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青玉辞 > 第61章 病入膏肓

第61章 病入膏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萧奕珩回宫后连夜去见了他那重病缠身的父皇。

用御医的话来说,萧绩此时说是“病入膏肓”也不为过,他的头疾已到了药石无医的地步,数次痛得晕厥过去,靠御医施针才醒转过来。

萧奕珩看着榻上那被病痛折磨得面容枯槁,两只眼窝深深凹陷进去的父皇,脑子里想的竟全是母亲死前的惨状,当年母亲去世的时候,脸色亦是这般苍白。

想到此处,他隐在衣袂中的拳头便慢慢地收紧,但面上却是依旧露出一副惶恐的模样:“父皇,你感觉怎么样?儿臣来迟了,求父皇恕罪!”

萧绩撑开眼皮瞧了他一眼,随即别过头去,艰难地开口道:“多年未见,你长大了。”

这句话本应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怜爱之语,但从萧绩口中说出竟无半分情意,而是平静如水。

萧奕珩并未回应,只是微微颔首。

此时在殿内的还有萧奕玚、萧奕璟、皇后苏娆,以及一干御医,萧绩仰面躺着,双眼凝视着头顶明黄色的祥云龙纹帷幔,好半晌才提了口气缓缓道:“沈医正,孤这病当真药石无医?”

沈医正闻言抬起头来,犹豫了良久之后才道:“国主这病已积缠多年,伤及本源,要想痊愈怕是难如登天,但臣必定会倾尽毕生所学,为国主减轻一些痛苦。”

萧绩心里清楚自己的身体已是强弩之末,再加上虚脱乏力,因此当沈医正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并未有太大的反应,反倒是一旁的萧奕玚顿时铁青着脸怒叱道:“一群废物!若是治不好父皇还留着你们有何用?来人——将这个庸医拖下去杖责二十!”

门外应声冲进来两个侍卫,一左一右架起了沈医正的胳膊,沈医正一面挣扎,一面神情激动地为自己喊冤。

原本站在他身侧的那位年轻御医是他的徒弟,见恩师平白无故受到迁怒,他急忙跪在地上为恩师求情:“国主明鉴!沈医正的医术何等高明,对国主亦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求国主、大皇子看在他年事已高的份上收回成命!”

沈医正确实是紫宸宫中医术最为精湛之人,宫中无人再能出其右,况且年逾花甲,那二十板子打下来必死无疑,萧奕璟正欲开口为其求情,便听见那年轻御医朗声道:“启禀国主,若想治好您的头疾还有个办法!”

听到还有法子,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聚精会神地盯着他看。

几位皇子包括苏皇后在内都各怀心事,萧绩若就这么撒手人寰,那萧氏皇族必定会为了争夺储君之位陷入混战,萧奕玚所掌握的势力最为强大,真打起来他的胜算也最大,萧绩若就此驾崩,他正好趁机夺权,方才那一出不过是演给旁人看罢了。

而萧奕珩虽有暗卫和一身武艺,但他在朝野之中没有拥护者,恐难服众,所以萧绩还不能死。

至于一干御医则是为了活命必须保住萧绩的命。

年轻的御医顶着满头大汗,在众人焦灼的注视下说道:“臣在一本古老的医书上看到过关于灵丹妙药的记载,传说在东海之滨有座海上仙山,名叫瀛洲,那里住着一位仙人,其炼出的灵药能生死人肉白骨。”

听了他的说辞,萧奕珩若有所思,而萧奕玚哂笑道:“我当是什么法子,不过是骗人的把戏罢了!什么海上仙山?什么灵丹妙药?纯属胡说八道!”

“启禀国主,臣所言句句属实,古书所载并非毫无依据。”

一直默不作声的萧奕璟忽然开口道:“启禀父皇,儿臣认为此说法虽荒诞,但也算有迹可循,眼下凡间既没有更好的药方,何不向仙人寻求良方?儿臣听闻前燕国国主在寒谷之战中就幸得神仙庇佑,天降祥瑞,助他打赢了那场仗,可见只要心诚,未必不能感动上苍。”

萧奕璟是五位皇子中武功最差的,但头脑却清醒,若萧绩此时驾崩,他在夺嫡之争中几乎没有多少胜算,说不定还是最先被除掉的那一个,因此他也不希望萧绩死得这么仓促,起码要留够他绸缪自保的时间。

多方势力周旋之下,萧绩最终撑着一口气道:“瀛洲距此有多远的路程?”

年轻的御医回禀道:“据古书所言,乘船而去,一直往东,大约半月就能到。”

此话虽不假,但还有后半句,那便是从古至今真正找到过瀛洲的人屈指可数,能流传下来的文字记载更是寥寥无几,即便有只言片语的记载也因年岁久远而无法考证。

萧绩轻咳了几声,掩面道:“依皇后之见,孤应该派谁去呢?”

苏皇后本来在思索御医这话的真假,忽然被扯回了现实,定了定神道:“臣妾以为此事关乎国主龙体安康和陈国的江山社稷,应当派一骁勇善战的武将前去。”

萧奕璟道:“眼下前方战事吃紧,朝中能堪大任的武将几乎都上了战场,此行一来一回至少要一个月,途中难免遇上风浪,吉凶难测,还有谁能担此重任?”

片刻的缄默过后,一把清透而又沉稳的嗓音说道:“父皇,儿臣愿往。”

话音落地,众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萧奕珩的身上,只见玄衣少年目光如炬,字字铿锵,眼里毫无半分怯意:“若此行能为父皇求得灵药,儿臣就算豁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