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识敏跟孙老三不同,他很爱他的妻。妻离世之后,云识敏伤心了许久。
可惜他女儿随娘,身体也不大好。从前纵然一直病恹恹,也算能勉强养着,哪知这次饥疫一爆发,又饿又怕,瞬间人就不行了。
当孙老三提出要跟饿得两眼发绿的云识敏“易子而食”的时候,云识敏还在犹豫,旁人已争相劝他——
换吧,换吧,你那病孩子眼看着也留不住了,给孙老三,把孙家那个换回来,好歹能撑一段时间。等撑过这次饥馑,待到来年春天,以你的景况,还怕娶不到新妇?再娶个新妇,再生个女儿,不不不,再生个儿子,多好啊,也不用一直被那病丫头拖累。
——饥饿让人失去理智,理智半失之时听得的人言也就愈发蛊惑。
于是,云识敏答应了跟孙老三换孩子。
当云识敏浑身颤抖着将已经病得只有出气没有进气的女儿装进布袋时,孙老三觉得这买卖自己亏了。
他家的孩子虽然是个犟种,但犟又不会传染。而且,他女儿瘦是瘦了点儿,但身体康健,可云家这孩子却一副马上要归天的样子,一身的病,吃了她也不知会不会染上什么可怕的绝症……
孙老三饥饿的眼珠子用力转了转,讨价还价道:“这买卖我得加一筹。”
“此话何意?”
“你家这羊又病又瘦,跟你换,我吃了大亏。但我一时半刻又不好再去找别人换。这样吧,我家这头羊,你吃可以,但要留条腿还给我。”
被交换用于果腹的孩子不能直接叫孩子,毕竟这事太过可怕,至少语言上要委婉些,所以一概都叫做羊。
当时,孙家的小女孩就被按照捆羊羔蹄子的方式捆住四肢,塞住嘴,装在布袋里。旁人远远看去,真以为孙老三肩上扛着一只羊。
其实谁都知道,那不是羊。
只是谁都不会明说,那不是羊。
——成年人的残忍往往迂回曲折,看上去美好的词句之下掩藏着的,都是血淋淋的真相。
云识敏没心情跟孙老三讨价还价,他只想快点完成交换,这对他来说无异于一场酷刑。
最终,这场交换便以孙老三开出的价码成交——孙老三得云家一头完整的羊,再加孙家一条羊腿。
“虎毒不食子……你……你吃自己闺女……你吃得下去?”
交换完,云识敏还是忍不住问孙老三。他的声音在发抖,话都说不利索。
孙老三轻蔑地瞥了云识敏一眼:“蠢货,我当然不吃,我可以拿去继续跟别人换。”
话毕,他扛着那装在布袋里的病女孩就往门口走,边走边说:“下手的时候麻利点儿,给羊羔子一个痛快,别磨叽,读书人都他娘的是软蛋——”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软蛋,云识敏拎着布袋来到灶房,三下五除二解开布袋,把四肢都被捆住的小女孩儿拽了出来。
那女孩儿一双眼睛又黑又亮,正一眨不眨地盯着云识敏。
云识敏的心猛地惊了一下——这是一个带着西域胡姬样貌特征的女孩,明明是清润的双眸,但因为眼窝很深,便衬得那双眼睛也深不见底。
此刻,也许是因为饥饿,也许是因为恨意,总之那双深不见底的双眸中翻涌着漆黑浓雾。
雾气弥漫,仿佛底下匍匐着一万只厉鬼——这让云识敏后背直发麻。
他决定一不做二不休赶快解决掉这个让人看着就浑身不舒服的小女孩。
云识敏从没杀过人,但活在这乱世,他见过的死人实在是太多了,反正人生人死,也不过就是眼一睁眼一闭的事儿。
思至此,他从灶台下抽出早就磨好的拆骨刀,手握利刃,半跪在小女孩儿身旁。
孙家那女孩儿的嘴被塞着,眼睛却依旧一眨不眨地紧盯着云识敏。她没有哭,也没有挣扎,就只是盯着他,像是要把他的样子烙进自己的眼睛里。
云识敏的手颤抖得愈发厉害了。
他猛地用一手捂住小女孩的眼睛,另一手高高举起长刀。
*
敦煌又开始下雪。
这是今冬的第几场雪,大家已经记不清,现下能清楚记得的,只有饥饿、痛苦和寒冷。
如此凛寒之中,却有位约摸十岁的少年郎一动不动地站在子城南边的凉风门外。
少年内穿曲领白袷衣,外披一件宽大鹤氅,脚上是一双簇新吉莫靴。看衣着,应该是子城之内某个富贵人家的小郎君。
街面上空无一人,只有漫天飞雪和这个像是被罚站于此的少年。他看起来浑身都已僵硬,再站下去恐怕会活活冻死吧。
远远地,一个农夫打扮的人从西边走了过来。肩上还扛着个布袋,走一步喘三下。
走到离凉风门不远处,农夫将布袋扔下,解开,探手往里摸,片刻后朝地上狠狠吐了口吐沫,骂骂咧咧道:“他娘的已经死了!呵忒,真他娘的晦气。”
骂完,他把手从布袋里抽出来,手中却多了块布巾,应该是从布袋内不知哪处掏出来的。
那人低头看了看布巾,又抬头望向不远处站着的少年,想了想,迈开腿向少年走来。
农夫的眼神像看神经病似的看着这大冷天站在雪地里的少年,但自己有求于人家,所以并没对此事发表意见,而是将那块布巾递到少年面前,语气恭敬地说:“小郎君瞧着像是识字的,帮阿叔看看,这上面写了啥?”
少年迟钝地抬起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的手,迟钝地接过破烂的布巾,迟钝地低头去看——布巾上只写了两个字,像是人名。
他低声念出布巾上写着的那个名字:“云……安……”
白云在天,丘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复能来。
(注释1)
“……云安,是个好名字……”这念头在少年脑海中一晃而过,他痛苦地阖上了眼睛。
*
这是一段十几年前的旧事,旧事里有善人也有恶人。他们的人生纠缠在一起,盘根错节,如同经文上的“缘起”。
何谓缘起?
佛言,乃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可彼时的她和他,都在看不见的红尘废墟中徘徊挣扎,差一点儿就永远错过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