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辛茹苦病恹恹,只为那薄情郎。一片痴心错付水,泪眼问花花不语。”
台上优伶唱腔悠长凄婉,如怨如诉,衣袖纷飞。台下有不少来客潸然泪下,抹抹眼角,连这盛韵坊里最有名的佳肴吃食也顾不上吃,直叹如此悲剧真是让人食不下咽。
沈令仪坐在盛韵坊的后排,没骨头似地瘫坐,左手一口糕点和新推出的酒酿点心,右手一口漠边上好的清茶。神色轻松,吃得很香。
她今晨起得太早,又为了甩开戚尧他们奔涉几十里路,匆匆穿过荡云城后,终于踏进了寒州的地界。她虽身强力壮,也时常锻炼,但这几十里路还是不免让她觉得腰酸背痛。正当她准备找一家客栈立马躺下歇息,这才发现自己身无分文。
沈令仪无奈地闭上眼睛,一拍脑袋,终于想起了原来是自己早上走得太急,将钱袋落在了荡云城外的那家客栈。
怎么办呢?
她唇色愈发淡,双腿酸胀,直觉体乏得厉害。
幸好在她游荡在街头饥肠辘辘的时候,身边几个穿着戏服的人就经过了她,他们跑得很快,似乎是在追逐前面的什么人。
“站住!小贼!还我钱袋!”
原来是偷钱。
沈令仪面无表情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有办法了。
于是后来她上前追凶,戏班的人为了感谢她邀请她到了戏班里。在得知了沈令仪现在身无分文的悲惨境地后,主动提出了可以暂时接济她一下。
沈令仪却没有同意。她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又不长,也不想欠别人太大的情,故而沈令仪沉默了片刻,想想后出了声:“我看你们这戏班还挺忙的。”
她坐在盛韵坊后头的院子里,将戏班后台准备的场景一览无余。
屋内悬挂着的是各式各样的戏服,虽然绣工精细,但也能看出已经有些年头了。梳妆台上铜镜摆放,胭脂水粉油彩黛眉笔,一应俱全。
乐器在一旁齐整排列,道具箱里,怕应该都是写将军兵士刀们的剑枪戟和才子佳人的扇帕手帕。
她环顾一圈,视线停在了她眼前的中年男子上。
“我习武算早,力气不错,可以帮你们搬这些道具箱子。”
中年男子打量了沈令仪一眼,本来还有些怀疑的目光最后在瞥见她手中的长剑时彻底转变。
“好,一言为定!”
沈令仪往嘴里扔了一把零嘴儿,有些不清醒地揉了揉眼。
今天睡了一下午,她模模糊糊醒来,反倒更困了,还想再睡。
困死了。
她看向戏台上已经开始的剧目,砸吧砸吧嘴,抿了口茶。茶在漠边是个稀罕货,这盛韵坊倒是有点本事。现今座下瞧戏的众席位上坐着的,也定都是在这寒州地界混得不错的人。
“叹红颜薄命,前生就。美满姻缘付东流,薄幸冤家音信无有。啼花泣月在暗里添愁,枕边泪共那阶前雨,隔着窗儿点滴不休——”
这出戏唱到现在,凄苦悲婉。沈令仪右手倚在桌上,支着下颌歪着头,用另一只手喂给自己一块糕点,神情冷肃。
但其实更多的是不解。
她不爱听戏,也不常听戏。
但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让她又怨又爱,让她苦夜啼哭,哀愁如雨织般密密麻麻,泪竭难歇?
沈令仪不懂。
在众多深沉浓重的感情中,她唯一真切地感受过的,是恨。
她眼前又忽现画面,想起了戚尧离开去帮她找那把满月弓的背影。
是了,现今应该多了一种,叫歉疚。
方才搬了两三出戏的道具,又出去逛了一圈,在这寒州里四处暗中打探出了冯府的下落。
漠边冯氏是个大家族。大虞原先有灵贺灵钟灵齐灵冯灵陈五灵氏,可惜后来海东贺氏败落,于是就只剩下了四灵家。而在这四灵家中,现今又以灵齐为首,冯氏只能堪堪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
冯氏家族大,宅子修的却不算太大,各系各宅贴得近,有关系的没关系的,打得着亲戚的打不着亲戚的,寒州估计有四分之一的人都是姓冯。
幕布缓缓落下,盛韵坊的几个当家优伶也都纷纷下场,沈令仪摸了一把自己桌上的吃食,塞进自己的包袱里,倏而转身。
门外吹来一股风,沈令仪的佩剑系在她腰间摇摆,她右手按住了不安的长剑,发丝拂过她的眼尾。
她的眼里一片冷漠。
在这初春料峭得人森然。
这是她要报的第一恨。
*
瘦小的少年刚练完晚功,喘着气走过盛韵坊的席中,想偷偷趁着没人捞点座位上的茶水零嘴吃。他动作迅速,本就瘦小的身影动得很快,像猴子一跑一跳窜到各个座位上,将大老爷们看戏剩下的吃食藏到了衣袖里。边藏边四顾,生怕被戏班里的人发现自己偷吃的事情。
戏班大师傅说过,晚上练完晚功后,万万不能再进食,违者明儿早晚功加倍,一天都不给饭吃呢。
他心惊胆战,虽然害怕得贼头鼠脑,但手里的糕点零碎儿还是不断往嘴里塞,很快就吃得双腮鼓起。
“阿童,你又在偷吃?”
黑暗中响起了大师傅的声音,吓得阿童手中抱得满满的吃食四散一地。
惊弓之鸟般,阿童立时腿就软了下来,扑倒在声音来源的方向,磕头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