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叫你说,你就当着众嫔妃的面直说。”玄烨环指了厅内半圈,“融贵人之事拖到现在,也该让众嫔妃引以为戒了。”
“是。”惠妃见解道,“若是小惩大戒,仅仅是罚俸禄或是降低吃穿用度标准,未免太轻,不然融贵人不会死性不改至今。请皇上将额哲氏贬为庶民,另居一处,不再享受嫔妃礼待。”
“褫夺封号,逐出后宫。”赫舍里皇后尚存仁慈,“是否会引起噶尔丹部族不满?”
惠妃道:“回皇后娘娘,臣妾听闻噶尔丹正在平息草原各旗的骚动与叛乱,恐怕无暇过问皇上的家事。后妃是否为后妃,从来都是皇上一句话。融贵人若为庶人期间有所反省,潜心抄经,静心养性,那等噶尔丹为朝廷立功以后,皇上自然可以借这个理由来让融贵人恢复位分,由此也不算是得罪噶尔丹。”
“有道理。”赫舍里皇后点头,“皇上的意思呢?”
“好。”玄烨叫来顾问行,“顾总管,传朕旨意:即日起,额哲氏贬为庶民,迁居它处,无朕允许,不得与任何人往来。”
“是,奴才马上去办。”
玄烨对众嫔妃笑道:“后宫人和,朕深感欣慰。前朝棘手之事,终将一一解决,等到年后,朕会多来后宫,为太皇太后尽孝,也为子嗣之事尽责。你等要听从皇后教导,时刻记得自己的身份和立场,都明白了吗?”
众嫔妃起身应道:“臣妾等遵皇上圣意。”
*
养心殿内,玄烨坐在御案后认真批阅奏章。
新年前夕的奏章会比平时多,因为大臣和各地官僚们都赶着皇上“放假”之前,把该上奏的事情一股脑儿地往上呈递。
玄烨做出批示的速度不快不慢,只是当中的一些小事令他感到多余。纳兰坐在侧面,按照玄烨的意思写五首应制诗,主题无疑是跟“新年”相关。
玄烨原本以为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等到除夕家宴结束,迎来新的一岁,就是万象更新的好盼头,却不想被眼前的事实泼了盆冷水。
有侍卫带着“故作姿态”的索额图来见——
索额图顶戴歪斜,官服松垮,两袖沾染尘泥,一脸苦相。
再看他的衣领,却是用顶好的水貂绒做的,油亮完好,不见一丝“风尘仆仆”返京后的汗渍浸透与变形。
玄烨倒是想听听索额图有什么话说。
“皇上。”几乎含泪大叫一声后,索额图跪了下去,“臣有罪啊,这次和谈之事,臣没有办成!”
玄烨沉住了气,不愠不怒,只如早已预料到后果一般,问:“我军损伤了多少兵力,朕的颜面受到了多少屈辱?”
索额图并不直面回应,而是先强调了一遍客观情况:
“俄军人肥马壮,配刀堪长,更有不可估测的火力炮车,我军没有胜算的把握!臣将军队驻扎在边境附近,打算等将士休整过后,在以他们为坚实后盾,只身一人前去与沙俄代表洛涅夫谈判……岂料俄军狡诈,竟半夜偷袭我军!”
玄烨深知索额图嘴里没有一句实话:“是你无能还是敌方厉害,朕自会找伦达将军来对质。”
“臣不敢欺君!”索额图急着为自己辩解,又指着纳兰道,“皇上,你就算是您派了明珠去,明珠也会做同样的选择!”
“阿玛明珠不会像索大人你一样,为了一己的苟且偷生连大清的尊严都不要了!”
面对索额图给大清丢脸之举,纳兰心中无比气愤。
索额图冷道:“面对那些一个顶两的沙俄骑兵,你阿玛要是能稳的住阵脚,我索额图自当肝脑涂地!洛涅夫将军自称沙俄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压根不把大清的‘寸土’放在眼里;他还说,沙皇陛下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君主,周边不少国主都已经主动臣服,若是大清不主动向沙俄修好,就动斥于武力。”
纳兰觉得索额图毫无骨气,仅凭沙俄将军的几句话,就被吓的示弱而返。
“康熙皇帝和彼得大帝同为一国之君,难道在索大人你眼里,不是按照功绩和德行来定优劣,而按照身型和外貌来论输赢了吗?”
“纳兰公子此言差矣,大敌当前,本官无时无刻不是在为皇上考虑。损兵折将之事,比撤兵再战要来得合理。”
“那还请索大人说出一番强词夺理的大话来——”
“纳兰公子,你毫不懂军事!”
“什么?”纳兰从桌后站起,气对索额图,“我要是不懂军事,我就没资格陪在皇上身边!”
玄烨心中莫名一笑,怎么,纳兰也懂生气、会生气吗?
朕甚少见纳兰脸上的这般表情。
*
“报——沙俄送来《俄清边境友好条约》——”
一个传使带照会【注1】而来。
玄烨比想象当中的还要冷静。
一字一句地看完《条约》的内容后,玄烨的照会放到了桌子上,道:
“索额图有罪归有罪,细细想来,我大清之所以会被沙俄轻蔑,积弊已久,并非只是这次的忍辱而归。”
玄烨走出御案,仰头望着穹顶。
“朕的时代跟列祖列宗毕竟不同啊!西洋人、日本人都派使者来过我大清,或入朝为官、或拜学国粹、或乞求通商……他们至少还把朕和大清放在眼里。而沙俄,却是一强敌,朕始终都不主张开战,原因就是他们的领土广大、人马强壮、拉锯力长,非我大清之普兵所能比。”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纵使是沙皇在照会中直言,大清北部极度寒冷、人烟稀少,派兵驻守也得不偿失,不如让给沙俄来共修友好,朕心里也相当清楚:国家领土,不可割让;国家主权,不可有失;国家尊严,不可败坏。所以《俄清边境友好条约》签不得!”
索额图一句话都不敢应答。
玄烨转身走向御案,拿过《条约》,甩到索额图手上。
“索额图,朕知道,叫你去回绝此事是指望不上了。明珠父子也不行。这事,朕亲自来解决。”
“皇上英明!”索额图一正顶戴,“臣知罪。臣等皇上的好消息。”
*
玄烨叫传使把沙俄的大臣戈洛文叫进了养心殿。
“参见大清国皇上。”戈洛文不跪,之行了单手抱胸的弯腰礼,“我沙皇陛下亲自修书一封,托我带给大清国皇上,请大清国皇上慎重考虑照会内容。”
“国与国之间如果只按领土面积和一国之君的个人意愿来称雄,那一定不是在走正道。”玄烨一丝不苟地端坐着,“我大清刚刚平息三藩战役、诛杀前明太子朱慈焕,国力和威望蒸蒸日上,口碑和实力大大增强,各项改革稳步前进,绝不妥协于沙皇的无理要求。”
戈洛文道:“我沙皇陛下了解大清过皇帝不开战的用意,所以才希望两国缔结《俄清边境友好条约》,这样一来,大清国长期无人居住的北方冻土,交由我沙俄来开垦,不是为大清国皇帝消除顾虑了吗?”
“朕没有消除顾虑,反而感慨贵国沙皇深谋远虑。”玄烨清醒道,“北方冻土虽不是宜人宜居的环境,但是木材资源和矿藏资源众多,还有野兽出没其间,这些都是大清国宝贵的财富。朕的祖辈,是从北方的长白山下起家的,朕不会怕冷也不会不理冻土荒芜,所缺的只是一个开发契机。回去告诉你们沙皇,大清不会签《条约》,康熙皇帝也不会答应《条约》上的任何内容!”
戈洛文的态度已经不再礼貌,道:“如果大清国皇上将我沙俄陛下的要求置之不理,那么我沙俄必将经常来犯,还请大清国皇上考虑后果!”
说着,戈洛文把照会双手一捧,摆出一副给康熙皇帝施压的姿态来。
玄烨指着照会道:“沙皇有统一世界的野心,想要吞并的又岂止是我大清的北方冻土?朕岂会割让土地来给你国沙皇得寸进尺的机会?要是大清国皇上就此就范,国将不保,还有何脸面面对日本、朝鲜、缅甸、越南等邻国!唇亡齿寒啊,朕不会叫大清成为沙俄的板上鱼肉。”
见康熙皇帝态度坚定,戈洛文不由得退缩了几分。
玄烨进一步道:“你听着,朕虽为国为民抵制大规模开战,但沙皇要是置朕的仁德和忍让于不顾,非要挑起不义之战,就休怪朕亲征沙俄!”
听到“亲征”二字,戈洛文双腿一软,跌坐在了地上。
见戈洛文把《条约》叠好,重新放回身上,玄烨威严道:“你回沙俄去,朕不会为难你!”
索额图不知哪来的勇气,竟然双手叉腰,对戈洛文大声道:
“你把我大清国皇帝的话,都仔细回复了你国的沙皇陛下,看你国沙皇陛下还敢不敢挑衅我大清!”
戈洛文脸色惶恐且阴沉,庞大的身躯像是一扇背光的门,散发出朽木的气息。
鼓起最大勇气与康熙皇帝对视片刻之后,戈洛文终于让步,向着康熙皇帝一鞠躬,转身踏出了养心殿,就此结束了自己登临大清的第一程。
——是的,在日后,这位沙俄大臣还会第二次来清。
——但那已经是清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前的三个月的事情了。
【注1】照会:国际间的一种书信交往形式,始于明代,有“会同照阅”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