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香凝想,若以后他去了面巾,两人即便是头碰头,也一定是相见不相识。
或许昨日那场屈辱,对季香凝的冲击太大,仿若劫后余生一般。
南尘的善举于她而言,不亚于救命之恩。反正,她今天看南尘,越看越觉得他帅气,高大,气质不凡。只要想到如没有南尘的相助,她们此时会陷入什么可怕的绝境,她就会提醒自己,从此,南尘将是她一生的朋友。
或许她的目光情绪太过复杂,南尘最终应允了她们的请求。
他说服自己,反正百善堂确实也需要人手,季香凝会武,樊芸竹口才可以,又知根知底,用的好,或可成为得力之人。至于熊子焉,他防备得再严一些罢了。
安排好李宽、季香凝、樊芸竹,余下的闻氏,自已说不用另找活计,她可以在家继续做刺绣。
接下来,南尘好人做到底,又带他们找寻出租的院落。因为季香凝执意要省钱,最后租了个五间平房的老旧小院,位置比较偏,距百善堂和木记药堂都很远。
南尘劝了几遍,李宽和闻氏也觉不太合适。但季香凝坚持已见,闻氏只得交了租金。
收拾了两天,买了生活必须品,四人便安定下来。
晚上,闻氏和李宽在中间的客堂灯下盘账。下山前,卖羊卖鸡得了一些钱,加上以前卖山货和绣品攒的钱,除去租金和这两天的花销,余钱尚够半个箱笼。
两人就着这点余钱,铺开延伸,商量着日后的生活和还债的计划。
昏黄灯下,两人头碰头,一分一毫的计算,跟无数为生计斤斤计较的百姓一般无二。
季香凝站在门外,透过房门宽大的缝隙,看着,听着,在心里也琢磨着同样的问题,琢磨着以后要如何改变他们这种现状。跟无数想要为父母分担生活压力的子女一般无二。
等回到房间,看到简陋的房间仅有两张小木板床,比起山上季家和樊家的条件还差很多。她想要自己变强,想要改变现状的念头更强。
季香凝敏感地察觉到樊芸竹的呼吸不匀,以为她还没睡着,叫道“阿姊?”
却没有应声。
季香凝便以为自己猜错,侧身躺到了床上。
第二天开始,季香凝三人开始正式上工。
百善堂在归城的城中心,那里以前和现在都是最热闹的地方。
百善堂是医馆,在郢城、申城、邓城皆有分店。明面上堂主是南尘的三师叔闽铮。实际都归巫医宗所有。
巫医宗的宗门在庸国。已成立数百年,开宗鼻祖是庸国王室五百年前的一名王女。
王女当时只开了一间小小巫医馆,全是出于一丝为民的善念。
后来随着不同继承人的思想理念,逐渐发展为一个庞大宗门。从擅长祝由术,扩展至医术、针灸推拿,名扬天下的人物越来越多,人势脉胳越来越广,积累的财富更难以表述。这种情况至三百多年前,已强大地能动摇庸国王室根本。
庸国王室通过两代君王,一边采取强硬手段,一边挑起宗门内斗,双管齐下,导致当时的宗主“意外”亡故。然后,在无宗主执事,内部因争权夺利一片混乱之际,庸国王室几乎将巫医宗彻底毁灭。
最后,巫医宗仅余一股死里逃生。便隐在了暗处。小心经营发展,到南尘师祖这一代,规模竟是比之前还要庞大。而且他们还走出了庸国,将医馆和药堂,开到了各诸侯国。
南尘的师祖闽松子,不仅是位优秀的巫医,更是一名优秀的领导者。高瞻远睹,未雨绸缪,制定了严厉的宗规宗纪,设置了相关管理机构。
比如:医士堂,负责宗门人员管理,相当于官府的人员户籍管理,堂主是闽松子的二徒弟闽泽;善财堂,负责医馆、药馆,药田等收营的收支和发展,相当于官府的财政管理,堂主是闽松子的三徒弟闽铮;执纪堂,负责人员、堂馆的安全和执规执纪情况,相当于官府的军队加刑司管理,堂主是闽松子的四徒弟闽若。
闽松子的大徒弟闽绪是副宗主,主管宗门全部事宜,只有重大决策时才由闽松子出面。
闽松子最厉害的一点,是明确指出了巫医宗的立宗宗旨“以善为本”。
这几十年,围绕这一宗旨,巫医宗暗中救了成千上万于战火中走投无路之人。上至王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积攒的人脉之深之广、民心之深之重,除了宗主和宗主的亲传弟子,若让任何一个外人知晓,都会为之震惊,都将被诸侯国立即联合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