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京华恨惋 > 第26章 第二十六回 君臣

第26章 第二十六回 君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末登台唱道:

拥旄仗钺前驱,前驱,羽林拥卫銮舆,銮舆。匆匆避贼就征途。人跋涉,路崎岖。知何日,到成都。

太子念及帝王播迁之苦,一时凝眉细观。

崔文纯本性跳脱,素喜观戏,却与叔父、岳丈同坐一处,只觉得浑身不自在,偏偏不敢放肆,暗自叫苦不迭。他四下里瞧了瞧,但见崔缜、冷濂生正襟危坐,一副纤悉不苟的神情,一时后悔自己先前为何不与乔监同往东楼去。

思绪万千,待他再观戏时,杨妃正与明皇作别:

臣妾受皇上深恩,杀身难报。今事势危急,望赐自尽,以定军心。陛下得安稳至蜀,妾虽死犹生也。算将来无计解军哗,残生愿甘罢,残生愿甘罢!

明皇念道:

妃子说那里话!你若捐生,朕虽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他则甚!宁可国破家亡,决不肯抛舍你也!

三生天子笑问太子:“我儿所见若何?”

“儿臣……”太子正欲起身,又被阻止,便坐下继续道,“儿臣只觉明皇之言多有巧饰,大抵是念着杨妃与他欢好一场,以所谓‘要他则甚’‘宁可国破家亡’之语强胁杨妃以身替死。”

顿了顿,他复道:“毕竟痴情天子古来少有——父皇与贵妃娘娘情深意重,自是胜过唐明皇许多的了。”

“胡说。”三生天子面露浅笑。

崔文纯听得真切,只觉太子今日甚为反常,以往常常动颜作色,规谏皇帝不可迷于声色,今日倒真心奉承起来了。

太子生母陆氏于三生天子即位的第四年病崩于后宫,谥曰惠和宣端慈仁皇后。三生天子为示深情,下诏表明永世不再立后。如今楚氏得宠,虽不得皇后之名,但已有母仪天下之实。太子由是深恨楚氏,平日对楚尚枫亦多有刁难,眼下却屡行恭维,真乃咄咄怪事。

一出终了,余韵未消,三生天子喃喃念道:

情双好,情双好,纵百岁犹嫌少。怎说到,怎说到,平白地分开了。总朕错,总朕错,请莫恼,请莫恼。

此段选自《长生殿·絮阁》,曲牌应在“南双声子”上,其后尚有“见了你这颦眉泪眼,越样生娇”两句,可惜三生天子不曾念出。

念毕,他不复方才欢欣,不知是否回想起了逝去多年的发妻。

太子双眸湿红,极力地压制着咳嗽的声响——慈仁皇后崩时,他不过十岁,从此失却慈母,倒也颇为可怜。

见状,三生天子喟然一叹,探身握了握太子的手,开口问:“近来……你母亲还会入梦瞧你么?”

“儿臣……儿臣常常梦见母后。”太子垂泪作答,“母后仍是当年那般模样,远远地望着儿臣,却总是不说话。”

三生天子摇头道:“自从我册封楚氏为贵妃以来,你母亲便再也没来看过我一次。但她对你……依旧放心不下。这几日,我于宫内听闻了一些流言蜚语——东宫有一个名唤‘宗承受’的小宦官,你与他似乎并非单单存有主仆之情。”

太子顿觉震骇,原本便漾满病气的面容登时愈发惨白,他一面剧烈咳嗽着,一面气喘吁吁地试图离座叩首。

“坐稳了。”三生天子笑着一指座席,“我无意分辨这等传闻真假与否,因为不论是真还是假,都无关宏旨。我只希望你明白,你是国朝的储君,日后自然要承袭皇位,肩负社稷之重,不可为一己私情而误了国事。至于那个宗承受……他的生死无足轻重,你可以留着他,但也要让他看清自己的位置。”

“儿臣……遵旨。”

“你是我惟一的儿子,将来也是要做帝王的。”三生天子笑意盈盈地点了点头,望向台上的唐明皇,“玄宗所为……虽受世人鄙薄,但仍不失为明智之举。更何况宗承受一介阉人,不过是我家豢养的奴才罢了。做主子的处置奴才——天经地义。”

“多谢父皇赐教。”太子痛苦地喘了几口气,终是恭谨道。

三生天子正欲笑着宽解几句,忽见一个小内侍躲在帘后,面上一副心急火燎的神色,手里微微挥舞着一个“红封奏”。

所谓“红封奏”,即各地守臣所上密奏,俱以大红封套火速呈送京华,以示要紧。此乃太祖一朝定下的成宪,三生天子倒不曾废去——只是因格外亲近阉人,守臣此权已被移交于州府统镇太监之手。

这一迟疑,东西二楼的诸位大臣也瞧见了。除惠明避嫌不动外,其余人赶忙起身步入正厅,以官位尊卑为序次第跪在了君前。

太子也准备下拜,却被三生天子紧紧攥住了手,根本动弹不得。

虎啸林亲自取来红封奏,继而跪呈御览。三生天子略略一看,登时沉下了面皮,随后传与太子。太子垂首细观,亦摇头喟叹。待宰执们依次看过,最后才落到崔文纯手里。他疑惑地打量了众人一番,俄尔觑眼望去。

但见红封上题曰:

广陵统镇太监奴婢万世空奏

通篇寥寥数语:

腊月朔,周平湖宴于官衙。醉后抚琴,与同僚语及宫闱,斥涉圣德,有不平意,叩请主子裁夺罚黜。

览毕,崔文纯万般震骇,心知周平湖死期已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