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我在古代流放地开卤味店 > 第43章 大厦将倾

第43章 大厦将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喃喃自语道。

“穷则变,变则通!”一个干脆利落的声音接言道。

“先生。”王蒲连忙将手中书卷仓促置于一旁。

他起身后,没有拄拐身姿不稳,双手恭敬地交叠于身前行礼。

桂枝儿摆手示意不必多礼,反倒目光温和,鼓励他畅所欲言。

王蒲踌躇片刻,一咬牙。

他索性从承朔二年春的瘟疫,讲到了前几日遇见的山匪。

从道听途说的岭南进兵侵袭,讲到亲眼目睹的增收田赋与税银。

越讲越是心惊肉跳。

“先生,您说如今的大梁,还算盛世年景吗?”王蒲身子僵硬,牙齿打颤。

此言若被有心人听去,莫说科考,小命恐怕都难保。

但他偏想发问。

在这热热闹闹的元宵节,在烛火的映照下,他面容清秀,带着几分儒雅书生气。

眼眸里跳动的却是不甘。

“居安思危。”桂枝儿没有明确答复,也并不责备。她伸手拍拍王蒲的肩膀,安抚他坐下。

观今鉴古,封建王朝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

桂枝儿开口,声音清朗:“盛世,子民繁衍,人多了就要吃饭。”

她吐字清晰,一言一语似珠玉落盘,用最简洁的方式讲述道理。

“一亩地又能产多少粮食?”桂枝儿点明关键,“兼之豪绅吞并土地,原有的地,根本养不活增添的人丁。”

正所谓“官逼民反”,吃不上饭的贫民要么死亡,要么反叛。

她踱步至窗前,手指轻轻搭在窗棂上。

“吱呀” 一声,随着窗户被推开,街头巷尾的欢闹声在耳畔轰然炸裂。

妇孺老幼,皆手持上元花灯。雀跃小儿们,蹦跳着穿梭在人群间。

有憨态可掬的兔子,有花瓣舒展的彩灯。

客栈内,行商与侠客喝酒划拳,嘴里不停叫嚷着。

若与他们说,大厦将倾,只会被人嗤笑得了癔症,或是被报官抓走。

达奴人也好,山匪也好,都成不了大气候。

只要莱城大门不破,就说明此地坚实、可靠,纵有危机,也还离得远……

而此时,上百公里外的镇北府。

有人不谋而合,同样盘算起了人头税与田赋税的问题。

明月高悬,庭院中干枯的树枝,舒展着瘦骨嶙峋的枝桠,在地面投下张牙舞爪的暗影。

檀木桌椅摆放有序,冷风带着丝丝凉意。

“把盘子都撤下去吧,现在谁还有胃口吃。”大腹便便的豪绅霍然起身。

他嘴唇颤抖,两撇小胡子亦跟着上下跳动,好似受惊的耗子。

气氛愈发紧张。

“张员外莫急,新政只干系中心府城,还轮不到我们凌河。”身材颀长的干瘦老人抿了口茶,勉强压住内心的惊惶。

“贤兄,只怕唇亡齿寒啊!”大腹便便的豪绅拍案而起,“他想青史留名,动的却是我们的田亩。”

无怪张员外急迫。

那中心府城的刘善渊刘知府,新官上任三把火。

竟敢在税收上做文章!

发布通告,要按实有土地征收税费,让匿田者速自首,坦白则宽宥。

有抗拒、隐而不报之人,一律严惩。

“听说,给刘知府打点金银,他的管家照收不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话语带着浓浓怒意。

“可实际清查的时候,却丝毫不肯包庇。”

大腹便便的豪绅冷笑着。

原本保养得宜、油光水滑的嘴角,此时向下耷拉,撇出一个难看的弧度。

在他看来,刘知府还不如上一位。

起码人家马知府知道共赢,收钱就要办事。

“真逼急了,咱找京城的靠山闹去,上达天听!”大腹便便的豪绅猛地坐回雕花木椅。

厚重的椅子发出 “嘭” 的一声巨响。

“老弟,消消火。”

身材颀长的干瘦老人尴尬地放下茶杯。

“咳,咱凌河多少年没出过人才了,京城还真没人撑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