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巴黎贺电 > 第30章 一片光明(尾声)

第30章 一片光明(尾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巴黎奥运会落幕后,樊振东直接进入了半退役状态,说想为自己活一活。

也是,从16岁起就为国而战,一次又一次为队友力挽狂澜,现如今职业生涯也算圆满,是功成身退的好时候。队里找不到理由拒绝,却也不敢贸然批准他的退役报告。

现如今马龙、陈梦等老将都已经过了身体状态最黄金的时候,伤的伤,老的老,再留下去怕只能参加残奥会了。

数了又数,队里可用的除了一路从13年携手走到今天的00三杰,居然没剩几个人。

男线所有的压力最终还是落在了王楚钦和林诗栋身上。

国乒主力阵容向来是五虎将中挑三剑客,三大主力猛失两员,教练组颇为头痛。

说来也有意思,站在巴黎赛场上的那些兼项主力军几乎全是从2018年那场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夏天中走来,历时七年,他们彼此成就,共同成长,竟无一人掉队,却也无一人登顶。

而下一届的青奥会……2022年正值疫情,青奥会延期了四年,缺席了林诗栋这一代孩子的成人礼。

林诗栋和蒯曼终于被推上了新周期混双项目的重点培养名单,先是被塞进了冠军赛,又报名了大满贯,首站亚锦赛就被安排上了单打、双打、混双的极限兼三之旅。

王楚钦、孙颖莎、王曼昱三人在香港访问,一边看着陆陆续续公布的比赛名单齐齐笑出了声,“咱们终于有人陪了啊。”

“你俩都开始老带新了你看看。”

孙颖莎点点双打名单上的【王楚钦/林诗栋】和【王曼昱/蒯曼】,笑着打趣道。

”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回头再叫你俩混双拆了老带新,你看大头又得疯一回。”王曼昱冷哼一声。

孙颖莎看了一眼王楚钦,那厮一听见“拆队”就在磨后槽牙,又笑了,“得了吧,都功成身退了,说那些干什么。”

“我是最大受害人好不好!”王曼昱提起那些陈年旧事就恼火,“你俩还欠我一句道歉呢,好家伙那段时间真给我打出混双PTSD了,我求求教练组这辈子都别再干这种混双大乱炖的事儿,真服了我天。”

一番话说得孙颖莎咯咯笑,仿佛当年的龃龉已如过眼云烟。

“说真的,蒯曼这家伙力气不小,曼昱你得躲着点儿,被她撞一下得叫个医疗暂停。”

王曼昱瞪大了眼睛,“天底下除了你还有谁敢撞我?”

“我是说万一嘛。”孙颖莎悻悻道。

动漫组合也算是一路跟在他们屁股后面长大的,有着传帮带的感情,比起同龄的队友又多了几分无私和关爱,自然更亲密些。

孙颖莎与王楚钦已经站在了混双的山顶俯瞰芸芸众生,而他们亲手带大的动漫,脸上还带着幼兽的懵懂。

蒯曼问:“莎姐,我们要是输了怎么办啊?”

孙颖莎从来没想过这样的问题,她摆摆手,“打起来就不会想输的事情了。”

他们该去感受凛冽的风,才知道自己有多么刚劲的四肢,多么浑厚的皮肉,多么无畏风雪,多么禁得住考验。

洛杉矶周期的莎头只是作为一道保险,并不会再以主力身份出现在混双赛场上,两人的比赛积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清零,直至世界记住下一对头号种子组合。

世界不会永远属于一个人,运动员的辉煌时代就是这么短暂。

这是队里的默契,大家都心知肚明。

他们的最后一次混双比赛会是2025年的多哈世乒赛,如果能够夺冠,便能捧回一座复刻的赫杯,也算为他们的这一路风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如果输了……也很好。

再后来的世界,就交给弟弟妹妹们吧。

转眼又是一个新的周期。

2032年布里斯班奥运会闭幕后,王楚钦正式宣布退役,记者问及参加了四届奥运会的心态有什么不一样,他低头想了又想。

“肯定每一届都很盛大嘛,每一次都很激动,很紧张,但是心态上就是越来越成熟嘛。东京那会儿我拿的P卡,那会儿也没上场,就坐在边上看大家打。再后来到巴黎的时候,那时候真的上场了才觉得原来赛场是这样的,昕哥枣姐他们站在这里的时候原来是根本听不见我们的声音的……巴黎那会儿起伏也挺大,反正人也成熟了很多嘛,但打得也是真难受,因为扛的压力太大了,到洛杉矶就好很多了,现在又再轻松点儿。你说人吧,好像总这样,临了临了的,越到退役这会儿才真的开始享受赛场了。”

王楚钦这些年来在采访界一直都是个惜字如金的形象,很少说这么多话。毕竟也在赛场上站了将近二十年,真到了告别的时候到底还是情绪澎湃。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像18岁一样,但小时候打球真的就是喜欢,怎么打怎么开心,赢了就开心,现在怎么打怎么舍不得,越舍不得越想打好每一场,好在现在结局也算圆满嘛,跟龙哥退的那会儿一样,很感激能有一个这样的退役仪式,也算是功成身退吧,挺好的。”

王楚钦接过话筒说话时总是下意识朝着左边偏一偏,这是打了将近十年双打的习惯。

新上来的小将来自福建,也是青奥会混双冠军出身,王楚钦很乐意教他些有的没的,比如怎么哄搭档开心啦,天坛东路后面有哪家店适合约会啦,龙队的采访集锦让他多学着点啦……

刚结束的布里斯班奥运会男单决赛上,王楚钦以2-4输给了这名小队友,他反而为后继有人而感到高兴。

从前王楚钦当老幺的时候就苦发言久矣,前辈先后退役,他不得不担起采访重任。直到洛杉矶周期后成为了队里唯一的大哥,地位卓然,便忙不迭地将发言任务扔给了小辈,自己乐得缩在一旁看热闹。

“挺好的,他打得很好,很有东哥以前的那个味道,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个发言的水平还得跟马主任学学。”

他笑呵呵地逗着弟弟,一如当年马龙带着自己。

“我们之前也看到了,奥运会团体赛的颁奖嘉宾是您的夫人,你们也是因为混双走到一起的,那么退役以后是不是还会一起为混双这个项目做些什么?”

提到孙颖莎,王楚钦便不再那么官方,笑着打趣记者,“这么敢问,香港的吧?”

女运动员的职业周期比男选手的短,孙颖莎早两年宣布的退役,退役后就职于中国奥委会,为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而保驾护航。

她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与王楚钦双双摘得单打金牌,实现了少年时说的顶峰相见,又在布里斯班奥运会上以新的身份再次和他站在了一起。

孙颖莎作为颁奖嘉宾出现在现场的那一刻,全场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王楚钦含笑望着她一步一步向他走近。

“发什么愣,低头呀!”

孙颖莎软软的声音出现在他的耳旁,语气中带着淡淡地警告。

加上领奖台的高度,孙颖莎举起奖牌只能堪堪够到王楚钦的腰。

王楚钦乐了,“这领奖台对你更不友好,下回让主办方给你定制个升降的。”

孙颖莎狠狠瞪他一眼,王楚钦看得分明,那意思就是【别逼我在大喜的日子扇你】。

他十分配合地把腰弯到了适合孙颖莎的高度,问她,“费劲么?”

孙颖莎没听清,“你说什么?”

王楚钦盯着她笑得春风得意,“我帮你一把。”

话音未落,她只觉得耳旁忽然传来一阵风声,腰间一暖,自己便被王楚钦捞上了台,手里还蠢蠢地捏着金牌的绶带,“……”

观众席早已尖叫了起来。

孙颖莎和王楚钦从17岁相识,19岁因为误会大吵一架,20岁和好,恋爱,24岁在巴黎拿下中国历史上第一块混双金牌,28岁在洛杉矶奥运会的单打比赛上顶峰相见,30岁结婚,32岁又在最高领奖台上再一次相拥。

“我们拥抱了一下。”

“拥抱了一下!”

“I asked him if this hug was his answer,and he said yes!”

32岁的欢呼声和21岁的重叠,这一次观众们喊的不再是“巴黎见”,而是“要幸福”。

这一刻,是否大满贯并不重要。

岁月蝇营狗苟,他王楚钦和孙颖莎始终相依为伴。

“你刚才问退役对吧?我退役以后应该还是留在省队,毕竟是先农坛培养的我,算是饮水思源嘛,而且小队员从进国青队再到一队再到主力的整个心路历程我也算是都经历过,我也愿意多给他们一些这种鼓励。小孩儿嘛,看着张牙舞爪的,其实心里还是害怕,没事儿也给做做心灵按摩,也争取能干上个最佳教练啥的……人家亚洲代表,地位多高啊,再不努力配不上了呢。”

王楚钦的东北基因再次觉醒,原地送了一段脱口秀还附赠了一个call back,孙颖莎远远站在一旁狠狠撇了他一个大白眼。

“就是这个纯正莎头味儿!”林诗栋拉着陈俊菘躲在角落里偷看,“这就是天选混双,你懂不懂?”

“我不太懂,就是每届青奥会的混双冠军都非得结婚吗?”

陈俊菘想事情总是这么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