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再度玉门关(纯古言+双重生) > 第66章 第35章 雁过留痕,有迹寻

第66章 第35章 雁过留痕,有迹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夏至更是重重磕了个头后,口中也急忙求道:“请嬷嬷开恩。让奴婢同长公主求一求恩典吧。奴婢定日后尽心竭力。日前钱贵人吩咐之事奴婢都是尽心办的......”

“放肆。胡言乱语什么,给我灌下去......”

一名宫女不知何时已经端着熬好了的“甜汤”进得殿内。听到此话更是直接朝着这边而来。

张柔看到这宫女如此反抗,已经想到了那并非普通甜汤。急忙便也俯首求着。

那宫女像是想到什么,急忙一指张柔“是她。是她。是她泄密,定是她通报皇后娘娘的!奴婢从宫门传了旨意回来,正好看到她同御前的赵侍卫在交谈!”

拐过屏风,提起裙摆迈过门槛,裙子上绣的雍容牡丹随之舒展,那金紫丝线随之晃动。轻下台阶并未发出丝毫声响,反而是身后跟着的两个宫女在迈过门槛时发出了鞋与门槛刮碰的声音。

长公主眼神向后一飘,张嬷嬷跟着回头看了二人一眼。

两个宫女头便更加低沉了下去,更控制着脚步。

长公主直下到最后一阶,才同张嬷嬷道:“方才要说什么?”

张嬷嬷微微一笑。“老奴觉得,这是常姑娘在投桃报李。”

“哦?”

“您替她谋前程,那她便给您看诚意。”

“这算什么?”

“适逢恰好二字。在顺三要跟丢之时,便弄出些动静让他找到。便是一直在您掌控中。有能逃走的能力,却甘愿在您手心之中......”

“可反过来,便是她虽是都能有逃脱之能?那本宫还能掌控的住?”长公主侧过头问着张嬷嬷。

张嬷嬷略一迟疑。“那便要提防了。指不定青郡夫人当真同她讲过宫中之事呢。”

“也罢。待追封礼后,便传旨召她入宫吧。南儿及笄将至,眼下也没有再合适之人了。也是有意思的。该是早就发现有人跟随了。只是不知是她还是身旁之人。与其让人押回,不如自己折回。既知走不脱,又省了这差事。”长公主说完嘴角含笑。”

“是了,那些军帐之人也没有出城的消息。”

“这次跟着回来之人,可有家中有困难的?都是为国效力,若是遇到什么难处,总是要帮一帮的。”

“目前还未发现。”

“唉,这要当个好人也是难呀。”

“常将军那一想治军慎严,又从不吝惜财钱,只怕是不易。”

“没承想,收拢人心,他才是厉害人呀。”

正殿内张柔身子一抖,眼前便有些发黑。“奴婢......奴婢只是遵循上面的意思。什么都不知呀。”

“等一等。”桂嬷嬷抬起手,朝着那端着甜汤的宫女方向挥动了一下。

端着甜汤的宫女便停在了原地。

“上面是谁?”

“上面......上面是管我们的......姑姑。”张柔说着却仍在打着哆嗦。

桂嬷嬷狠狠瞪了一眼张柔。“不想说便罢了,总管后宫之人还能是谁!”再次朝着端甜汤的宫女挥手。

那宫女再次端着木质托盘缓缓走来。

夏至看着那托盘中的甜汤,面露惊恐之色。朝着桂嬷嬷磕了个头。“嬷嬷,求嬷嬷开恩。这丫头现下已经认了,求嬷嬷......我等还有用处的。无论做什么都成的。”

小财子和顺三也急忙跟着磕头。

“真是恩赏,是赏赐你们办事得力,你们喝还是不喝?”

张柔怔在那,并未跟着磕头,她自知根本没有为紫璇宫办事,那何来得力?还有昨日,确是她把长公主要召常家姑娘的事,告诉了一位宫女姐姐。而早先他们一直回禀的事也是事关常姑娘的。可那位姐姐并不在自己身侧,该是并未查出。

脑子中胡乱的想着,直晃着神不知过了多久。只见那宫女端着甜水已经一碗碗放在众人手中。众人一一接过却是都未曾有人先喝。而自己手中不知何时也接过了甜汤......天呀。多亏自己方才失神的时候并未浑浑噩噩的喝下。吓得急忙把那汤碗平放在前方地上。虽然未洒出分毫,可也发出重重的一声。

众人目光都落在了张柔身上。

张柔脑中难得的清明,已隐隐觉得夏至看到的可能并非自己,或许是......但眼下为了活命,只好拼死不认。或许还能挣一挣生机。张柔的牙齿依旧打着颤,可仍是佯装镇定。大声道:“那侍卫来传陛下口谕,吩咐我们制衣局做一件厚绒大氅于年节时献于太后。特叫隐秘行事,不得宣扬。这才由制衣局中主事姑姑交代,吩咐奴婢。奴婢只听那侍卫大哥传了旨意而已。并不知旁的......于年下没多少时日了,合奴婢一人之力总是要日夜赶工的。不敢先行贪这甜汤之赏。待办完了差事,才好......才好受赏。”

长公主带着人本就没有走远,此刻那张柔喊得大声,似要急于争辩。这也惹得长公主侧目向正殿方向瞧了一眼。虽然隔着屏风已经看不到殿中的任何身影......

张嬷嬷却是也停住脚步,顿了一顿才看向长公主。

“这皇兄的人怎的牵扯了进来?”

张嬷嬷也略有些迟疑。看向后面一位宫女说:“去查查。”而后看向长公主又道:“若真是凭白牵连,又事关陛下和太后......刚吩咐了做年下物件,人就这么凭白没了,只怕是不妥。”

“那你便去看看吧。只是闹了这许多,她多少也察觉了一些,若要纵,也必须入得我们院中。这院中的花木,也不能有异心之嫌。”

张嬷嬷点了点头,一只手朝着边上挥动,叫过来后面跟着的另一位清秀宫女。

那宫女过来小心的接过长公主的手臂,拖着那纤细的手腕,便扶着长公主往后殿而去。

张嬷嬷目送着长公主走了几步才转身折回。再次从后面走到正殿时,正听到宫女夏至已经再次出声质问:“哪里有什么姑姑?我分明只看到你同那侍卫在那南所后巷说话。那般在阴暗处避人交谈,哪里是传旨的模样。”

“既是阴暗后巷,避人不及之处,那你怎的看到的?”张嬷嬷看着夏至问道。

连桂嬷嬷也因为这句问话惊讶的回转过头看了一眼。但没有说什么,只是眼神颇有不善。转过头来只更加板着面孔,看着跪在眼前的几人。

张柔只觉得身子隐隐有些发寒,这姐姐说是南所后巷,可自己从未去过。又不知昨日那姐姐穿着自己衣衫到底是去往了何处。昨日和那姐姐换了衣衫,自己手中有寻常宫女衣衫倒是不怕,只说是衣衫破损,帮着补便好。可自己那衣裳现下还在那姐姐处,这该如何解释?那姐姐身份定不寻常,定是不能说出那姐姐,要不也难逃嫌疑。可这一查便知自己衣衫少了一套,这若说自己被人偷拿了衣衫,可怎会有这般巧的事来?只怕便更洗脱不清......

原本只想着叫常家姑娘快快远走,没承想常家姑娘反倒自行回府,长公主因并未成事反而开始怀疑办事之人。只好咬死自己并未去过,身子不由得打了个哆嗦,未怕在上头的嬷嬷看出自己心虚,只好借着这一哆嗦的力道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衫。像在细细打量二人身上的衣衫。

“奴婢也是碰巧了。同小财子于南门传了长公主殿下的旨意后,回来紫璇宫的路上,正会路过那南所。当时瞧见有位宫女,不,是绣娘。匆匆走过去。瞧着那顾盼模样便觉得好生奇怪,还以为她偷了什么紧要的物件,便跟了过去。远远的瞧见拐进了南所后巷。此内虽然暗,却有金属之物隐隐泛着光亮。还以为那绣娘偷了金银之物,谁料对面竟站着一侍卫模样之人。那光亮便是那侍卫衣衫晃动造成的。奴婢深觉那般情景怕是不妥,这般同侍卫独处一处,定是有私相授受的嫌疑,可还不待奴婢开口询问,便瞧那侍卫发现了我。那绣娘便急急走脱了的模样,定是有古怪的。而那侍卫,面目清秀。正是在陛下跟前当差的。奴婢在钱贵人那见过两次,虽叫不上姓名,却还是认得的。”

“敢问姐姐,您总说绣娘衣衫......绣娘衣衫......那到底看没看清人?还是您只想找人抗下泄露之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