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实话实说:“我非常了解这是降职,但是我私下里又实在为赵王担心,再三考虑,除去您之外,其他人谁也不行。真是迫不得已,您就为我勉强走一遭吧!”于是御史大夫周昌就被调任赵国相国。
如意就国,但是戚姬还是要伺候刘邦的。
十二月,汉高祖刘邦说:“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釐王、齐缗王、赵悼襄王都没有后代,分别调拨十户人家给他们看守坟墓。秦国皇帝家调二十户,魏公子无忌家调拨五户。”赦免代地被陈豨赵利劫持的官民,陈豨的降将招供说,陈豨造反的时候,燕王卢绾也曾经派人到陈豨那里跟陈豨合谋。
刘邦不信,派辟阳侯审食其去接卢绾,卢绾称病,身食其看来卢绾就是要造反了,二月份,派樊哙周勃去攻打卢绾,凡是参与的军民都赦免,立儿子刘建作为燕王。
关于卢绾造反这件事,其实卢绾也冤枉死了。
当初陈豨造反,彭越没有出来帮忙,卢绾可是出来帮忙了,从自己的属国燕国出兵帮刘邦。卢绾也是这么些异姓王里面跟刘邦关系最好的。他们是老乡,是同学,最有缘的是他俩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俩人感情还好,可以说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所以刘邦对于卢绾做燕王是很放心的。问题出在卢绾手下身上。
当初陈豨造反,刘邦联合齐国燕国一起打陈豨,陈豨派遣王黄向匈奴求救。卢绾呢也派他的臣僚张胜出使匈奴,谎称陈豨已经战败,让匈奴不要发兵。
前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衍恰好留在匈奴,对张胜说:“您之所以在燕得到重用,是因为您通晓匈奴的事务。而燕国所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是因为其他诸侯屡屡造反,天下征战不休。现在您为了燕国,想要迅速消灭陈豨。但陈豨被消灭以后,下一个就该轮到燕国,您和您的主上马上也要灭亡了。您为何不让燕暂且放过陈豨,并且和匈奴联合呢?如果局势和缓,燕国就能够长存;即使朝廷逼迫侵削,燕也算有了安全的保障。”
张胜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于是他暗中劝匈奴帮助陈豨攻打燕国。
事情到这里,我们就看到不管处于什么位置,大家都是各有立场的。乱世里安身立命,那个不反复权衡呢。
卢绾怀疑张胜勾结匈奴谋反,于是上书刘邦,请求把张胜灭族(彭越就是没有这么办,给刘邦抓住的把柄)。张胜从匈奴返回燕国,详细向卢绾解释了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异姓王一个接一个的被杀,卢绾心里也害怕铁哥们不再是那个铁哥们的了,心里也游移不定,谁不是一家老小几十口子人呢。于是卢绾对刘邦假称是别人谋反,为张胜的家属开脱,让张胜能够安心做他和匈奴之间的线人。
卢绾又派范齐出使陈豨,劝他逃亡,让他在外部带兵形成与燕地连年冲突的形势,这样的话大家都能存活下来。
情分是有的,但是情势走到这路,情分的分量就不够用了。
等到陈豨的降将把卢绾和陈豨以及匈奴的勾结告诉了刘邦,刘邦派使臣召卢绾,卢绾称病不去。一定不敢去啊,韩信彭越都是怎么被抓怎么死的,大家心里都有数。
刘邦又派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召卢绾,并借机调查他的下人。
要说派去的这俩使者,可能也让卢绾不能不心惊胆战。审食其是坚定的吕后党,吕后深陷项羽军营做俘虏的时候,都是审食其在护卫她,吕后对他们这波刘邦死党恶意满满。而赵尧是御史大夫,专门挑刺的。
卢绾于是闭门谢客,还跟自己的宠臣说:“现在不是刘姓而称王的,只有我和长沙王吴芮(一脉)了。去年春天淮阴侯韩信被朝廷灭族,夏天又诛杀了彭越,这都出自吕后的计谋。现在皇上生病,政事都由吕后来决断,吕后专门想要找借口诛杀异姓诸侯王和大功臣。”
卢绾的手下都跑的跑藏的藏。审食其和赵尧的工作就没办法展开。
尤其卢绾评价吕后的话传到了审食其耳朵里,审食其回到长安,对卢绾的行为详细向刘邦做了禀报,刘邦更生气了。
再后来刘邦又从投降的匈奴人那里听说张胜就在匈奴做燕国的使者,他也只能认定卢绾果然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