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慰了金母一番后,王若琴起身告退,“义母,兄长,我先告退了。”说完,她向两人微微行礼,转身离开了安康堂。
她离开不久,关桑怡就端着参汤来了,“老夫人,主子特意嘱咐我送来的人参汤,说是给您和大人补一补身体。”
金母闻言,心中暖意融融,“真是个贴心的好孩子。”
关桑怡端着一个精致的托盘进入房内,上面放着两只小巧的瓷碗,碗中盛着热气腾腾的人参汤,香气扑鼻。她将两碗人参汤分别放在二人面前,恭敬地退后一步。“老夫人,这是上好的野山参熬制而成的滋补汤,能强身健体,益气养神,最适合冬日饮用。”
金自秋轻声细语地对母亲说:“如此,母亲,我这一碗您也一并喝了吧。”说着,他小心翼翼地将自己面前的那一碗汤药递到了母亲面前,眼神中流露出满满的关怀。
关桑怡见状连忙劝阻:“大人,这可不行。这本就是大补之物,以老夫人现在的身体状况来看,喝一碗即可,再多就太过了,反而虚不受补。”
金母闻言微微一笑,温柔地说道:“儿啊,为娘知道你孝顺,但是关大夫说得对,这汤药,你也喝一点吧,毕竟你也需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她的眼神中满是慈爱与关切,“你身体好了,为娘才放心。”
关桑怡在一旁赞许道:“老夫人和大人真是一片母慈子孝。”话语之中带着几分由衷的敬佩。
金母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接过碗来,慢慢地品尝着那碗药汁。等侍候母亲喝完之后,金自秋才端起眼前自己这碗一饮而尽。
“老夫人,我来给你按摩一下吧,有助您舒缓心神,吸收药力。”关桑怡提议道,她的话语中充满了专业与体贴。
“好。”金母欣然同意,金自秋和关桑怡扶着她躺在了床上。关桑怡的手法娴熟,轻轻地按压着金母的穴位,帮助她放松身心。房间里弥漫着一种安宁与和谐的氛围,随着时间的推移,金母在关桑怡的按摩下渐渐进入梦乡。而坐在一旁的金自秋,看着母亲安然入睡后,也逐渐感到困意袭来,不久便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关桑怡给金自秋披上了棉被保暖,随后轻声出门,对着侍候的仆人说道:“老夫人睡下了,大人不放心守在一旁,无事你们就安静些,莫要扰了老夫人睡眠,小心大人怪罪。”
“是。”众人闻言悄声应是,他们皆知大人孝顺,如果不小心扰了老夫人,肯定必受重罚。
关桑怡转身离开安康堂,向等在院中的王若琴点头示意一切顺利。
见一切妥当,王若琴对着管家说道:“矿山出了点急事,需我去处理一下,如果义母兄长问起,你同他们回禀一下。”说完就带着关桑怡如同平时一般出了太仓府。
之后,过来不久,街上就传出太仓粮库开始发放赈灾粮的消息。消息迅速扩散开来,不久,太仓粮库的大门前便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队伍中,男女老少各色人等,有的身着破旧的棉袍,抵御着初秋的寒意;有的只穿着单薄的布衣,显得格外单薄。然而,无论是谁,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一丝希望,这份希望如同冬日里的阳光,温暖着每一个饥寒交迫的心灵。
头发花白的李老汉含泪说道:“太好了,朝廷终于发粮赈灾了!”
瘦弱的男孩紧紧的牵着父亲的手,眼中闪烁着期待的问道:“爹,我们今天能吃一顿饱饭了吗?”
那身形佝偻的男子低头看着儿子,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嗯。”
“那我们能不能把姐姐赎回来?我听村头的二狗说,杏花楼不是什么好地方。”那男童接着问道。
那男子脸色一变,身体越发佝偻,沉默片刻后,他低声说道:“这事……等咱们先拿到粮食再说。眼下最重要的是填饱肚子,其他的事情以后慢慢想办法。”
瘦弱的男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爹说得对。”
不过半日,等金自秋母子从睡梦中醒来,哀劳已经换了天地,不仅太仓粮库里的粮食被派发的一粒不剩,更可怕的是皇上驾崩,皇宫被高将军的人控制,朝堂上的文臣武将已经写了降书了。而他认得义妹已经踪迹全无,他心中明白,自己可能被算计了,但是现在事成定局,再懊恼纠缠也无大用,他和母亲私下商议了此事,对府内众人下了禁口令,不许别人再提起关于这个义妹的任何信息,当做此人从未出现,一番掩耳盗铃的举动让他自己心中好受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