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丹青引 > 第9章 第五章 最难风雨故人来

第9章 第五章 最难风雨故人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万历四十五年夏·桃花巷】

时暮色昏沉,电光如龙,雷鸣訇轰,路上几不见行人。

魏子然一路匆匆行至桃花巷,于雨雾缭绕中,忽瞥见一抹杨柳般的身影在某处人家的屋檐下躲雨。那一瞬,他感觉自己的心跳骤然停了一息。

循着墙根慢慢上前,他在那家门前停住,一瞬不瞬地盯着她缓缓抬起的脸。

较之那年冬天,眼前的这张脸已慢慢褪去了稚气,只是依旧苍白如雪,尖细的下颏上正淌着雨水,一滴一滴往下落。

他递了手巾过去,她却不接,反倒往门墙那儿靠近了几分,偏开目光看向了别处。

魏子然有些失落,想是时隔一年多,她已不记得净慈寺里的互赠互答,也不记得他了。如此这般想着,他心里稍觉安慰。

收起手巾,他却不进一步也不退一步,只是撑着伞、隔着雨雾同她说道:“乙卯年①,冬日,净慈寺……你,你记得么?”

她不答,只是重新将目光转了回来,静静地看着他。

魏子然并不死心,打算再详说一些两人书信往来的事,她却忽开口回应了他:“我记得。”

一句“我记得”令魏子然欣喜若狂。

这是他这些年来头一回听到她的声音,稚嫩清脆,如出谷黄莺、随风柳絮,轻软动听。

可这还不够,他渴望像亲人朋友那样亲近她,同她好好说一回话。

他问:“你在这里做什么?身上都淋湿了,出门怎么不带伞呢?可以的话,我……我送你回家,行么?”

这些话,他不知自己是以怎样的心情宣之于口的,只是看到她的嘴角微微牵起的一抹笑,竟不觉着伞外劈里啪啦的雨声吵闹了。

“我住在这里。”他听见她这样说。

“啊?”魏子然惊诧不已,抬头望了望眼前这间残损破败的屋檐,问她,“你家不是住太平坊么?”

她却慢慢敛了笑容,不言不语地盯着他。

魏子然仿佛觉得自身陷进了一团迷雾里。眼前的人,即便就这样站在他面前,甚至肯施恩同他说话,可他总觉得她的态度太过飘忽迷蒙。

不该是这样!

那扇紧闭的黑漆大门后,有老妪焦急唤她的声音。不一会儿,那声音的主人便从门后探出了身子,正是当年在净慈寺送雪梨的老妈妈。

这老妈妈见了魏子然,先是奇怪地“咦”了一声,看着他的眼神却奇奇怪怪的,并不同他打招呼,只拉过自家姐儿的手,满是关切地指责着:“外头下这样大的雨,你怎么又跑外头来看雨了?哟——瞧瞧这身衣裳!好姐儿,你可再不能着病了,回头你娘又得替你张罗了!”

说着话,她便将人牵到伞下,转身便进了门。

魏子然不知自己为何会受到这般冷遇,眼下已是忘了来桃花巷的初衷,忙跳上台阶,从即将闩上的门缝里挤进半张脸。

“哎哟!祖宗,您这是做什么呢?”老妈妈惊叫起来,“您是斯斯文文的读书小郎君,怎这般无礼?”

魏子然不听她挖苦的话,心里有一堆疑团急需解开。他望一眼漠然的小人儿,又望向面前的老妈妈,哀求道:“您行行好,让我进去同她或是同您说几句话。”

“这可使不得!”老妈妈严词拒绝道,“这会坏了我们姐儿闺中清誉,哥儿请行行好吧!”

魏子然不依,微微俯下脸望向默然不语的小人儿,眼里快急出了眼泪,低声说:“你若有什么难处,你同我说一说……你为什么待我这般冷淡呢?我知道这不合规矩礼节,可我顾不得这么多,我就想同你说说话……你能不能……能不能多对我笑一笑,南屏?”

他话音方落,老妈妈忽怪叫一声,压着嗓子道:“你这小哥儿说话怎么这般没遮拦?你是从哪里打听到我们姐儿的闺名的?”

魏子然颇有些得意地回道:“我就知道!我早知道!”

老妈妈又问:“你是谁家的孩子?”

魏子然故意不说,转而看向默默不语的南屏,笑着说:“你问你们姐儿,她知道的。”

听闻,眼前的人儿蓦地抬起眼看向他,始终平静如水的眼眸深处缓缓荡开了圈圈涟漪。而后,她朝他微微笑了笑,说:“天色晚了,你早些回书院。”

这刹那而生又转瞬即逝的笑容,仿佛空中倏闪倏没的电光,虽无声,却震撼人心,能撕裂长空,夺人心魂。

雷声在头顶轰隆作响,惊醒了魏子然这颗被雨水淋湿的心。

眼前门扉紧掩,隔断了她的芳容笑貌,却滋生了他的绵绵情思。

屋内,老妈妈替南屏换下干净清爽的衣裙,解开她被雨水淋湿的发髻,慢慢抹干、梳顺。

灯影下,她一头黑云般的及腰长发光可鉴人,一丝一缕皆柔顺可爱,令老妈妈爱护羡慕不已。

老妈妈瞅一眼窗格子上纤细稚嫩的人影儿,连声叹气,终是忍不住开言道:“他为什么对你说出那番话呢?他究竟是谁家的孩子?今年几岁啦?”

南屏垂眸,静静看着眼前跳跃不止的烛火,低声道:“他是临安魏家的,是在丁未年②的春分子时生的。”

老妈妈惊讶道:“原来是魏家的小儿郎!”

而后,她又笑道:“这么说,你与她同年。你是腊月里生的,下大雪的日子,天冷得受不住,你也总是哭。他生在热闹堆里,你生在清净世界,一头一尾,说隔得远吧,其实也离得近——不过,说起来,他是魏家的老几?”

南屏眼眸低垂,搓弄着手边的衣袖,说:“与大姊姊换帖定亲的便是他。”

老妈妈替她梳理头发的手突地顿住了,因这门亲事不便诉诸于口,她也不多说,只是默默红了眼眶,任由两行浊泪布满脸颊,竟不由自主地抽泣起来。

“宋妈妈,”南屏转身轻唤,笑着说,“姻缘天定,您不必为此事耿耿于怀。”

闻言,宋妈妈的眼泪却愈涌愈凶,最后竟是抱着眼前的小人儿嚎啕大哭:“我可怜的小姐儿啊,你命苦啊!原想着可以借魏家求娶你的时机,将你从这火坑里救出来,可偏偏连这样的机会都要被夺走!一样的爹生娘养的,她怎么偏偏要作践你!”

南屏只是默默听着,任她絮絮叨叨地说下去:“我原说你可怜不幸,如今看来,这位哥儿也是可怜不幸的。他家里替他定下的是湘姐儿,他至今都以为是你哩——你说可怜不可怜?那家的老爷夫人何苦要骗他一个小孩呢?小孩子懂什么,心思不定,终究是拿不成主意的,说开就没事了;大了心思定了,能自己拿主意了,再去说,不是得自家人撕破脸么?

“他家老爷也是个当官的,能挣得这样大的声望门庭,却算不清儿女婚姻的账,也是个糊涂家长,你不嫁进去反倒能少受些气。你且等着吧,错过了这家,日后总会有好人家求上门的!”

南屏微微笑了笑,眼眸微抬,沉默不语地看向窗外缠缠绵绵的雨线。

她让宋妈妈为她简单地绾了发,于窗下简陋的书案上铺了纸,端端正正地写下几行短诗来:

蓬门荜户,雨湿苔痕。

银绳雷鞭,引君来庭。

昔我垂髫,君始龀齿。

时在清冬,霜雪积窗。

君心似雪,素心慊慊。

恍然一别,经年不往。

今我陋户,阶前雨下。

幸闻清音,顿纾我怀。

宋妈妈虽不识字,不知她写的是些什么,但经她的樱桃小口缓缓读出来,倒能慢慢领会其中些许情思来。

她都已经是个四十来岁的老婆子了,早已过了春心萌动的年纪,如今却也不由红了脸颊,笑着打趣着南屏:“我有时候也不知你这颗心是什么做的,小小年纪便满腔的风花雪月?你自己再看看,这是你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能写出来的么?也不知是从哪儿学来的?”

南屏笑道:“妈妈您是知道的呀!诗词戏文里处处可见这样的话呢!”

宋妈妈见她笑得天真妩媚,又不由在心里感慨着她的命苦,劝了一句:“下回见到那小哥儿了,你也多对人家笑一笑!他方才求着要进门说的那些话多可怜呀!”

南屏蓦地敛了笑,道:“他是大姊姊将来要嫁的人,我何苦去招惹他?”

宋妈妈道:“你不去招惹他,却将人家的生辰记得那般清楚——他家送来庚帖时,你也就看了一眼呀!怎么就上心了?”

南屏依旧冷着脸,并不回应宋妈妈的打趣。

谈及此人此事,她便是这副冷淡麻木的态度,宋妈妈也不好逼她,只道:“他像是在附近的书院里读书,既然晓得你现今住进这里了,少不得日后会来这儿找你,我能帮你挡一回两回,却不好回回替你挡着,闹得双方脸面上不好看。”

南屏沉思不语,宋妈妈又劝道:“过了今年这个年,这世间就再也没了你,你何苦还要委屈自己这半年呢?他既当你是他家聘下的娘子,你便同他好好相处这半年,就当朋友处处就成,不必一味避着他。他也只是个半大孩子,倒不必忌讳那许多——我的小姐儿,你就听妈妈一句劝,认下他这个小朋友吧!”

对此事,南屏依旧不松口,推说身乏困倦,打发宋妈妈先歇息。

宋妈妈只能暗自感伤叹息,起身去替她叠床铺被。

南屏却一个人在书案前呆呆地坐了片刻,见了纸上方才写下的短诗,只觉自己可怜可悲又可厌可弃,便将那墨迹尚未干透的纸在手心攥成一团,随手便扔在了一旁的纸篓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