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至此,沈研对接下来一本书将要写的“新东西”有了更深入的想法。
周一下午放学后,沈研被通知去找夏老师谈话。转达通知的班委同情地看着他,大家都知道,夏老师平时对学生很温柔,但一提到成绩的问题却非常严厉。
沈研心里沉沉的,抓着月考卷快步走进夏老师的办公室。
夏老师教的是语文,对沈研的作文爱不释手,逢人就说沈研是她的得意门生。这次月考考下来,沈研除了语文英语没问题外,数学和理综都明显下滑,一跌成为退步最大的学生。
本以为夏老师会按每题得失分数给他分析问题,没想到夏老师开门见山:“沈研,周天我看到你在教室里复习的样子了,你学习的态度非常积极。我相信下一次考试你会产生巨大进步。”
“老师认为你月考退步是心态问题,你刚得了奖,还接受了资助,受到期望从而产生压力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这次老师不会批评你。调整心态,继续努力,期待你下一次考试的结果,”说着,夏老师指了指对桌的几个老师,“我找老师们商量过了,我们决定以后一直待到晚自习结束再离开。如果有问题随时欢迎来问,老师帮助你一起学总比你一个人自学效率高。”
沈研心中松了一口气,郑重点点头,他明白夏老师的用心良苦。他们学校并不是什么重点中学。上完课就走,躺平混工资的老师大有人在,能说服这些老师晚自习留校给学生讲题并不容易。
夏老师的猜测也不无道理,他确实感受到了期望带来的压力,不过这份压力与他人关联不大,基本来自他本身。
沈研表面云淡风轻不代表他不焦虑,每个凌晨他总忍不住想,要是拼命学完这三个月依然无法上大学该怎么办?
复读是绝无可能的,首先他无法厚着脸再找郁清要钱,其次作为一个作家,连续一年没有任何产出,笔会生,大脑会锈。上辈子每天更新两章已成习惯,如今突然要他把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上,实在是无法适应。
两全其美最好,如果无法达到,他也不会因小失大。
想清这点,他眼神再次变得坚定,回到教室座位继续学习。
郁清发来的解题思路清晰简略,怕沈研没看懂,他还拍了张写了部分过程的纸发过来,智能手表屏幕太小,沈研看得有些吃力。
看完过程,沈研注意到纸下面垫了本敞开的书,虽然画面不多,但能看到明显的批注和勾画,足以体会到书主人的认真。
多奇妙的感觉,一个和自己一样来自另一条时间线的人,此时此刻隔着屏幕,一同学习,思维共通。
沈研久违体会到了一种名为“陪伴”的慰藉。
他告诉郁清自己看懂了,同时也劝他早点学完早点休息。
“你也一样。”郁清回他,发的是文字,却仿佛听得见声音。
早点休息是不可能了,沈研给手表摁息屏,长叹一声,回到理综题海继续拼搏。
接下来的两个月,沈研过着吃饭睡觉学习循环往复的生活,偶尔和郁清吃饭,偶尔去医院陪外婆说话。
外婆的病情一天一天好转,沈研的成绩也一分一分上涨。
每天高强度的学习是有效果的,最后一个月的时候,他已超过上辈子自己退学前的排名。
6月初,他收到了外婆出院的好消息,于是心中再无牵挂,静待高考的检验。
7号早上,沈研坐着学校大巴前往高考考场,外婆和郁清早在考场外等候。
郁清看到沈研下车眼睛一亮,搀扶着外婆走过去迎接沈研。只见郁清穿了件红T恤,上面龙飞凤舞写着金榜题名四个金灿灿的大字,他长得帅皮肤白,这一身穿起来还挺好看。
外婆则抱着一捧向日葵,笑眯眯把花塞进沈研怀里。
“外婆,你应该考完再送我花。”沈研被金灿灿的向日葵填了满怀,嫩黄的花瓣轻轻挠了挠他的下巴,淡淡的清香让他没那么紧张了。
“没事,提前感受一下,明天再送你一把,”外婆摸摸沈研的头,“我和小郁都在外面陪你,考完咱们就去小郁订的饭馆吃饭。”
“对!我把这两天的馆子都找好了,绝对安全好吃,你就放心去考吧。”郁清眉飞色舞地附和,朝他比了个加油的手势,“进考场之前记得检查笔和证件。”
“……好。”
仿佛时光又回到了某个和郁清约好吃饭的下午,沈研把花还给外婆,最后看了看他们俩,接着找夏老师拿准考证,向着考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