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爬坡岁月 > 第47章 独自过年

第47章 独自过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腊月三十是最忙碌的日子。

吃过早饭,他们就开始筹备中午的年饭菜。

炸肉丸,炸藕节,炸花生米,卤牛肉,卤海带,这些技术性较强的活儿,都由方红梅亲力亲为。王加根给她打下手。

中午一共做了十个菜,应“十全十美”之寓意。十个菜里面有荤有素,有凉盘,有热菜,全部端上桌时,还是比较壮观。

对于第一次做年饭的他们来讲,这已经是盛宴。

王加根到大门口噼里啪啦地放完鞭炮,便回到家里,关门闭户,和老婆女儿一起享用这顿一年中最重要的午餐。他喝白酒。老婆喝红酒。本来,方红梅正在哺乳期,是不能够沾酒的,因为过年高兴,也就咬咬牙破了例。不过,喝酒之前她得先给欣欣喂奶,以免酒后喂奶对女儿不好。

吃过年饭,方红梅清场洗碗。王加根搭着凳子贴年画,贴“福”字。最后才是除夕的压轴戏:写对联。

牌坊中学大多数教师的春联在放假之前就写好了,都是自己买红纸,在报纸杂志上“春联集锦”中选择一两幅,请毛笔字写得好的宁海涛主任或者黄老师代劳。

王加根和方红梅没有去凑热闹。他们都是语文教师,加根还是文学爱好者,抄书上或报上现成的春联,觉得没意思,也显示不出他们的水平。自己家的春联应该自己创作,应时应景,真实地表达过春节的感受和心情。

加根对着裁好的红纸冥思苦想了半天,不知道写什么好。

方红梅取笑道:“什么狗屁作家!写一副对联,比女人生孩子还难。人家曹植七步成诗,要不你也出去走走,或许灵感就来了。”

听老婆这么一说,王加根真的放下毛笔,把欣欣从小摇车里“拔”起来,抱在怀里走出了家门。

阴天转多云。没有雨雪,也看不见阳光,室外的气温明显比室内要低。操场上的枯草间,残留着一些未消融的积雪,闪烁着冰冷的白光。隔壁程彩清家门上挂着一把锁,他们放假后就回农村老家了。门卫老宁也去了宁家河大儿子家。

放眼望去,学校里所有校舍——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门房全都被“铁将军”把守。整个校园里看不见一个人影儿。除了树枝间偶尔飞过的几只麻雀,也看不到其他活物。这样孤独地徘徊于湿漉漉的甬道上,听着附近村庄此起彼落的鞭炮声,搂着怀里默不作声、东张西望的女儿,王加根悲从中来,眼眶一热,泪水就涌了出来。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他特别想念父母,想念远在美国的姐姐,想念含冤离世的奶奶。放假前,他也曾想过去河北保定或潜江江汉农场过年,但这种念头马上又打消了。白素珍自索走那两百元礼金,愤然离开牌坊中学之后,快两年没与他们联系。王厚义背着他们卖掉王李村的房子,悄悄迁移江汉农场后,别说来看他们,连信都没有一封。

王加根不清楚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父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对他们。就算他和方红梅有一千个不是、一万个不对,他们的女儿欣欣何错之有?出生到现在,爷爷奶奶连一句祝福的话语都没有。她来到人世间的第一个春节,也没有办法与爷爷奶奶一起度过。

王李村是回不成了。生他养他的家乡,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祖先留下的房屋,已经成了别人家的。方湾菜园子村呢?虽然那里有一群相亲相爱的人们,但那栋摇摇欲坠的老房子太窄小,敬文、敬武、腊梅都回家后,根本就腾不出地方供他们住宿。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决定哪儿也不去,就在牌坊中学过年。这里虽然孤寂简陋,但毕竟是他们的家啊!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他们只能把这里作为安身立命之所。

从内心里讲,加根希望这里是他们的暂时栖身之地,而非长久生活的地方,更不应该是他们最终的归宿。什么时候能够离开这里呢?将来能不能跻身城镇,到条件更优越的地方去呢?

他心里没有一点儿底。前途一片渺茫。也许,他们只能呆在这里,一直到退休,到耄耋之年,最后走进坟墓。

“哪里的黄土埋不得人!”同事们常说的这句口头禅,使王加根感到人生的无奈和凄凉。看看身边吧,黄老师、张仲华、肖玉荣、宁海涛、邹贵州这些中老年教师,不都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了大半辈子?而且极有可能就这么一直过下去。全国农村中小学教师数以百万计,很多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还不如牌坊中学,他们照样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既然别人都能够爱岗敬业,你为什么就不能安贫乐道,心无旁骛地扎根乡村?

这些道理王加根都懂。他并不嫌弃农村教师这份工作。凭良心讲,他还是非常喜欢教书的。如果他是单身一人,无牵无挂,让他在哪儿都行。问题是,他成家了,有老婆,有孩子。他必须尽到一个做丈夫当父亲的责任。

方红梅不满足于现状,欣欣上不了幼儿园,进不了好的学校,他怎么能够袖手旁观?他必须努力奋斗。这种努力,当然不是拉关系、走后门,通过不正当的途径。他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眼下,他努力的方向:一是好好教书,做出成绩得到领导的认可,争取调到条件好一点儿的学校。二是业余创作,写出较好的文学作品,争取改行到□□门工作,或者到报刊编辑部当编辑。这两条路都不好走,很难成功,但他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在无望中去寻找希望。

想起这些,王加根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该写什么对联。他抱紧女儿,急急地回到家里,铺开红纸,提笔一挥而就。

上联:无路可走索性另辟蹊径

下联:有家难回干脆再立寒门

方红梅看过,觉得不怎么样。大过年的,又是“无路可走”,又是“有家难回”,晦气,不吉利。

王加根却坚持要这么写。

他说,春联只要体现真实处境,表达真情实感就行,跟吉利不吉利没什么关系。为冲淡悲观气氛,横批相对比较乐观:车到山前。

“随你便吧!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欣欣交给你了,我去睡觉的。晚上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方红梅懒得继续讨论,进卧房休息了。

王加根把写好的春联摊在客厅地面上,等墨汁干了好贴。然后,抱起小摇车里的女儿,开始唱神歌催眠。

和大多数家庭一样,他们的除夕夜是在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度过的。跨年时,王加根还到门口放了一串鞭炮。

大年初一早上,他们睡到自然醒。睁开眼睛,还是不愿意起床,两个人都懒在被窝里,与同样在被窝里自言自语的欣欣说话和疯闹。

朦胧中,听到有人敲门。

他们非常惊讶,慌慌张张地穿衣起床。开门一看,竟然是一大群学生。有王加根班上的,也有方红梅班上的。

他们个个穿着新衣裳,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见王老师和方老师出来,大家或拱手作揖,或弯腰鞠躬,口里道着“恭喜发财”“新年快乐”。

王加根和方红梅赶紧回礼,招呼学生们进屋。家里的凳子太少,先来的几个学生坐下后,后来的就只有站着。

方红梅端起桌上的果盘,让学生们吃糖果、瓜子和花生。

欣欣见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高兴起来,“哥哥”“姐姐”地叫着,站在小摇车里手舞足蹈。

平日冷冷清清的家里骤然间如此热闹,王加根真有点儿不适应。他赶紧把电视机打开,一会儿去倒开水,一会儿去找板凳,手忙脚乱的。方红梅整理完卧室,进厨房撬开炉子,烧水下饺子。

学生们一个劲地推辞,或者拽着她的衣服,说不麻烦了,说他们在家里吃过早饭,有的还借口要去其他地方拜年,先行告辞。

几个远道而来又确实没有吃过早饭的学生留了下来,自己动手包饺子。餐桌上摆满后,王加根又把橱柜上的两块活动玻璃揭下来,拿抹布抹了抹,撒上一层面粉,作为摆放饺子的物件。

包饺子的过程中,学生们非常开心,说说笑笑,甚至打闹起来,结果,把一块放饺子的玻璃打碎了。

肇事的学生满脸通红。

方红梅赶紧安慰:“没事。越摔越发,好兆头!”

小锅小灶,加上大家忙碌的时候,又陆陆续续来了好几茬学生,方红梅只能守在厨房里,一锅接一锅地下饺子。煮熟了,招呼几个人进来吃,接着再煮,如卖早点的小贩一样。

大家包的包,吃的吃,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谈到老师家门口的对联,学生们都觉得挺感人,说猛然间看到时,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