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客栈澧县最热闹的客栈,这里有南来北往的客商,有鱼龙混杂的江湖侠士,有三教九流的人,只要付的起钱,便能入住。
客栈中间的月台上摆着一张案几,上面放着一把扇子,一块惊堂木,还有一个快板,不一会儿,一个穿着灰色长袍的男子,走到案几上坐下。
台下,有人起哄道:“科先生,今天说什么?”
科先生不过是,别人给他起的外号,有些讽刺意味,他彷佛听不出讽刺,不为所动地笑了笑,道:“今个,我们讲一下纵火案”。
台下,又有人道:“科玄,这个有什么好讲?”
科玄道:“大家想来都知道此时,且听我讲一讲你们不知道的地方”,他卖弄起关子,勾起了一些人的兴趣。
吴违穿着一袭深蓝棉袍坐在月台右边斜对角的位置上,吃着牛肉汤,他看了眼科玄,笑了笑。
科玄见大家议论纷纷,拿起惊堂木一拍,目光掠过众人,瞥了眼右边,此刻众人安静了下来,科玄捋了捋下巴处山羊胡子,道:“那吴家,当年也是大户,现在衰败了”。
坐在最前面一排,穿着灰色衣袍的人猛然站起来,道:“别说这些,说些我们不知道的”。
科玄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那人挥了挥衣袖坐下,科玄接着道:“那吴应山之所以还没有流放,不是因为他还清了霸占的家财”。
人群中,有人议论道:“吴宅都烧光了,他拿什么来还?”
其他人纷纷附和道,大家忽然安静下来,看向科玄等待他公布答案。
科玄顿了顿,道:“吴违向县令恳求,求县令免了吴应山的流放”。
群情沸然,大家七嘴八舌地争辩起来,有人说吴违太懦弱,竟然还为吴应山求情,有人说吴违仁义至极,是个君子,也有人说吴违太愚蠢了,活该贫困潦倒,各有各的说法。
科玄重重地拍了一下惊堂木,大家都望向他,科玄道:“不管怎么样,毕竟是血脉相承,总不能不给人活路”。
大家听了,纷纷看向之前说过吴违坏话的人,他们闭了嘴,不再指责吴违,再说下来便是他们当定坏人了。
吴违笑了笑,站起身朝科玄一躬,背着包袱离开了座位,科玄点了点头,起身回礼。
等吴违走出门,科玄继续道:“各位,刚才出去的便是吴违”。
众人不约而同地转头看去,却也看不见吴违的背影了,科玄继续道:“接下来,我要讲的便是吴违千里寻弟”。
大家听了纷纷叫好,人们总是对别人的故事要更感兴趣,如果还是认得的人,就更有兴致了。
科玄道:“吴违出了一趟远门,回来家破人亡,幼弟失踪不知去向,寻了临近十余县,徒行了千里,却无所踪,听说吴轲被人贩子老罗头拐走,却寻到顾村,仍然未寻见...”
众人听得惋惜连连,科玄道:“官府出了告示,谁若有线索,只管上报官府,因着线索寻得人,吴违重金酬谢”。
只见人们纷纷摇了摇头,有人叹道:“天下之大,人海忙忙,难也”。
此时,科玄站起来,拍了一下惊堂木,道:“关于吴家之事,暂且告一段落,改日,我再来讲聂家之事”。
“好啊,好啊”,众人鼓掌应和。
有人插嘴道:“科玄,你给大伙儿一个准信,别吊着我们白等着”。
科玄笑而不语,走下月台,在众人的注视下,不紧不慢地走出了万福客栈。
走出客栈后,科玄往前走了二三十步,停在一个茶水摊前,只见吴违坐在此处喝茶,那摊主看到科玄,忙吆喝着拉人:“来喝茶,喝杯茶润润喉吧”。
科玄走到吴违边条凳上坐下,朝摊主挥手道:“来壶清茶”。
吴违从怀中掏出一个银琔放在桌子上,推到科玄面前道:“这茶我请了,多谢科老美言”。
科玄看着这个银琔,拿在手中掂了掂,份量足了,他揣入怀中,道:“接下来,你想小老儿说聂家什么事情?”
吴违端起杯子,抿了一口茶道:“先缓缓,此事不急”,他还要观察聂清丰后续有什么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