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八卦史记故事 > 第22章 周朝(五)

第22章 周朝(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周武王还召见了九州的州牧,登上豳的高地,遥望商的都城,谁也不知道他看着已经被攻打下来的商都想了些什么。

仗打完了,纣王死掉了,诸王分封完毕,武王撤兵回到西方。回去了,没在朝哥建都。似乎古代都是这样,打过了就回去,哪怕路近,毕竟迁都牵涉的事情太多了,一时之间很难抉择。而兴盛之地,是根基所在。

回到周,周武王彻夜不眠。周公旦来到武王的住处,问:“为什么不睡?(为什么睡不着觉?)”周武王说:“我来告诉你我的想法:只因商朝的天子,从我还没有出生前六十年里,都不肯好好祭祀(参见射天最后被雷劈死的武乙帝)天不受殷的享祭,远郊和远郊以外到处是麋鹿和飞虫飞鸟,没有人烟。殷朝本来是天命所系,但是因为殷朝好几代的王自己不珍惜不感恩上天,所以才有我们今天的成功。上天建立了殷国,殷国进用的贤人有三百六十人,却既不重用也不废弃,让这些人感到没有希望,所以他们有一部分人来投靠我们,帮助我们,才会有今天的胜利。我还没有真正得到上天的保佑,哪有功夫,哪里睡觉!”

周武王又说说:“要想真正得到上天的保佑,应依靠太室山,把作恶的人统统找出来,加以贬黜,与殷王受同罪(让反对派都去死去死吧,我把自己的同族派出去,让他们去占领商的残余势力吧)。对内还要日夜慰劳人民,安定我西方内部。我提倡克尽职守,直到我们的德教弘扬四方。从洛水拐弯处到伊水拐弯处,人们定居在平坦之处而非险隘之处,这是夏人的活动中心(这个地方很好适合居住)。南面可见三涂山,北面可见太行山,回首可见黄河,还有洛水、伊水,不要远离太室山。”

于是决定在雒邑营建周城,来加强对东方的控制,然后离去。回去之后,放马于华山之南,放牛于桃林之野,放下于戈不用,整顿军队,解除武装,总而言之是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

周武王已经战胜殷国,过了两年,问箕子殷灭亡的原因。箕子是个厚道人,不忍讲殷的坏话,只以应当如何保存被亡之国相告。武王也感到惭愧,所以只向他问天道(那么“天道”会不会是讲一个国家怎么被上天承认成为正统呢?)

武王年纪也不小了,有一次生病了,病的很严重。因为天下尚未和睦,众公卿们都很害怕,进行“穆卜”(卜问武王的下一代)。

周公也很担心,因而祓除斋戒,自愿作替身,想代替武王去死,他祷告说:“先王们,你们的长孙周王发。辛劳成疾。如果三位先王欠上天一个儿子,请以旦代替周王发。旦灵巧能干,多才多艺,能事奉鬼神。周王发不如旦多才多艺,不会事奉鬼神。但周王发受命于天庭,要普济天下,而且能使你们的子孙在人世安定地生活,四方人民无不敬畏他。他能使天赐宝运长守不失,我们的先王也能永享奉祀。现在我通过占卜的大龟听命于先王,你们若能答应我的要求,我将圭璧献上,听从您的吩咐。你们若不答应,我就把圭璧收藏起来。”

周公命史官作册文向太王、王季、文王祝告要用己身代替武王发之后,就到三王祭坛前占卜。卜人都说吉利,翻开兆书一看 ,果然是吉。周公十分高兴,又开锁察看藏于柜中的占兆书,也是吉象。周公即进宫祝贺武王说:“您没有灾祸,我刚接受三位先王之命,让您只需考虑周室天下的长远之计,别无他虑。此所谓上天为天子考虑周到啊。”周公把册文收进金丝缠束的柜中密封,告诫守柜者不许泄露。第二天武王的病有好转。

但是后来周武王还是死了,太子姬诵即位,就是成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