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八卦史记故事 > 第38章 周朝(终)

第38章 周朝(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周赧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秦国攻破魏国的华阳。

东周的大夫马犯对东周君说:“请允许我去让梁国给东周筑城。”他跑去对梁王嬴甚(梁跟秦国同一个祖先,可以追溯到周宣王时期的秦仲,梁开国君主是秦庄王赢祺的弟弟嬴康)说:“周王病了,如果他真的死了,我也一定活不成。请让我把九鼎献给大王,您拿到了九鼎之后希望能想办法救我。”梁王说:“好。”于是给他一批士兵,声称是去保卫东周。

马犯又去对秦昭襄王说:“梁国并非是想保卫东周,而是要攻打东周。您可以派兵到国境去看看。”秦国果然出兵。

马犯又去对梁王说:“周王病好了,九鼎的事没有办成,请您让我在以后找适当的机会再献九鼎吧。但是现在您已经派兵到东周去了,诸侯都起了疑心,怀疑您要攻打东周,以后您办事将不会有人相信了。不如让那些士兵为东周筑城,借此把诸侯怀疑您要攻打东周的事端掩盖住。”梁王说:“好。”于是就让那些士兵给东周筑城。城是筑好了,但是周天子已经需要靠这些小道谋求生存。

周赧王四十五年,秦国的说客周冣对周赧王说:“您不如称赞秦昭襄王的孝道,趁便把应地献给秦国作为太后的供养之地,秦昭襄王一定很高兴(白占了便宜扩张了国土,表面如何不知道,内心应该是高兴的),这样您和秦国就有了交情(但是变没的是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减弱的是自己的筹码)。跟秦国交情好了,周君(周天子的供养人)一定认为这是您的功绩(这样天子的位子就能继续不倒);跟秦国交情不好,劝周君归附秦国的人一定会获罪。(但是不是你正在劝我拿出土地吗,献出人民吗?你是秦的说客,我去哪里找你呢?最多杀一杀国内的臣子,可是越杀不是越乱吗?)”

后来秦昭襄王要去攻打西周国,周冣果然对秦昭襄王说:“如果为大王您考虑,那就不应该去攻打西周。攻打西周,实在利益不多,却使您的名声让天下人都害怕。天下人都因为秦国攻打西周的名声而害怕,一定会往东边去与齐国联合。您的军队在西周打得疲惫了,又使天下都去与齐国联合,这样,秦国就无法称王,不能统一天下。天下正希望使秦国疲惫,所以鼓励您去攻打周。如果秦国和诸侯都疲惫,那样您的教命就不会通行于诸侯。”到底还是整体形势不允许秦国立刻开战,但这功劳归于说客。周赧王也算间接受益。

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韩、赵、魏三国与秦国相对抗。西周公派相国御展前往秦国,因为怕遭到秦国的轻视,这位相国半路就返回。

有人对御展说:“秦国是轻视您还是重视您,这个还不能确定。秦国是想要了解那三国的实情的。您不如赶快去拜见秦王,就说‘请让我来给您打探东方三国的变化’,秦昭襄王一定会重视您(带着有用的情报啊,可以少死很多士兵,可以减少军事开支,当然要重视)。如果秦昭襄王重视您,就表明秦国重视西周(这逻辑根本不通吧),西周因此也取得秦国的信任(大约短时间内不会抛弃这个盟友)。至于齐国对西周的重视,那么早就有周冣(你到底是哪边的?)和齐国联络好了。这样,西周就可以永远不会失去与强国的交情。”秦昭襄王果然信任西周,就转而发兵去攻打韩、赵、魏三国——三个敌人比四个敌人总要好,而且还能得到情报方面的支援。

但是蜜月期非常短暂,第二年也就是周赧王五十九年,秦军攻取韩国的阳城、负黍,当时秦国已攻占了韩国、魏国、赵国的很多地方,眼看下一步就要收拾周朝。而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座城池,3万多人口,一座城平均大约千人,甚至比不上现在的稍微大一点的小区。还分成“东周国”和“西周国”,两部分由东周公和西周公分治,姬延居于“西周”(即王城)。姬延在忧心忡忡中度日。

这时,楚国想抑制秦国势力的扩展,派使者请姬延以天子名义,号令各国协力攻秦。姬延高兴呀,楚国出面了,正好可以解我于危难,命令西周公姬签丁凑起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全国人口总共三万多人,凑出五六千兵,这是几乎五比一的概率,再联系到东西分治,抽取概率会不会是三比一甚至二比一?这样的兵力能如何呢?更何况还缺少武器、粮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