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折桂令 > 第71章 求亲

第71章 求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闳不由的感叹道:“昔日读到“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只当是夸耀,如今看着这京城的繁华盛景,才知柳三变竟是保守了。”

阮稷也是心有戚戚道:“是啊,就不说这京城的繁盛,也不提这桌上的美酒佳肴。”阮稷随手拿起一颗蜜饯:“就单单是这蜜饯果子,就比安南的香甜。”

安南人近年来靠着荆麻,过上了以往不敢想的日子。从前安南人只要提起大周,都是满眼的向往、艳羡,如今再说到中原,却是只当寻常甚至带着几分轻视。想着进入中原后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阮稷自嘲的笑了笑,到底是他们安南夜郎自大了。

李闳轻轻转动着手中的酒杯,低声道:“所以这容华公主本王非娶不可,不管她是美是丑,是贤是愚。只要娶了她,那王位就非本王莫属,将来本王定会让安南亦如这京城般繁盛,一定。”说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眼里满满的勃勃野心。

阮稷起身,郑重的朝李闳拱手道:“殿下鸿鹄之志,臣愿随殿下左右效犬马之劳。”

打这之后,李闳便一门心思找各种理由入宫觐见。例如什么听闻陛下对书法颇有见地,有副前朝大家之作想请陛下品鉴。什么安南国手布了一个精妙绝伦的棋局,想邀陛下手谈等等,总之是绞尽脑汁的寻百般理由,千般借口求见庆元帝。

庆元帝碍于礼节召见了他两次,每回话没说两句,李闳就将话题引到容华公主身上,令庆元帝很是头疼。如此几次三番后,李闳再求见,庆元帝就命人以政务繁忙为由回了他。

眼见庆元帝没有一点松口的迹象,李闳也不得不亮底牌了。再一次得庆元帝召进宫后,李闳直言自己在来大周之前,安南王就已经下诏立他为储,百年之后继承王位。若容华公主下嫁,将来必定是安南王后,甚至承诺将来的安南王只会出自容华公主。

又言他知大周高祖皇帝曾有遗训,不得和亲。可容华公主下嫁并非和亲,而是天使降临臣家,他必定珍之爱之,不敢有丝毫怠慢。安南上下沐浴□□圣恩必定欢欣鼓舞,永世忠于大周。

庆元帝听完,神情晦涩不明的沉默良久后,让张成送李闳出宫。

李闳嘴角露出一丝胸有成竹的笑意,恭敬的行礼退下。

李闳走后,庆元帝在大殿又静坐了会儿,吩咐张成去宣晋王和梁王进宫。

半个时辰后晋王和梁王先后来到乾清宫,行礼问安后,庆元帝赐座。

“今天叫你们来,是有个事朕想听听你们俩的意见,今日不是君臣奏对,只当是父子相谈,尽可随意些。”庆元帝语气和缓说道。

二人应声答是、洗耳恭听。

庆元帝便将李闳所言,一字不落转述,随即问“你们觉得朕可要答应安南所求?尽可畅所欲言,不必拘谨,只当是寻常百姓家,朕与你们两个做哥哥的商量你们妹妹的婚事。”

竟真被半夏言中,晋王心头一紧,接着毫不犹豫的起身拱手道:“儿臣以为,不可。”

庆元帝眼皮都没抬一下,只随手将茶盏放在手边说道:“嗯,说说看。”

“父皇刚刚说,只当寻常百姓家商谈妹妹的婚事,那就以寻常百姓家来论。平民百姓结亲,讲究男女两情相悦、两姓门当户对。可三妹与安南二王子素昧平生,更是不愿远嫁安南。而那李闳也非是倾慕三妹,而是想借大周之势助他登上王位。他二人既非两情相悦,也非门当户对。”

“况且李闳所说,也还只是镜花水月,就算将来如他所言,容华为安南王后,容华之子继任安南王,难道他会置安南利益于不顾反而心系大周?如此这桩婚事,对大周的助益聊胜于无罢了。更何况父皇御极宇内,大周扬威四海。是安南依附于大周而非大周有求于安南,纵使容华坚持不嫁,他安南又能如何,他又敢如何。”

庆元帝不辩喜怒的转而看向梁王:“老二,你说呢?”

梁王起身道:“儿臣附议三弟所言。容华既然不愿嫁去安南,这门婚事对大周也无多大益处,何必费事。倘若安南由此心生怨怼有了不臣之心,儿臣愿亲率兵马平了他。”

话音落定,庆元帝不动声色的凝视着他们,看的二人内心忐忑不定。

良久,庆元帝忽然露出冰雪消融般的笑意:“好,不愧是大周儿郎,是我赵家子孙,为父心甚慰。”两人顿时心底一松,一颗心落回了原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