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除了任用禹,还任用皋陶担任司法官,舜对皋陶说:“蛮夷侵扰中原,抢劫杀人,在我们的境内外作乱,你担任司法官,五刑要使用得当,根据罪行轻重,大罪在原野上执行,次罪在市、朝内执行,同族人犯罪送交甸师氏处理;五刑宽减为流放的,流放的远近要有个规定,按罪行轻重分别流放到四境之外、九州之外和国都之外。只有公正严明,才能使人信服。”
皋陶断案很公平,人们都很佩服他,后代追认他为执法机构的鼻祖。这个被大家很佩服的人,做过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我觉得并不好评判好坏,但它确实起到了不少作用——最少对禹来说。后面的《夏本纪》里提到舜让大臣们讨论帝德的事,我觉得有必要先把这个故事拿过来跟大家说说。
《史记》的记载是这样的。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与语帝前。皋陶述其谋曰:“信其道德,谋明辅和。”禹曰:“然,如何?”皋陶曰:“於!慎其身脩,思长,敦序九族,众明高翼,近可远在已。”禹拜美言,曰:“然。”皋陶曰:“於!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皆若是,惟帝其难之。知人则智,能官人;能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知能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
好难懂。我说下我的理解。
这里说皋陶理想里的帝王是什么样呢?要修身养性,目光长远,和睦九族,总之要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做起,修养够了才能了解民众的需求和原因,才能安抚民众。
禹就说如果这些都做得到的话,做帝王就不难了。能了解别人知人善任就能很好的任命官员,能解决民众苦,就能得到人民的爱戴。如果既能很好的任命官吏又能很好的解决人民的疾苦,还怕什么讙兜?还用的着把三苗一族流放吗?还用担心周围有花言巧语伪善谄媚的小人吗?”言下之意,尧还怕讙兜,舜还流放了三苗,你说的也太有难度了。
下一个片段,皋陶曰:“然,於!亦行有九德,亦言其有德。”乃言曰:“始事事,宽而栗,柔而立,愿而共,治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彊而义,章其有常,吉哉。日宣三德,蚤夜翊明有家。日严振敬六德,亮采有国。翕受普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吏肃谨。毋教邪淫奇谋。非其人居其官,是谓乱天事。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吾言厎可行乎?”禹曰:“女言致可绩行。”皋陶曰:“余未有知,思赞道哉。”
皋陶就说:“嗯。如果做事的时候有九种德行,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有德。”他进一步阐述说:“从开始做事看起,既要宽厚又要有威严,既要温和又必须坚定立场,有理想但必须考虑周全,有才能但必须恭敬谨慎,可以善良但必须有果敢的担当,依照规则处事但要温和,讲求效率但是要廉洁,果断又讲究实效,即使很强大也要讲道理。这些规则每天都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好的事。如果这九种德行日常生活里能贯彻三种,一个人就可以称得上治家有方,如果严格执行六种德行,作为诸侯就可以很好的治理国家。如果有九种德行,就可以任用有才德的官员,并且保证官吏们严肃认真的办理事务。不要让人们胡作非为、胡思乱想,不要让不合适的人担任官职,那是祸乱天下的事。上天会惩罚有罪的人,所以用五刑来惩罚五种罪人。我说的能不能实行呢?”
禹说:“按你说的话做应该可以做出成绩来。”
皋陶说:“我自己也并不能保证能不能行得通,只是希望能有助于我们的领袖治理天下。”
接下来一段。帝舜谓禹曰:“女亦昌言。”禹拜曰;“於,予何言!予思日孳孳。”皋陶难禹曰:“何谓孳孳?”禹曰:“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皆服於水。予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暐。与益予众庶稻鲜食。以决九川致四海,浚畎澮致之川。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馀补不足,徙居。众民乃定,万国为治。”皋陶曰:“然,此而美也。”
舜对禹说:“你也说说看。”
禹就说:“我?我没有什么可说的。我每天就想着勤勤恳恳地做事。”
皋陶说:“什么是勤勤恳恳地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