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桐眨眨眼,手指噼里啪啦敲下回复:“柏队,新年快乐。压力不大。斯米尔诺夫很专业,不会有伤病的。吃了,不想去,等你比赛回来再见吧。”
柏明德秒回:“好,注意身体,保持状态。”
回复完所有人,童桐仍然有些意犹未尽,她喜欢和大家互祝新年的感觉。
于是点开好久没用的微博,登录账号,看到自己粉丝数还在每天上涨,唯一一条微博已经被粉丝来回包浆。
童桐编辑了一条新的消息。
“大家新年快乐,吃年夜饭了吗?非常感谢这一年球迷们的支持,我也会继续努力,希望能早日登上赛场。
另外,一小时内在本条微博留言的人,能够参与抽奖活动。共100份礼物,希望你们会喜欢。”
确认,发送。
下一秒,童桐的手机就卡死了。
无数条消息蜂拥而至,惊得微博技术小哥再次一跃而起。
“她怎么又发微博了啊!”技术小哥欲哭无泪,深夜里键盘敲到飞起,只为了让童桐的抽奖活动顺利进行。
一小时后,童桐让系统盲选留言,并直接后台联系要到收货地址。
将还没有发售的新款盲盒一人一套,让系统帮忙寄了出去。
效率之高,惊到了球迷。
有人留言:“天才做什么都好强。”
童桐满意收起手机,江楚洗完了碗,又凑到她旁边躺平,童桐拿脚踩在他的小腿肚上,无聊地帮人松弛肌肉。
江楚舒服地打起了小呼噜。
14号过完年,16号卡塔尔公开赛就已经开始。
童桐闲暇时也打开电视看大家的赛况,但更多的还是训练。
马指导这回没有跟队出国,而是陪童桐加练,专项训练一个接一个,童桐觉得自己像在游戏闯关,攻克一个又一个关卡。
27号,科威特传来喜讯,刘雯连拿两站公开赛女单冠军,锁定第二个直通莫斯科名额。
同一时间,薛晴因为伤势并未痊愈,提交退出直通赛第二阶段的名单。
距离3月11号的直通赛第二阶段还有半个月,童桐却已经得知两个最强对手不会参赛。
只要她发挥正常,第二阶段赛的冠军就能拿下。
但童桐没有放松警惕,而是更加投入训练,主力队伍回国后,看到的就是童桐早六晚十出现在训练场,除了吃饭睡觉,都在练习的场面。
薛晴站在场边观望,越看越感觉骄傲。
“她成长得也太快了?”刘雯在她身边吃惊地说。
刚刚拿下两个冠军的女单主力,在看到童桐的训练表现后,不由心生感慨。
“还好我赢了两站冠军。”
薛晴转头问:“为什么?”
“现在我可打不过这妹妹了。”刘雯扬扬下巴,心有余悸。
薛晴笑了:“你这天才少女还有怕的时候?”
刘雯:“天才?和童桐比,谁敢说自己是天才啊。才14岁,她就打出自己的体系了。”
背对着两人的童桐,在两台发球机接连高速发球下,仍然抗住节奏,板板高质量回击。
又长高一些的少女,全身的肌肉线条都更加清晰,脚步动作灵敏,腰部力量极强。手臂挥动下,每一板都落点精准,动作高速而隐蔽。
以正手为核心,在难以抵挡的高强度节奏和强力进攻下,组成超高速进攻体系,以碾压之势破坏一切防守。
更别提她还是左手,更让人难以应对。
以至于对手明知道陷入节奏就会输时,却无力抵抗她的急速节拍,只能眼睁睁看着比分拉开差距。
这是独属于童桐的绝佳暴力美学,也是顶级的进攻战术。
五百球练完后,童桐的汗都是淌下来的。
马指导却视若无睹,紧接着安排下一项训练。童桐也习以为常,补补水,就继续开练。
刘雯不禁感慨:“天才还这么努力,佩服。”
薛晴斜了她一眼:“夸你自己呢?”
刚来的郭燕笑了:“小雯,这就是当初我看你起飞时候的感受。危机感可大了。”
刘雯摊手:“我已经是前浪了。”
郭燕却看着童桐的动作,出了神。
“怎么?”薛晴疑惑。
郭燕点了点童桐:“你看她,上次比赛,这孩子身上带着的那股子焦虑感还很强,每一球都急着拿分。但现在,她好像放下了一些。”
刘雯也赞同:“我记得。上次和她比赛,虽然球风已经很成熟了,但总觉得她很着急,像是想做什么但一直做不到。可现在看她打球,能看出童桐在享受打球了。”
薛晴看向童桐,才意识到在强度如此高的训练中,童桐依旧保持着积极的心态,连环强击时,小孩的嘴角甚至是带笑的。
“这是重新喜欢上乒乓球了吧。”薛晴轻声说。
此时的童桐擦了擦滴落在球拍上的汗水,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想起输赢的事了。
此时她更在意的,是提高自己,把球打得更好。
于是半个月过去,直通赛第二阶段开赛。
仅第一局,童桐就给了所有人新的震撼。
“3:0,童桐胜。”20分钟,童桐拿下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