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邦良】大风歌 > 第17章 第十六章

第17章 第十六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远处传来秦军兴奋洪亮的歌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

“那位睡了?”萧何看见出帐的刘邦,拦住他。

“嗯,睡了有一会儿。”

“我从阳公子处问得了药方,药应该都要煎好了。”萧何说,“这阳公子倒细心,我一说病情不可耽搁,他便写了药方给我,剂量忌讳一个不漏,记得清清楚楚。”

他说完就看刘邦脸色,果不其然,臭得不行。

“呵,照顾病人,能不仔细吗?换我记得比他还好。”

“我记得这位,韩相之孙,几年前打中阳里路过的,对吧?”

刘邦点头,看向萧何,总觉得他有些别的意思。

“你对他什么意思?”萧何直截了当。

“什么什么意思,”刘邦皱着眉头,“老交情了,和我是兄弟,和你们便也是兄弟。”

萧何听笑了:“我自然能把他当兄弟,关键是你能不能把他当兄弟?”

“废话……”

“得了吧,你什么德性我能不清楚?你对你儿子都没这么嘘寒问暖,”萧何挑眉,早已参破一切,“你是断袖无所谓,可你打算何时告诉他你已成家?”

“成不成家的,关他什么事?”刘邦难得这么紧张,压低声音怒道,“我是对他心思不纯,可我没打算做什么,他什么都不懂,你千万不要在他前头乱讲这些腌臜事!”

“刘季,我头一回知道,你竟是个痴情种。”萧何惊讶。

“废话!”

两人在这里叽叽咕咕讲话,没看见张良掀开帐子走了出来,远远地唤了声“刘兄、萧兄”。

“子房,你怎么出来了?”刘邦连忙打住话题,急匆匆地走过去扶他,发现张良面色比刚刚更苍白,甚至还出了汗,步伐都是虚浮的。

“我,我有点睡不着。”张良朝看向自己的萧何礼貌点点头,又抬头看刘邦,“想找点事情做。”

一闭眼便是滔天火光,尸骸遍野,他逃到新郑之外,朝城里磕的那三下响头,一下一下地砸在他耳畔。

刘邦当然是不准,却被萧何打断,说:“整日睡觉也不舒服,既然大家现在都是兄弟,不如与我一起整理名录,将手下的人与我们合编一起。”

“如此甚好。”张良正愁刘邦不好接纳他旗下众人,既然萧何发了话,他自然欣喜,眼睛亮亮的,扫去方才那点憔悴感,看向刘邦,“刘兄,我能去吗?”

谁被这样的眼睛盯着都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刘邦无奈,伸手帮他擦去额上的汗:“把药喝了再去,你刚出汗,别受了风寒。”

张良回去喝药,萧何便在营帐内等他过来。

一行人中,萧何读书最多,行军打仗就多由他来指挥,只可惜术业有专攻,仗打得越久,他的压力也越大,事事小心,就怕出什么指挥差错。

同意张良加入,不止是顺刘邦的心,也是非为不可之举。

萧何没有坐在案前摆什么谱子,而是站在门口,等到张良喝完药添了衣服姗姗来迟,也没有半点不耐,笑着要他进来。

反而是张良不甚自在,一来就赔了罪。

“贤弟不必多礼,我、樊哙和刘邦是过命的交情,他认准的人,就是我们认准的人,”萧何为他倒茶,“倒是贤弟如此身份,跑到我们这草台班子里,我还有点怕委屈了。”

“当今世道,相国之孙与沛县亭长也无甚区别,不过是讨一口吃食,争多活一日罢了。萧兄若是真把子房视做一份子,以后就不要讲这些见外的话了。”张良笑着看他,讲话如清泉流响,落落大方,“兄长们不嫌,子房也当勉力相助,共谋大业。”

“有子房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萧何也不见外,拿来一张地图,“不瞒你说,我们几个加起来应该也不如你懂,依你来看,我们接下来该当如何?”

既然萧何选择直接将他融入,自己没有不做事的道理。

他将地图在桌案上铺开,沉吟半晌。

张良在看地图,殊不知萧何也在看他。

萧何看他长相绝伦,举止斯文有礼,哪怕穿着刘邦的旧衣也难掩贵气,连他都忍不住多看几眼,不怪乎刘邦念念不忘。

这样的人在他们这样草莽组成的队伍中是极为突出的,他拥有超凡的身份支撑,也有底层人难以望其项背的眼界,留在军中,只要不任性妄为,哪怕无才,也极为有利。

令他惊讶的是,虽然刘邦把张良当懵懂小孩看,这人在此时表现出的才华与心计却远超预期。

看着他思考后面无表情分析的冷静模样,萧何觉得莫名心颤。

“司马夷攻略楚地,在相县大肆屠戮,我在彭城有些门道,刚巧得知军队正越过彭城攻向砀县,如果我们继续呆在下邳,章邯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将我们一网打尽。”

萧何同意地点头:“下邳不宜久留。”

“恕我直言,萧兄,我军对秦军,无异蚍蜉撼树,”张良直截了当道,“当前唯有与他人合作——甚至依附他人,暂且蛰伏,韬光养晦,如此才有一线生机。”

“你的意思是……”萧何其实也这样想过,乱世之中,最不需要的便是自恃其高的身段,不过如今群雄并起,选谁投奔也是一门学问。

“投奔谁,名分为其一,此人要为诸侯贵族血脉;能力为其二,此人之军队需要有经验、有反抗之力;距离为第三,我们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秦军行兵速度之快难以想象。”

萧何认真看向他:“子房所言何人?”

“景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