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八零断绝情爱,事业蒸蒸日上 > 第25章 开学

第25章 开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许是孩子这天已经见识到摆摊是个什么流程,这之后再也没提过还要跟宋明韵去摆摊。

反而是天天跟着赵舒找别的小孩子玩。

宋明韵乐见其成,她自个卖东西也是自在的。手中这批饰品清空也不过几天时间。

宋明韵在饰品卖光的第二天,又在原地方起了摊子,这回就是衣裳。16种款式,她带出去就不愁卖。又花了两天时间,清空这批货。

宋明韵手上货品是空了,可手上却是多了一笔钱。一千二,两个多星期,翻了三倍多一点,三千七百块钱的现金。

她数着零零散散的钱,心里熨帖,不枉这段时间顶着高温,按时按点出门。

等四块手表出了,这钱还能再多上几百。

手表的事情被她全权托付给宋母。她实在是腾不出手观察到底谁有需要,索性直接交给人缘不错,会来事的宋母。

宋明韵也不能让老母亲打白工,决定等出手之后给宋母一成利润。

她跟宋母交代手表事宜的时候就提过这件事,但显然李月圆并没有放在心上。

她也不多做絮叨,等钱到账自然不需要她多话。

只是货都出了手,宋明韵顺理成章开始考虑进一步进货的问题。上次托了宋明震的福,但不能次次都找上人家。

宋明韵想了想,邮寄货物这笔钱跟她来回路上耽误的时间比起来,也算不了什么。

于是电话联系了陈钧跟夏世敏。

随后,宋明韵收到一本来自鹏城的款式册跟一沓订货单。

虽说这个订货单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她是通过电话订货的。

陈钧信得过她,或者说信得过宋明震,她享受到了先寄后付的待遇。

收货售卖订货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九月初。

一个县上的购买力远远超过宋明韵的想象。

宋明韵这段时间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锅满。

县上好多人都知道纺织厂和服装厂之间开了个卖饰品和服装的摊子。

除了每日经过的两个厂子的职工,还多了很多听闻消息过来的人。

旁人不知道她赚了多少钱。

可是能从她每天都空空如也的摊子中预见她肯定是赚的。

于是乎她身边没少得了说酸话的人。

“一天一天地,也不知道图个什么,辞了国营饭店服务员的工作,跟人低声下气的。”

“……”

这在她看来,简直是毛毛雨。就连赵舒,也从最开始的自我反省到现在的说过就忘。

甚至于赵舒还有一种“你们要是知道我们赚这么多钱肯定不能说出这么些个话来。”

不过也不一定,多的是看不起个体户的人,不关钱的事,单纯是觉得个体户掉面子。而且也必定不乏说话更加泛着醋的人。

从人们每日见她的神情中就可以窥见。

这期间,也不是没有惦记她这点钱的人,尾随的宋明韵辣椒水毫不手软。

再加上,这县城里哪有什么秘密。县里没有外来人,找事的人是谁,一问一个准。

找人麻烦也一找一个准。宋明韵带着她爸她哥,给人暗里收拾一顿也就是了。至于告状的,搞搞清楚,谁先动的手好不好。

至此,宋明韵也算是有了点泼辣的名声,虽然半借着娘家人。

但没人再敢明面上找她麻烦,给她使绊子了。

风平浪静的日子过了一个多月。

宋明韵手里,钱滚钱滚钱,滚成了一个让她笑开花的数字,一万五!

她以前从来不知道,原来赚钱这么容易。

宋明韵第一个星期盘账的时候,看的赵舒眼热。

到七月底,赵舒跟她商量以后,把工作“换”给了一位远方亲戚。

随后,赵舒不只早上,到了晚饭的时间点,也会按时出现在某条街道。

售卖的种类,也从包子,各种馅料的包子,渐渐多了米粥,馒头,等等。

每天不固定供应,赵舒每天数钱也笑哈哈的。

*

八月底,宋明韵带着冰糖来到家附近的红星小学报名。

九月初,冰糖过上了背着书包,走进校园的时光。

妹妹荔枝跟冰糖几乎没怎么分开过,冰糖上学的第一个星期在家里哭得不行。

可知道姐姐每天中午和下午就会回来,慢慢就习惯了。

在冰糖上课的第二个星期。

冰糖到家的第一反应不是扔下书包,跟荔枝讲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