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康熙侧臣·纳兰容若传 > 第105章 第105章

第105章 第105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事件过去数日后,玄烨来到了慈宁宫。

“秋雨不断,天凉见冷,皇阿奶的身子可还好?”

“好。”孝庄教导,“皇上你记着,肩负国家大任之人,不可在人前表现出退屈或是示弱的一面,包括是身子的不适,也不能被人看出来。”

“朕才当了十多年的皇上,就觉得厌烦了,夜里辗转反侧,悔恨自己空口夸下宏图大志,却不得不去做迫不得已的选择、处罚无辜获罪之人。朕,哪里算得上是明君?”

“皇上也是人呐,人无完人。皇上不妨这般审问自己:这个决定和这个举措,能够稳固江山社稷吗?是对天下大局最有益的吗?可否保证朝堂秩序不乱?皇上要是觉得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无需自寻烦恼。人生之路漫长啊,皇上的帝王伟业也是一段无止境的征途呐!”

“朕,把所有的错都叫张岱一个人扛了。”玄烨回想起来,依旧心痛,“张岱在文章之中隐喻忠明思潮固然是有错,但是一事归一事,索额图和徐氏兄弟所造的孽,不该由张岱承担。是朕让张岱在史册上……背负了污名。”

“皇上,人是可以正名的,只要在日后你给他一个契机就成。”孝庄提醒,“姑且不说张岱如何,索额图和徐氏兄弟,你打算如何处置?”

玄烨面带谦虚,“朕没有最佳之策,所以来向皇阿奶讨教。”

孝庄细细指出:

“照我看:皇上应先将徐氏兄弟罢黜翰林院之职,但仍旧保留他们的文臣身份留用,不发放俸禄;索额图,因为他是皇亲国戚、且在朝中党羽众多,不可一箭射倒,不如让他将功抵过,先远离政务一些时日,去外头处理‘沙俄扰境’之事。”

玄烨略皱眉,“这样做,纳兰能接受吗?”

“只要明珠接受,就等于纳兰也接受。”孝庄意味深长道,“不必皇上刻意提醒,明珠自然懂得怎么教子。”

“是,朕听皇阿奶的话。”

祖孙俩一起用膳的时候,说起了家事。

孝庄喝了一口秋梨汤,道:“皇上,我听说后宫的蒙古嫔妃越发放肆,连皇后都不放在眼里。”

玄烨不情愿地点了头,“朕要不是为了牵制噶尔丹,怎么会直纳他们部族的女子为妃?所以,此事不能怪皇后处处忍让。”

“可是噶尔丹说,给皇上选送的妃子是从草原上挑的。”孝庄斟酌,“皇上对自己不喜欢的女子可以在心里承认,但是也要心疼皇后和让皇后按照宫规来训诫蒙古妃子才是。”

玄烨回避道:“皇阿奶您亲自给皇后说,比朕这个不懂后宫门道的人去说来的好。”

“皇上这叫什么话?”孝庄严肃道,“蒙古嫔妃放肆,还不是仗着皇上你在顾虑她们身后的噶尔丹大汗?皇上自己不肃正后宫尊卑与规矩,在以后,难免让家事祸及国事,纳蒙古妃子的意义何在?”

“是,朕会好好跟皇后商议,请皇阿奶放心。”

“皇上今晚打算翻谁的牌子?”

“朕——”玄烨一思量,“今夜朕去惠妃那里安置。”

“你倒是明白自己多久未去延禧宫了。”孝庄稍感欣慰,“好在是惠妃懂事,对皇上皇上没有怨言。皇上以后也该多去延禧宫走动,惠妃不是她自己,而是皇长子的母亲。”

“苏嬷嬷,”玄烨一回头,君心多疑,问道,“惠妃来慈宁宫看过纳兰,或是叫人来打听过纳兰的事吗?”

“没有。”苏麻喇姑道,“惠妃娘娘守着规矩来向老祖宗请安,心里都是惦记着皇上的。”

“那就好。”玄烨快速地夹了一只羊肉饺子到碗中,“纳兰惠儿是朕的女人。”

*

次日早晨,天气转晴。

纳兰容若决定离开皇宫,回明府去回归自己的日常生活。

得了太皇太后的准、一并陪太皇太后用早膳的时候,赫舍里皇后恰好来向孝庄请安。

这一回,皇后身边还跟着一个女子,正是卢兴祖的女儿:卢尔谖。

纳兰不知卢氏是陪皇后读书写字的女史,只当那是皇后的宫女,不曾过多在意。卢氏却对翩翩公子抱有别样的好感,只将自己的动情念头埋在心底,不敢在外人面前流露半分。

“皇后。”孝庄疼爱儿媳道,“我跟皇上说过了,后宫的事情皇上会多上心,你的性子好、切勿过于迁就别的嫔妃而自损了身为六宫之主的凤威,免得助长了嫔妃们的纵横跋扈之风,知道吗?”

“臣妾谨记老祖宗教诲。”

“我倒是许久未见这位姑娘了。”孝庄注意到了卢氏,“你小时候在盛京长大,故而习得了满语和满俗,算是汉人女子里面拔尖的。待到你十几岁的时候,因为你阿玛迁任两广总督,所以就举家前往岭南居住,你便是学会汉语和汉诗。”

“是,阿玛因公殉职之后,额娘也跟着去了。”卢氏向孝庄行了一礼,“多亏是老祖宗疼惜,将我接到宫中抚养。”

“你在岭南那会儿,巧手能做甜品,特别是:桃胶银耳莲子汤。”孝庄笑道,“纳兰这孩子也喜欢□□致的甜汤,有机会让他也尝尝。”

“谢老祖宗。”卢氏心里怦怦跳,“奴才记着。”

“纳兰,你呢?”

纳兰笑道:“慈宁宫里老祖宗和苏嬷嬷最好,点心也最好,我还是惦记着奶酪汤圆的味道。”

卢氏低头,不解公子之意。

纳兰也没有往细处说,只继续吃自己碗里的青豆糯米素烧麦。

随苏麻喇姑往外走的时候,纳兰感谢道:“苏嬷嬷,多谢您帮惠妃担待着,惠妃的心意我都知道。她的奶酪馅儿汤圆和您在慈宁宫的温度,我都记着感动着。”

苏麻喇姑和善道:“公子,你跟惠妃娘娘之间是彼此有心,太皇太后也许不全懂,但是我看得出来,能帮则帮,不能帮我也会多为你们圆圆场。”

纳兰忽然问起了皇长子的情况:“对了,大阿哥胤禔可好?”

苏麻喇姑道:“孩子都是额娘的心头宝,惠妃和延禧宫的嬷嬷们把大阿哥照顾的仔细,大阿哥定会顺利长大成人,做个爱新觉罗的好男儿。昨晚皇上去看了惠妃母子,敬事房那边给老祖宗回话说,夫妻相处甚好。”

“那就好,我这么跟阿玛和额娘说,他俩也放心。”纳兰叫苏麻喇姑留步,“苏嬷嬷,送到这里就好了,纳兰回去了。”

“好,希望公子万事顺意。”

苏麻喇姑目送纳兰而别。

*

容若回到明府,直接去了花园。

他想看看风雨过后,自己的盆栽花卉和地栽花卉都还好不好。

眼前,是正在打理花草的侧夫人颜氏。

容若过去,温言道:“袖云,有你兼顾着我的书房内外,我安心。“

“公子回来了。“袖云喜悦,”这些日子,我一面将花草挪去了淋不到雨的地方、一面整理公子的文稿,不敢忘记自己的责任。”

“有你持家,是我之幸。”

俩人来到渌水亭内坐下。

“公子,如此‘若词王诗’的风波,算是过去了吗?”

“我说不准。”容若摇头,“我好像是一个事中的受害者,又好像是一个事后的架空者,宫里没有谁主动来问我的感受,宫外的议论声也逐渐平息。我心中有些话,只能回家跟你说。”

“那袖云就当个听客,听公子说想说的话。”

“张岱先生虽是为了大局着想认了罚,但皇上不称心;索额图准备去边境视察外敌情况,走前肯定会在朝中部署一切,阿玛不安心;徐乾学如今官不像官、民不像民,唯有学问和架子还在……袖云,你说皇上能够让徐乾学收敛什么呢?制止住了他一时的恶行,只会激发他日后更大的恶。”

“公子应当想想自己。袖云说句真心话:皇上和老爷都默认了公子你能自己看开一切,所以没有过多言语。他俩不觉得公子你需要些许带温度的话语,就随了公子独自消遣了去。”

“袖云,你是懂我的。”

容若看着眼前人,“你看我,对一些落魄的文人说鼓励的话、对一些好友说意气风发的共感之语、对一些萍水相逢之客慷慨解囊……无非是盼着日后自己离开尘世之后,还能被谁记起,能得几篇真挚的悼文。我越发觉得,人生来到这个凡尘间走一趟,家也好国也罢,到头来终局无非只是一场恤典:身前事走的快,身后事去的也快。”

此时,容若的两个小弟弟揆叙和揆方正朝这边来。

容若将自己的心情调整好,笑问:“可是近日以来都在房中温习功课,只今终于可以出来活动了,所以欢喜地在渌水亭长廊追逐?”

揆叙调皮道:“阿玛和额娘不管着就好,这样的自由真难得。”

容若把小揆叙抱坐到自己的膝盖上,道:“跑起来,等有人去回禀了阿玛和额娘之后再说。你跟揆方不要太拘束,不要把这个年纪的人生过的像旧时的我。”

揆方问:“容若哥哥,带我们去骑马吧?一起到狂野去。”

“也好,一起到辽阔的地方去散散心。”容若复对袖云道,“袖云,你也一同。”

“好。”袖云豁达一笑,“但愿我的骑马功夫没有生疏。”

*

玄烨跟赫舍里皇后在御花园中散步,蒙古妃子额哲氏忽然前来。

“臣妾参见皇上、皇后娘娘,皇上皇后娘娘吉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