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绪一下子拉回了十八岁那个初秋。
高三的那年九月初,宁江一中的枫树红了一片,纷纷扬扬落在柏油马路上。
枫林尽染,一叶知秋。
河令卓至今都不知道宁江一中的枫树是什么品种,怎么能长得那么高,比巴掌大的叶子绯红。
这一度成为x市的著名景点,经常有外校的学生混进来打卡,再发到自己学校的校园墙。
金于诣却没心情欣赏这种盛景。
两个月前,高二结束的尾巴,金于诣决定从国际高中转学,参加普通高考。
高一开学的时候,他在私立学校里读了半年。
然后母亲就改变主意,想要送他出国,读化学专业,正好可以弥补一部分家族产业的技术缺失。
转学,无疑是金于诣人生最疯狂的决定。
但老爸老妈除了和他急了一次眼以外,依然对他很关照,不仅给他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还调了司机保姆照顾他,和在家别无二致。
这让金于诣的叛逆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里外不是人。
保安大叔给他指了一条去办公楼的路,左绕绕,右绕绕,再爬个三层楼梯,金于诣叹了口气,推开办公室的门。
宁江一中的环境很好,可以说是x市最好的高中之一,书呆子云集,连设施食堂都是最新的。
“高三转学的确实是比较少见啊。”肖至义戴着老花眼镜,用口水粘了一下手指头翻页,抬眼看他:“你的成绩挺好的,就是理科转文科,跟得上吗?”
肖至义今年四十了,因为操劳总眼角已经有了沟壑一样的鱼尾纹。
金于诣好像是校领导的亲朋,主任特意关照过肖至义,要照顾一下金于诣。
所以肖至义也没有细问他理由。
金于诣掂了一下黑色书包,他刚领完所有教材,书包里鼓鼓囊囊有十几斤重。
“我的理科不是很好,跟不上普高的进度的,选文科把握大一点。”
“噢,好的。”肖至义愣了一下,没想到金于诣和他解释了。
金于诣这个孩子给他的初印象就是不需要操心的小孩,他好像对自己的人生很有把握,在他的同龄人里成熟太过了。
太成熟也不是一件好事,需要背负的东西就多更多。
“一中是个好学校,东西都是新的好的,你有空可以去逛逛,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我带你去班级,高三学习压力大,也不辛苦你做自我介绍了。”
肖至义很擅长观察,金于诣一看就是个含蓄内敛的孩子。
金于诣心里松了口气。
一中的风景,园林建设很漂亮,在x市很出名。
教学楼是用颗粒感的红砖堆砌而成的,最高四楼,是四方豆腐块,墙壁上爬满了郁郁青青的藤蔓,有一部分伸到了教学楼里。
看着就心旷神怡,而且氧气含量一定很高。
“咱们学校的绿化建设挺不错的,生态环境好,小壁虎啊蚊子八脚什么的挺多的,你可以做个心理准备,有些个孩子就怕这个,长到教室里的藤蔓会定期清理,但不一定次次周到,偶尔就会有小壁虎爬进来,也别掐他,用个矿泉水瓶放生就行。”
金于诣瞟了一眼肖至义,没想到他还挺有爱心的。
可惜金于诣就是他口中的“有些个孩子”。
他从小就怕没有毛的动物,昆虫壁虎为首。
“哦,忘了和你说,我是你们的英语老师,兼班主任,三班的事儿都归我管。我叫肖至义,你叫我肖老师就行。”肖至义拍了拍他地书包:“你这小伙子挺帅的啊,大气,你一来三班,我们班就有两个帅哥了,指不定能整个双校草呢,哈哈。”
两个帅哥?
“肖老师,高三时期最重要的还是学习,不能只看外表。”
肖老师推了推眼镜,头一次被学生教育,尴尬地笑了一声:“哎呀怪我怪我,我就是开个玩笑,学生学习第一哈,不提倡比美。”
金于诣赞同的点了点头。
“一中呢,校风还是比较淳朴的,校长不喜欢把学生分类,所以没有尖子班,但管得严,三班的平均分在年级里还是第一第二的。”
尽管不分班,一中依然是x市的重点高中。
金于诣觉得这个办公室设置的也挺神经病的,三班在一楼,把班主任的办公室放在一楼,但凡肖至义再大个三岁,一把老胳膊老腿都能跑碎了。
一进教室门,金于诣就感到了一阵诡异的和谐。
化妆的化妆,刷题的刷题,聊天的聊天,简直参差不齐。
第一排的女生在擦一种白白的化妆品,是一抹开脸就会变白的那种神奇霜。
她收手的速度很快,肖至义视力不好,没看见。
金于诣看见了,看来此人是个熟练工。
“你先随便坐,要换座位和我说。”
其实没有什么好位置可以选,两个空位,一个是讲台旁擦神奇霜的女生身旁的座位,另一个在最后排,坐着个趴着睡觉的男生。
金至义犹豫了一秒,提着书包去了后排。
睡觉的哥们儿明显看着更省心,坐在前面的话,就不得不为了同学关系给那个女生打掩护了。
金于诣慢条斯理地翻开书包,压平书角,一本一本的在封皮上写名字。
写完名字,他就把书堆在桌角上,不多时越堆越高。
突然间,睡觉的兄弟翻了个身。
书本堆砌的小堡垒就这么塌了,几乎全部砸在了倒霉的瞌睡仔身上。
金于诣明显听到他斯了一声,忙把书从他身上拿开。
兄弟明显很懵,半张脸埋在宽大的校服臂弯里,头上盖着一本打开的书。
那一刻金于诣无比确定,他就是肖至义口中的另一个帅哥。
也第一次知道“一眼万年”,原来真的会发生。
那是一双含着水光,湿漉漉的桃花眼。
他的眼睛里好像装着漂亮的星辰,让人挪不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