿。”
纪斯言点头,纪成则伸长脖子朝厨房张望:“老板,你亲自下厨啊,这店里原来的厨子和小二在偷懒么?”
老板一眼就认出了纪斯言,但见他如今身着官服,所以言语间并未敢有平常熟稔之态,恭敬道:“回二位的话,近来朝廷减关税,龙安城是各城中转之地,很多外来商人开始在城中做生意,小二和厨子也进城找活计了,毕竟城里环境条件各方面比较好,如今这小馆子就我和娘子两个人在打理。”
纪成朝四周张望,接着问:“老板你有好手艺,怎么不进城开酒馆生意?”
老板摆手一笑:“我们在这里这么多年都习惯了。”
纪斯言喝了一口茶,看向老板:“老板,最近生意可好?我看酒架都空了。”
老板略显尴尬,在围裙上搓着手:“我们小本生意,算不上好,勉强够养活家里人。不瞒大人,小店的酒都是自家酿的,出产比较慢,今日只能委屈二位大人喝茶了。”
纪斯言开口道:“没事,我们还要赶路,老板帮忙把那一笼包子打包吧。”
老板连声说:“好嘞,好嘞,二位大人请慢用。”
纪斯言又扫了一眼酒架,他若是没记错,老寨主以前常喝的酒,味道与这小酒馆的酒相似,今日原本想确认一下,可不巧没酒了。
纪成一边给纪斯言添菜,一边低声道:“少爷,听说自官府剿匪和减免赋税以来,附近城镇的商人看重龙安城的地理位置,陆续来龙安城做生意。小陈叔前些日子不是还跟您说,想将自家米铺旁边的商铺买下,扩大店铺规模。”
纪斯言轻轻点头,一边嚼着牛肉,一边看向门口,若有所思。
老板将包子打包好送来,手里提着一坛酒:“大人,刚我在厨房找了找,正巧还剩这一坛二十年老酒。献上老酒,恭贺大人新官上任,祝大人平步青云。”
纪斯言目光看向酒坛,酒坛上贴着红纸,简单一个“酒”字。
纪斯言又瞄了厨房门口一眼,对老板道谢。纪成付了银两,接过包子和酒跟在纪斯言身后出门。
门口,孩子躺在竹摇篮里已经睡着,摇篮边还站着一个小男孩,脸上沾着些泥巴,一脸调皮劲,不过四五岁的年纪。
纪斯言出门的时候正听到老板娘的训斥:“你又上山去了?说过多少次不能上山玩,总是不听!”
小男孩嘴硬嘟囔:“我没有上山。”
他娘立马拆穿他的谎言:“你手上拿的是什么?你说说是什么?”
小男孩声音变小,回答道:“......花。”
“山茶花,这山茶花只有后山有,还说你没有上山!”
纪斯言闻言看过去,只见小男孩双手背在身后,手里正抓着一把淡粉色山茶花。
他停住脚步,看着山茶花微微出神,他记得拢山寨后山有一处地方种满山茶花,每次蓝甜从后山回来,就会顺手摘一簇放进自己书房的花瓶中。
“说过多少次了,后山那里有蛇!”老板娘抬起手作势要教训儿子。
纪斯言出言阻止:“老板娘,莫生气,恰好我喜欢山茶花,我把它买下吧。”
老板娘没想到纪斯言突然发声:“这......大人,这花在山上很常见的,怎么能收您钱。”
纪成机灵地摸出几个铜板递给小男孩,话却对着老板娘说道:“难得我家大人喜欢,老板娘就成人之美吧。”
话已至此,老板娘也不好再惩罚小男孩。
小男孩虽然调皮,倒也乖巧,他没有接纪成递过来的铜板,反而对纪斯言道:“这是我挑的最好看的山茶花,是要送给我弟弟的,不能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