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揽群芳 > 第2章 山河破碎

第2章 山河破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琅到底虚长了赵青晖几岁,乍闻噩耗,还能保持冷静。

“长公主节哀,殷家殉国忠勇可嘉。七姓大族同气连枝,本该彼此守望相助。王家虽有心驰援,可鞭长莫及,到底是晚了一步啊。”

赵青晖这才惊觉自己此刻还靠王琅扶着才勉强站立,实际上早已两股战战。

她努力地挺直脊背,冲王琅矮了矮身子以表谢意,“吾一时失仪,大公子见谅。”

王琅见她强忍着悲痛,想到她父母双亡,不由心生怜悯。

可惜他从未与姑娘打过交道,一时间也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只好点点头,唤贴身侍卫进来,嘱咐道:“你护送长公主去邕山别院,不要回驿馆,省的让人冲撞了。”又问起自己的父亲:“金州牧可知道这件事?”

方才来报信的侍从老老实实答话:“小人快马加鞭从青州一路疾驰,先来府中禀报公子。”

赵青晖初闻噩耗还有些懵,此时听人细细讲述经过,居然有种匪夷所思的荒诞感。

上一次她听闻父兄战死,佯装镇定地按照兄长嘱咐,抱着阿農躲在苍山别院里的密道中等舅父找来。舅父赶来时她又来不及悲伤便匆匆随之逃亡。

这一次她听说舅父离世,居然奇迹般地乱世成长,不开窍的脑子也清醒了几分,回忆起兄长和她对弈时聊过的大梁版图。

她语气冷静而坚定,与平时那娇滴滴的语气大相径庭,“青州到金州不过二十日路程,若是绕开霁州取道狮子岭下清泉县,着轻装铁骑而来,怕是不足七日便能兵临城下了。”

说着,她变戏法似的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竹筒,里面是一张从前兄长拿来哄她玩儿的简易舆图。

王琅不由对眼前的少女侧目,初次见面,这已经是她第二次颠覆他对她的印象,他看着赵青晖的眼睛都透露着欣赏:“哦?殿下懂舆图?”

赵青晖想着,阿兄说过,她有行军布阵之才,若是父兄皆在少不得是位女将,可若是出了王府,是不能叫旁人知晓的,但此时她已顾不得这些。

金州军情未报刺史,先报给王琅,可见王琅代父坐镇金州府,权柄甚大。

她下次未必还能有机会见到王家人,她必须要做些什么得到王琅的支持。

赵青晖定了定神,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像自己的兄长赵青嵘一样从容自信。

“吾与家兄一起听学时先生教过。胡人营帐里有一位右贤王,是胡人大汗的长子,他出兵最喜欢轻骑神速。如若小王大人心有疑虑,不如打听一下胡人打前锋的是哪位将军,如果是右贤王麾下的墨脱耶,涎于阐两位的其中之一,还请小王大人一定相信永宁的判断。”

王琅看着手中军报上赫然写着的“涎于阐”三个字,没有再把赵青晖当不谙世事的小姑娘,认真审视着面前的女郎。

此女能在绝境中纵火反抗,在乱世里护着胞弟一路南下,几经生死能快速镇定地思考,不仅懂舆图,还有超乎常人的敏锐。

这绝不是一个柔弱的闺中娇女能做的。

赵青晖察觉到王琅表情上细微的变化,心道下了然几分。

她立刻乘胜追击,再接再厉道:“有今日之局面,全因赵氏一退再退。您也不必着人护送吾,家父家兄皆为国死,如今舅父也已殉国,汉人已到生死存亡之际。

吾恳求刺史大人命人护送幼帝走水路渡长江,吾就留在金州。”

赵青晖很害怕胡人,可她今天听明白了一件事,军心涣散,是因为国无主君。

汴京被攻破,英宗被俘虏,汉人的血性已经在一次次败仗中消磨殆尽。她不知道金州的兵够不够凶悍,但她至少不能让将士们胆怯,心寒。

她又补充:“将来陛下必然感念王家之英勇,吾记得先生讲史的时候说过,初建国时护国公王潜位列三公,官拜大司马,曾与太祖皇帝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

这就是稍微要脸的说辞,实际上说通俗点就是,要是王家出力站队他们姐弟俩,他们可以与王家共享天下,让王家继续百年第一大族,这种族谱单开的诱惑,就看你王琅想不想要了。

可皇室势危,王家此时战队并不是什么好时机。王琅没有接赵青晖的话,大马金刀地坐在上首的圈椅里,好整以暇地看向她,好像在衡量她是不是拿得出手似的。

赵青晖生怕错过这次机会,咬咬牙,将刻有自己封号的长公主印从袖笼里取出来递给王琅:“吾以此为誓。”

“赵氏微弱,可黎民百姓无辜。更何况如果真到了国无主君的时候,中原大地战火流离,人人自保,或七雄争冠,或三足鼎立,可都不会再有第一世家了不是吗?”

“太祖皇帝曾发动宸桥兵变一统天下。吾是太祖血脉,虽不如太祖皇帝勇猛,也不如父兄坚韧,却也知道什么是血性。不知道将士们听闻吾在金州,会不会心安。”

这是投诚,以身入局的投诚。

如今的赵青晖有什么?自然是有这个永宁的封号,天子胞姐的身份,赵姓皇室的血脉。

威逼利诱明晃晃地写在少女的脸上。

王琅心中感慨道,莫欺少年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