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爬坡岁月 > 第81章 署名问题

第81章 署名问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周一上班,孙志雄照例去参加行领导碰头会。王加根和张清泉聊起了《董永故里A银行》署名的事情。张清泉说,他昨天在家里收听广播时也觉得奇怪,心里蛮不舒服。

“交给广播电台的稿子后来修改过吗?”王加根追问。

“没有啊!就是你打印好交给我的那一份。我原封不动地交给了楚天电台新闻部主任。”

“新闻部主任谈到过作者署名的事情没?”

“也没有。”

这就有点儿奇怪了,广播电台怎么能够擅自变更作者呢?会不会是孙志雄私下里做了手脚?

“也可能是广播电台觉得每次播三个作者的名字太麻烦,把七篇稿子进行了分摊。”张清泉与王加根的想法不谋而合,非常乐观地推测道,“昨天署孙志雄,今天可能署你,明天再是我。这样搞过两轮后,最后一篇稿子,再署我们三个人的名字。”

“想得还挺美!你好像是楚天电台新闻部主任。”

张清泉无奈地笑了笑。

王加根说:“就算七篇稿子都署孙志雄的名字,也没多大个事。不就是在省级电台扬个名么?有什么了不起?沽名钩誉,难道他就不觉得心中有愧?更何况,现在听广播的人也不多。算了!全当我们送他个人情。”

“你傻呀!这可不只是送人情,还涉及到票子!”张清泉说。

“票子?”王加根先是一楞,马上又明白过来,笑着说,“不就是稿费么?广播电台播几篇稿子能有几个钱!就算十元一篇,七篇稿子也就七十块钱。”

“稿费算个屁呀!我说的是行内通讯报道奖。”

行内通讯报道奖?写通讯报道还给奖励?王加根觉得很稀奇。

“当然有奖励。”张清泉拉开办公桌抽屉,从里面翻出一份红头文件,递给王加根,“你好好看看吧!”

王加根接过文件,认真地看了起来。

文件标题《关于印发中国A银行孝天市支行新闻宣传奖励办法的通知》。大致内容是,为树立A银行良好社会形象,提高市场影响力,促进业务发展,支行决定加大正面宣传工作力度,鼓励全行员工积极撰写新闻稿件,踊跃向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投稿。稿件一经采用,支行将予以现金奖励。奖励标准根据采用媒体的级别确定:市级媒体每采用一篇奖励二十元,地区级媒体每采用一篇奖励五十元,省级媒体每采用一篇奖励二百元,国家级媒体每采用一篇奖励五百元。

天啊!还有这么好的事情。王加根心里窃喜,如果按这个标准奖励,将来能得多少奖金啊!

张清泉继续介绍,不管新闻稿件篇幅长短、质量如何、影响力多大,只要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或者被广播电台电视台采用了,就可以申请领取奖金。

“楚天广播电台属省级媒体,播一篇就是二百元。《董永故里A银行》系列报道由七篇稿件组成,全部播完后,就可以得奖金一千四百元。”

这样啊!署名一次二百元。难怪张清泉着急得什么似的,表现得那么不舒服。

两人耐心地等到十点半,又一起去支行保卫股听收音机,看今天这篇稿子是如何署名的。

还是孙志雄一个人!

听完之后,两人都阴沉着脸,闷闷不乐。

“也可能前两篇署孙志雄,接下来两篇署你,再两篇署我,最后一篇署三个人的名字。”张清泉仍然不死心,继续想入非非。

开完行领导碰头会,孙志雄回到办公室,坐在座位上,悠闲自在地喝茶,看报纸。

“孙主任,你听过楚天台的报道了吗?”张清泉忍不住,唐突地问。

“没有啊!”孙志雄明显是在说假话,“你听了?效果怎么样?”

“好像作者只署了你一个人的名字……”

“是吗?”孙志雄露出非常惊讶的样子,“楚天台怎么能这样呢?这搞得几不好!简直是瞎搞!”

责备过广播电台,他继续看报纸,喝茶水。脸上笑眯眯的,丝毫也不掩饰内心的得意。

浅薄!无耻!王加根在心里骂道。剽窃别人的劳动成果,沽名钓誉,获取利益,居然还表现得如此心安理得,臭不要脸!正在他耿耿于怀,义愤填膺地生闷气的时候,周兴国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王加根,你来一下。”

王加根赶紧起身,跟在周兴国的身后,往副行长办公室走。

周兴国先在沙发上坐下,又示意王加根坐。然后点燃一支烟,猛吸了两口,就与他聊起了本科函授的事情。

周兴国说,员工参加业余自修是好事,支行向来是鼓励和支持的。对拿到大学文凭的员工,支行还给予一定的奖励。不过,王加根的情况比较特殊。支行之所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文秘人员,就是因为支行办公室文字这块儿太薄弱,达不到行领导的要求。现在好不容易招到了王加根这个笔杆子,文秘工作刚刚有点儿起色,他又要去读函授。每次面授学习时间那么长,一走就是二十天!确实对工作的影响比较大。还有,王加根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属于经济金融类,与银行专业不对口,支行也不便于在经费和时间方面给予支持。

“当然,考上本科函授也不容易,读与不读,主意还得你自己拿。如果你决定去读函授,支行只能延长你的试用期,可能半年,也可能一年,或者更长时间,请你慎重考虑。”周兴国最后特别强调,“这也是洪行长的意思。”

很明显,领导们不同意他去读函授。他本来想顺从领导的意思,答应不去读算了,但想了想还是回答:“我再考虑一下。”

周兴国盯着他看了几秒钟,又转移话题,谈起了他的住宿问题:“你申请住房的报告,我们也研究了。决定安排你住在北街口,也就是支行以前办公的地方。具体哪一间,你去问行政股的左股长,找他拿钥匙。”

王加根喜出望外,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周副行长!”

“行了,就这两件事。你可以走了。”

王加根站起身,走出周兴国的办公室,然后蹬蹬蹬地下楼梯,直奔一楼的行政股。

从左股长那里拿到住房钥匙后,他又返回办公室,向孙志雄请假,说是去北街口支行老办公楼看房子。

“住房安排了?”孙志雄装出非常热心的样子,“恭喜恭喜!”

王加根丝毫也不领情。他知道,这件事自始至终,孙志雄没有帮忙说一句话。这样的主任!他预感到,他们之间将来肯定少不了矛盾和冲突。但是,他还是告诫自己要忍耐,毕竟别人是领导,以后的日子还很长着呢。银行可不比教育部门。这里等级森严,官大一品压死人。看看支行几位副行长,在员工面前趾高气扬,耀武扬威,见了洪远平还不是成了龟子孙!

你是银行引进的人才又怎么样?同样会受到排挤和打压。你会写文章有什么用?比不上别人会拉关系。这次新闻稿件署名的事情,不就是个典型的例证?孙志雄是办公室主任,部门负责人,从这段日子的接触来看,他心胸狭窄,不会在行领导面前说你的好话,说不定还会无事生非地烂你的□□儿。越是这样,你越不能与他发生正面冲突。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是下属,就得委屈自己,服从领导。先苦熬一段日子再说吧!

听左股长讲,给他安排的住房在北街口支行老办公楼上,二楼右手第二个房间。二居室,有一个客厅两间房,但没有厨房和厕所。一套房三人合住,他的室友是两个刚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

那栋楼王加根见过。位于城站路与槐荫大道交汇处,坐落在十字路口的东北角,与西北角的槐荫酒楼、西南角的孝天商场隔路相望。贯通十字路口的就是著名的槐荫大天桥。楼高四层,砖混结构,外立面加装了蓝色的玻璃幕墙,让整栋楼的档次一下子提高了。

王加根骑着自行车飞快地赶到这里,爬上二楼时,却发现右手第一个门是男厕所,第二个门是女厕所。他于是从第三个门数起,到第四个门口停下,掏出钥匙插进锁眼,居然能够转动,而且很快就把门打开了。进门是个空荡荡的客厅,两个房间一个开着一个关着,关着的那个房间门还上了锁。他走进开着的那间房,里面除了灰尘和纸屑,同样什么也没有。房间连着阳台,阳台上堆放着旧椅子等杂物。

他很庆幸自己捷足先登,能够抢占这间空房。不然的话,就只能住在客厅里。相比较而言,住房间当然比住客厅好。住客厅私密性太差,又是公共过道,容易受外界打扰。而住在房间里,门一关,里面就是自己的私人空间,想干什么都行,以后老婆女儿来了,也比较方便。为巩固成果,他赶紧下楼,穿过人行天桥,到孝天商场买了一把挂锁,把空着的那间房门锁上。

好了!终于在孝天城有了安身之所。前段日子住在国光旅社,他总感觉自己如水上的浮萍,根扎着不牢,摇摆不定,无依无靠。现在有了这间房,似乎一下子就踏实了。赶紧去国光旅社退房,再去敬文家把自己的行李拿过来,今天就在这间房里睡觉。

买床估计来不及,先买一张凉席,打地铺。大热天的,睡在地上还凉快些。不过,房间确实太脏了,得做卫生。

想到这一点,他就准备去孝天商场买拖把、扫把、抹布、塑料桶和灰撮,把房间好好打扫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