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昭圣南街十二号 > 第70章 救国

第70章 救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一年的端午,解昇郑重其事地过来提亲,意料之中被赖妈妈嫌弃家中贫寒,劈头盖脸地羞辱了解昇一番,连门也没让进。

其他的姐妹们跟着去凑热闹,看到那个翩然俊秀的少年公子几乎是狼狈不堪地逃离楚腰阁的门,一窝蜂地凑到了玉璋的房前打听事情原委。

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套着玉璋的话,但大多数都是羡慕。

这样一个虽然家世贫寒却清白的读书人愿意娶乐伎做正室,是想也不敢想的幸事。

玉璋直到事情不会如此的顺利,因此心中也烦闷不已,只想要提着刀冲进赖妈妈的屋子里,架在她脖子上逼她同意。

她是一个很容易被心中所想捆住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人,满心满意地想要嫁给解昇,却被人阻止,玉璋整日忧思不解,很快自己又病倒下去。

她一日日的消瘦,身上连骨头都摸得见了,计师傅心疼不已,将自己多年的体己拿出来给她,拿去赎身吧。

姑娘们的身契捏在赖妈妈的手里,只有当她们嫁人给她创造了价值的时候,赖妈妈才会拿出来。

眼下解昇无权无势,赖妈妈很自然就将他剔除了可结交的人员名单。

玉璋惊讶不敢要,师傅,这是您一辈子的积蓄,我不能要。

计师傅依旧是那种不苟言笑的样子,和昔年的莫欢如出一辙,但此时她眼底却有了一丝莫名的欣慰。

很多年前我就备着了,本来打算找到玥儿给她做嫁妆的,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心里也知道不可能了。

她知道计师傅心里的念想,是她那幼时便被丈夫卖给人牙子做瘦马的女儿。

她之所以愿意在风月烟花之地教授琴艺,也是为了寻找女儿。

玉璋没有接,反而是宽慰着她,师傅不要灰心,这么多年没有消息想必玥儿还在人世,这些钱还是留给她吧。

计师傅拍了拍她的手,似乎是释然,又似乎是无奈,已经快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里她不知生死不知去向,我就这么漫无目的地找了二十年。

其实我早该接受的,或许她早就不在了,只是我不愿意相信罢了。

但是你不一样,你马上就要嫁人了,这点钱就当是我的贺礼,也不枉你陪我这么多年。

玉璋捏着钱,又想到莫欢出嫁的那天塞给她的钱袋,她说我希望你能为自己做一回主。

她们把所有的自由与欢欣都压在了她的身上。

然而等着她拿着钱去赎身,赖妈妈还是没有轻易的答应,她看着跪在地上的玉璋,眉目丝毫不动,反而是苦心的劝导她。

这世上,靠真心是没办法活的,你要想清楚,如今这世道这样乱,他的真心能维持多久。

玉璋知道,赖妈妈其实从来都不是一个狠心的人,她自己没有儿女,楚腰阁里所有的姑娘都是她的女儿,而女儿要出嫁,她心里自然是担忧的。

我知道世道艰难,可是就是这样艰难的世道,他也肯冒着被流兵匪寇杀害的风险,替我回家看望我的母兄。

妈妈,若这世上真的没有真心,那我也甘愿。

赖妈妈看着她倔强的神情,恍惚间又想起来多年前她跪在听雨轩门口不依不饶倔强不屈的样子。

你母亲还安好吗。

她突兀地问了这样一句。

玉璋愣住了,却如实地回答,尚好,只是身体始终不虞。

赖妈妈微微失神,最后了然地点头颔首,最终将玉璋扶起来,你去同他说,让他中了举再来吧,我的女儿可不能随意的嫁出去了。

于是她开始像一个普通的女孩子满心欢喜的待嫁,她以前从未学过女红,最终她也放弃了自己亲手绣嫁衣的念头,改为为自己和解昇缝制袜子。

大明朝最后的一次科举在崇祯十六年举行,癸未科。虽然那时帝国将倾遍地烽火,北边的国门摇摇欲坠,农民们因着无休无止的灾难与贪腐愤而揭竿,但是读书人们还是有着强烈的忠君理念。

他们之中或年轻或老弱,前仆后继地去往科考的场上,救国家,救百姓,救天下。

解昇也不例外。

他幻想着,自己也能用自己的才学,像二百年前的那位祖先一样,完成当世未有之壮举。他觉得自己是力挽狂澜之人,是大厦将倾,徒手拨乱反正之人。

也许这个王朝,能在他的手里,再次焕发出久违的生命力。

而在此之前,他也完成了人生中另外一件重要的事。

他终于娶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姑娘。

那一年几乎可以说是他过往二十一年最好的一年,他参加科举榜上有名,急切地回乡之后等待他的便是期盼已久的母亲与他温柔可亲的新娘。

他们二人在天地亲朋父母高堂的见证下,完成永结同心的誓言与约定,拜过天地后便是一生一世的夫妻。

赖妈妈最终也没有要玉璋的钱,而是直接将卖身契的拿着去官府给她消了奴籍,理由是,进士娘子可不能是曾经供人赏玩的奴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