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宋明韵两手背在身后,拖着尾音,声音带着谄媚,激起宋母一身鸡皮疙瘩。
“咋了么你?好好说话。”宋母语气嫌弃,眼睛瞥她一眼。
宋明韵把手上的两个包子递到李月圆眼前,“妈,吃包子吗?”
李月圆上下打量了这俩大包子,一个油已经隐隐透出外皮,“猪肉大葱的?”
“嗯嗯。”
“我吃另外一个。”她烧刚退,看到平日里喜欢的猪肉大葱也生不起食欲。反倒是旁边看着白白嫩嫩的包子,觉着有点胃口,没那么油!
宋母啃着包子,声音含糊,“这么早干啥来了?你等会不是还要上班?”
宋明韵就喜欢宋母这一点,兴许是年轻时候的经历,宋母几乎不怎么约束两个孩子。
就是她说摆摊,宋母也没说什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结了婚那就是外人,外人插不进别人的生活。
宋明韵直接就跟李月圆说了自己来的原因,想染布。
“就知道,每次你来都没什么好事。”李月圆无奈。
“急吗?”
宋明韵嘿嘿笑,“不急,但也有点急。”
宋母哼了一声,“等着吧,三天之后来拿。橘色底,白波点的。一天天地就知道使唤人。”
“妈,有能力的人责任大嘛。”宋明韵暗戳戳地夸。
宋母笑,没再说什么。她当然知道这事,所以宋明韵做的饭只是能让人饿不死。
“走吧走吧,快到点了,赶紧去上班。”
“好嘞,您歇着,我下班之后再来。”
“别,别来烦我。”
赵舒第二天又做蒸了一篦馍。一篦差不多有三十来个。
宋明韵一边左手倒右手,一边鼓起腮帮子吹,刚出锅真是烫啊。
最后包子还是放碗里,用筷子插着吃。不过她这舌头是吃不出什么不好了。
毕竟赵舒调的这馅,她自己不知道改过多少版了。宋明韵能尝出肉柴,还多亏当时刚吃了一个,能做对比。
于是,宋明韵擦擦嘴,“妈,我觉着你这个,很可以了。”
“真的?”赵舒更多带着激动,而不是不相信。
“真的!”宋明韵又肯定了一遍。
赵舒喜笑颜开,“好,我在准备点东西。然后就开始卖。”
厂子大多都是早八点上班。
而家里只有一辆女士用车,宋明韵就跟赵舒说,反正出摊早,她卖完回来也不耽误她上班。
找一个能箱子捆在后座上,内里放个厚垫子,上边一盖,就有保温的效果。
这就是个简单的可移动小摊了。八几年,小县城已经塑料出现了塑料袋。只是大多数人们买东西用碗盆,带篮子,卖肉用纸装着……塑料袋到底是方便,但宋明韵考虑再三,还是买了纸袋,纸袋也不麻烦。
第二天差不多7点左右,宋明韵骑车带着赵舒,赵舒手抱着箱子,穿行在街上。今天保守了一点,原本计划着做3篦的,最后还是一篦,两种馅各一半。
要是卖得好,明天再加。
到底是第一天卖包子,宋明韵带着赵舒熟悉一下,两个人,最起码能给人互相壮胆。
朝安家具厂。
“到了。”
宋明韵把车停好,来的时候还是草率了,该提前来这看看的。最起码先看看摆那儿合适。
赵舒在路上都还心生期待,结果等到了这门口吧,她整个人就有点发憷!她抱着箱子站在那里,整个人如临大敌。
宋明韵环顾四周,拉着赵舒过到了路对面。
把箱子上盖着的棉布打开,宋明韵从侧边取出一块纸牌来,放到箱子正前方。
上面写着包子的价钱,猪肉大葱8分/个,蘑菇鸡肉7分/个。
宋明韵昨天跟赵舒讲了点几个摆摊要点,最重要的一条是得吆喝!旁的不知道你卖得啥,你咋卖?可赵舒嘴巴张了张,硬是没喊出口。
她知道,自己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喊一声迎来路人的目光。
只是吧,等着客人主动上门,没个准数。
她想了又想,五官都要缩在一起,终于扬声,“卖包子喽,猪肉大葱的包子,蘑菇鸡肉的包子,皮薄馅多好吃不贵。”
家具厂已经陆陆续续来了人,结果根本没有她想象中所有人都看向她的画面。
赵舒心安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她根本高兴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