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八卦史记故事 > 第69章 秦本纪(三十一)

第69章 秦本纪(三十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关于这场仗也是有个说法的。秦国在某次战役中曾经攻取赵地三座城,赵国派公子部到秦国作人质,并且秦赵签订以焦、魏、牛狐交换三城的协议。但是后来赵国又反悔了。秦昭襄王就以赵国不履行协义为由,派中更胡阳率大军攻打赵国阏与。

那时候赵国的君主是赵惠文王,他急忙召见廉颇、乐乘(乐毅族人)等,询问是不是能救。这两位觉得阏与距邯郸甚远,道路崎岖险阻,难以救援。但是赵奢认为,两军相逢勇者胜。于是,赵惠文王命赵奢率军救援阏与。

赵奢的军队出邯郸三十里就筑垒扎营,按兵不动。为隐蔽作战企图,传令军中:“有敢于谈及军事者,一律斩首”。秦军分出一部分军队屯兵武安西面,虚张声势,意图诱赵军援救武安,让赵军无法救阏与。赵奢还杀了一名要求救援武安的士兵。一直驻屯二十八天,继续增强营垒防御,造成赵军怯弱,只敢保护邯郸的假象。甚至秦国派间谍潜入赵营探听虚实,赵奢装作不知情,让秦军间谍随意刺探,麻痹秦军。

胡阳得到假消息,认为阏与没有援军,放松了戒备。这时候赵奢遂率全军偃旗息鼓,疾驰两天一夜,赶到距阏与城五十里设立军营。秦国军队打阏与久攻不克,又突然发现赵国的援兵,仓卒之下分兵迎战。赵奢发兵抢占阏与北山高地,秦军到得晚,丧失地理优势,赵奢居高临下,猛击秦军。阏与守军趁机出兵。秦军大败,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

秦昭襄王三十九年没有比较大的战役,当然很可能各边疆区域不断地拉锯战。

秦昭襄王四十年,秦悼太子死在魏国,被送回秦国后葬在芷阳。

关于悼太子的资料很少,只知道他是秦昭襄王长子,按年龄算四十岁左右。为什么去到魏国作人质也不清楚,有可能是攻打赵国期间,和魏国联盟表诚意送过去的。至于死因我们也不清楚,大概率是病死的,毕竟以魏国高层的尿性,不会愿意秦国的太子死在自己国家,让秦国有借口开战。

但是人死了就是死了,秦昭襄王算是老年丧子,迁怒几乎是必然,第二年夏天,也就是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夏,秦军攻打魏国,夺取了邢丘和怀。

这里我们要讲一下,范雎在秦昭襄王团体里面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宣太后和舅舅们越来越老,弟弟们也靠近六十岁,秦昭襄王完全自己掌权的心思越来越重,自己也六十岁了呀,大儿子都死了呀。而范雎反对宣太后和舅舅们以及弟弟们的私权泛滥,实在是太和心意了。范雎被封应侯。

太子死了,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太子啊。安国君成为太子。

关于秦昭襄王的后宫和子女,有记录的很少。但是推测一下他执政五十几年,孩子应该不会太少的。至于安国君为什么成为新的继承人,他的母族是谁(妻子华阳夫人是楚国贵族),有什么文韬武略我们都不太清楚。但是他当上太子的时候应该不年轻了,再过六年,他的孙子,史上第一皇帝嬴政就要出生在赵国邯郸。

这年十月,宣太后去世。秦昭襄王继位的时候十九岁,就算十五岁生孩子,秦昭襄王元年,宣太后最少三十四岁。到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宣太后最少七十六岁,是一位很长寿的女政治家。

说起来宣太后真的是杀伐决断的狠人。当小老婆的时候能生了并存活三个儿子;在非亲生的儿子秦武王手下稳稳当当过日子;秦武王死后笼络到大臣支持自己二儿子;顺应形势让大儿子继位;挫败了前朝后宫外国联合大政变;以太后身份跟另一国的君主联姻,操控政权几十年,开疆拓土;最后联合谋杀义渠王(不管主动被动),对整个秦国以及当时各国都有巨大的影响力。

当然到了秦昭襄王后期,尤其灭掉义渠王以后,很可能宣太后的重点已经不在朝政。年龄大了,精力跟不上,又算半个老年丧夫(义渠王。不知道跟义渠王生的两个儿子有没有被杀),身边熟悉的人慢慢减少,宣太后很可能已经看开,在后宫里让小情人魏丑夫哄着开心。

她还动过让小情人殉葬的想法呢。后来被劝解才放弃了念头——人要是死了以后没灵魂,这小情人死不死没意义;要是有灵魂,你老公还在地下等着你呢。

宣太后的去世,对于四贵(舅舅魏冉、芈戎,弟弟公子芾、公子悝)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宣太后去世前,舅舅魏冉已经离开秦国朝堂,回到了自己的封地陶,据说装金银珠宝的车就有一千多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