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师尊弃我,抄他老窝 > 第100章 武陵之风雨

第100章 武陵之风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双碧色狐狸眼微微眯起,神色不明地看着他。

他微笑起来,低声道:“吵醒你了?你先休息,我出去看看情况。”

话毕也不待回应,包裹着单薄黑色劲装的精实躯体一掠而出,闪身融入了夜色中。

凤不归只略略一瞥,那幽影并不敢多话,躬身退回了自己的房间。

他原地站了一小会,终是懒散地一拂袖,隐入虚空。踏着酷夏夜里灼热的熏风,他浮在天幕下,冷眼俯瞰着脚下的武陵府城。

夜色朦胧,月华如霜。一大群流民手持棍棒农具和破刀烂剑,与冲出城门的驻军打成一团。

宁氏身为洪荒神禽重明一族和凡人的半血之后,对据说身负朱雀血脉的大昭帝王天生臣服,不危及自身时可称忠心耿耿,对叛乱者的态度,一向是强横弹压。驻军甚至出动了部分骑兵。

兵士们手握制式兵器,居高临下,在流民中奔突冲撞,杀进杀出。步兵紧随其后,一路绞碎无数性命,收割野草一般。

作为六族中与谢氏齐名的武将世家,宁氏麾下的将士一贯训练有素,阵容齐整,修为不凡,战斗力极强。

但蝼蚁若是足够多,也能生生咬死猛兽。

流民虽是一盘散沙,只有强身锻体的基础,从未经过刻意整训,却都是被逼到绝境之人。如今是为一点生存的希望而战,激出了难以想象的凶悍暴虐,又占了人数的便利。

棍棒乱挥之下,竟杀了不少兵士。连骑兵都像是陷入了粘稠的泥淖,很快被包围其中,动弹不得,倏忽湮没。

寒光闪耀,残肢飞起,炸开一蓬蓬血花,妖异而惨烈。鲜血带着生机在砂石尘土中肆意流淌,酷夏蒸腾的热浪将浓重的血腥气一波一波冲向四方,几乎要令人窒息。

锋刃与棍棒沉闷的碰撞声中,无数人捂着伤口,惨号着倒伏在地,翻滚着挣扎着。

有的还能再度踉跄着站起,但绝大多数,无论当场死去的还是一息尚存的,却被层叠如海浪的后来者踩踏而过,就此成为一滩带血的碎骨烂肉,与尘埃混为一体,不可分离。

大地震颤不休,熏风卷起死亡的律音,裹挟着新丧的游魂飘荡于战场中。冷月似乎都映出了血的色泽和味道,无声地高悬天幕下,森然映照着地上的修罗炼狱。

谢重珩藏在西城门附近一座高楼顶的阴影中,注视着战场。

从目前看来,并没有什么异常,就是王朝末年乱世常见的流民反叛罢了。但也许是因为黎雍的存在,总让他隐隐直觉内中有什么隐情。

城楼上现场指挥的是府城的裨将。原本他是根据宁苏玄事先的安排,命城内守军杀出去,同驻扎城外的同袍相呼应。然而出乎他的意料,流民骁悍异常,派出去的兵士竟然全军覆没。

西门内外兵士统共不过千余,一大半都在城外,那部分人的结局已经可以想见。守门的如今仅剩区区二三百人。

惊怒之下,他不得不改变策略,闭门坚守。

武陵府城外的地下构造特殊,是一整圈坚硬的巨型岩层,其上土层不过数尺厚度,因此没有设置护城河,而是一片坦途。城防之事,只能从诸如加高加固城墙、加大巡察防守力度之类的方向入手。

城门锁闭不过须臾,门外稍远的地方传来了惊天动地的呐喊声。

获胜的流民们闻声纷纷闪开,却见另一群流民推着几辆不知从哪弄来的抛石机。几枚黑影划破夜色,呼啸着砸向城楼,楼上随即传来了石块砸落的声音和守城兵士的惨叫声。

紧接着,更有流民推着辆撞车,全力加速冲来,轰然撞上了城门的保护结界。

禆将震惊不已,一边令兵士向城门下投下滚木礌石、夜叉檑之类的防守器具,一边遣人飞报守将宁苏玄,请求支援。

几乎连大地都在隆隆震颤的撞击声、震耳欲聋的口号声中,谢重珩略略直起身子,杏眼中露出些审视的意味。

这次的叛乱,果然不对劲。

他目力好,夜色中看得虽不特别分明,却也能判断出,那抛石机和撞车形制相对简易,但最主要的部件,尤其是驱动法阵,一样不少。

效果虽赶不上军中所制,倒也实用。

谢重珩原身本就出身大昭最负盛名的武将世家,又自幼出入军营,自然知道其中玄机。

大昭军制森严。出于自身安全考虑,无论是帝王掌控的中心三境,还是边界六境,制作军用器具的工匠都有专门的军匠司统一掌管,极难与外界接触,所有相关消息严禁外泄。

撞车虽是只在大昭立国初期使用过,早已被军中淘汰了的落后产物,但制造这些专用于攻城的大型军械的重要匠人、核心技艺等等,仍需受严密管制,更是绝无可能轻易流落到民间。

简易撞车和抛石机的出现,让原本单纯的流民叛乱彻底改变了性质。

大昭专用于存放历代军械器具样本、衍变历程等的军史堂中,倒确实有真正的这类军械。但军史堂在永安城中,隶属于司武令宁松羽所掌管的兵部,是机密重地。唯一对外开放的机会,是永安学宫连同宗室子弟在内的少年学子们前去观摩时。

普通百姓只能从史册中一观其大致形貌,根本无从得知具体构造和技艺,且私造者以谋逆论处。

纵然民间不乏技艺精湛的匠人和法阵高手,但一群连肚子都填不饱,迫不得已临时起事的流民,又有什么精力和心思,提前去研究、准备这种东西?

若非谢重珩远离永安的这些年,大昭果然已经腐朽到连军制都无法维持,那就只能说明,此次的事绝不简单。

往深了想,背后甚至不乏熟悉大昭军事的人参与。

但这个人,或者说这支势力,是谁?又代表了哪一方?真正目的何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