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并非头一回见卫青的妾侍们,但自从进府后,和她们见面的次数少之又少。
只因霍止瘁无论是到正院还是前往东院,必定是跟随着霍去病前往。
而由于霍去病和舅舅的小妾们保持着距离,所以每当霍去病来到,她们必要回避。
因此霍止瘁来到这个家已经有半年时间,这还是头一次有机会能当面仔细观察她们。
像刚才主动开口的二人,看上去都是二十六七岁年纪。伶牙俐齿、笑语如珠,性子很是活泼。
而分坐在她们身旁的女子,则更年轻些,约莫二十出头。她们则一直脸带微笑,却不怎么开口。看起来在这种场合中,若无人问起,她们也不能先张嘴说话。
霍止瘁想起来,年长些的二人,一姓夏一姓燕,她们是卫青的孺子。
而另外两个年轻些的,她一时忘了对方的姓氏,只记得她们是良人。
孺子和良人,是列侯姬妾的两种等级。
看起来,她们所得的封号,是按她们的年纪或是侍候卫青时间的长短来定,而不是按照谁更受宠。
至于那些坐在下首的,则是御婢。她们年纪更轻,有好几个人看上去只比霍止瘁大两三岁。
至于外表,或秀美或俏丽,或柔媚或窈窕,各有各的出色之处。
一眼看去,都是如花似玉,婀娜多姿的美人们。
霍止瘁不是不好奇,每回看见她们的时候,偶尔也曾想过不知舅舅到底更宠爱她们当中的哪一个。
不过,这事关长辈的隐私,因此她再好奇,都不会去主动打听这种事情,顶多只是在心里想一想而已。
可如今面对面看着她们时,霍止瘁却是一阵出神。
因为看到这几个和自己几乎同龄的少女时,她便会想起自己曾经的处境。
她越是打量那些姬妾们,心里越是恻然,下意识地不敢再瞧向她们。
她知道,如今自己和她们,前者是卫家的女公子,后者则是早已卖身进府的侍妾御婢。造成彼此间这种境遇落差的,跟外貌出身没有任何关系。
她只是仅仅比她们走运了那么一点点。
“要是没有徐喜执意塞我进车、要是没有他把我带来长安,我也会像她们那样,迟早会不得不嫁人或是当小妾甚至是奴婢……”
她正想着时,听见卫少儿问道:
“……听说去病近来常不在家?怎么瞧着他瘦了不少。”
卫少儿睁大眼,目不转睛地看着霍止瘁,自是等待她来解答自己的疑问。
瞧她这神情,显然是把那“珊麻”头衔当成了某种官职,能够常常与儿子的军务互相配合,因此便以为霍止瘁经常能见到对方。
霍止瘁只得道:“最近兄长不是进宫便是到五柞宫去,说是春射快到了。”
霍止瘁也不知自己的解释是否有说服力,不过看卫少儿那缓缓点头、若有所思的样子,多半是信了她的话。
毕竟,霍去病以军为家的性情,人尽皆知。
卫少儿喃喃道:“我看他方才几乎不动筷子,脸颊都瘦下去了……”
她叫来家丞等人到阶下,叮嘱道:
“你们要常劝他多进食、好生休养。别一味逞能,整天不顾自己的身体。”
怀武等人应着,卫少儿扫视一圈,皱起眉头问:
“怎的不见程忠?”
“回夫人,程忠半月前得少君侯之令,巡行侯国,征收赋敛去了。”
“派他去?”
卫少儿微觉诧异,但也没有多问。
霍止瘁之前回家后,便一向不见程忠的身影。
有的下人猜测,程忠在外护主不力,令女公子被人掳去,乃是重大失职,因此被少君侯打发到侯国去了。
不过,霍止瘁本人却不这么想。
她深知霍去病绝对不可能为自己出气、更不可能为自己出头。
哪怕对方真觉得程忠做事不当,要处罚他,恐怕也是觉得他没严格执行自己的命令,而不是由于没保护好他那个所谓的“妹妹”。
思来想去,霍止瘁想到两种可能性:
头一个,霍去病确实觉得程忠有过错,但主要的错误在于太过冒失,被敌人趁虚而入,所以才派他到侯国。
而第二点,霍去病不想让庶子面对自己不依不饶的责难和事后算帐,想让家臣避一避风头,因此这段时间不让他留在家里。
这后一点,霍止瘁自己也承认,这或许就是自己以小人之心揣度骠骑将军之量。
然而,瞧霍去病对待自己的态度,霍止瘁总觉得这并非是自己多想。
如果有机会,霍止瘁还真想过要对霍去病说:
“你的家臣,我管不着。所以你不用担心我会追着他问责。”
何止是家臣们,前庭那些幕府中的官吏,都是只有卫青和霍去病才有资格安排他们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