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月,多事之春。
裴兰桥依律归整四名杨氏族人的卷宗,出于尊敬,手抄一份交与杨韬过目。下马却见府门大开,里面嘈嘈杂杂,乱作一团。
一个小厮跌跌撞撞就跑出来,裴兰桥忙拦手问道:“这位小兄弟,敢问贵府国公……”
那小厮却撞开他往外跑,焦急道:“死人啦!我不同你扯,我们家娘子上吊了!”
群臣上奏立后之际,这位皇后人选竟自行缳首。
裴兰桥撩袍就进,果见院中乱哄哄一团。檐下灯笼撞得一荡一荡,婢女端水,小厮扶帽,还有女人痛哭的声音:“你个傻孩子,你做什么!送你进宫做娘娘,又不是送你下地狱,难不成爹娘是害你吗?”
他从院中立定,见东阁子门户大开,梁上投下一条白绫,一个十七上下的女孩正踩凳拉着绫子,将脖颈送进去。她面色涨红,高声道:“宫里是死人的地方,连着四代,没一个皇后有好下场。是我要嫁人,你们有没有问过我!”
杨韬叫杨峥扶着连连顿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礼数!”
“礼数。”杨观音满面泪痕,“阮家嫂嫂嫁给堂兄,也是守的礼数,结果呢?活活打死!天子是君父,女儿如蝼蚁。他要么脾气暴戾,要么身有隐疾,不然何至于二十六岁都没老婆!”
杨韬听得此言,简直气个仰倒,只用手指着她,连声道:“不要管,都不要管!让她上吊,要么我活活勒死她!我从小把她当男孩儿养,叫她跟哥哥读诗书文章,全读到狗肚子里,半点礼义廉耻没有!”
“你叫我读书,为什么要我认命?教我时当男孩儿看,到头来还是把我做物件!”杨观音苦笑道,“既然如此,不如不教!”
杨夫人闻言忙扑在他脚边,放声哭道:“你要杀她,我也不活了!”
杨韬见老妻胡搅蛮缠,恼得连捶膝盖,“是我要杀她?是她自己要死!”
这一锅粥沸了许久,裴兰桥才上前揖手,仿若无事发生般道:“下官见过温国公。”又向杨峥点头示意,“杨兄。”
杨韬见来了人,忙掩了掩面,勉强笑道:“小女不懂事,叫侍郎见笑了。”
“下官有一个不情之请,”裴兰桥望向阁内,“可否让我同娘子单独说几句话?”
杨峥轻轻点头,对父亲道:“外人来劝,她或许还听几句。”
杨韬也是无计可施,长叹一声,向裴兰桥一抱手,道:“小女顽劣,叫裴侍郎见笑了。您若能劝她几句,老朽感激不尽。”
“岂敢,”裴兰桥躬身还礼,“略尽绵薄之力。”
众人散去,裴兰桥便要上阶。杨观音却未出言阻止,只站在凳上拉着白绫,擦干眼泪看他。
裴兰桥立在她面前,定定打量一会,却也不劝,径自往案边拾了只未碎的盏子,倒了盏茶,道:“依我所见,娘子是怕死的。”
杨观音倒也不怒,只道:“侍郎莫小瞧我。”
“娘子的缎子,挽的是活扣。”裴兰桥从一旁站着,边呷茶边道,“如果真要‘就义’,我可以助娘子一臂之力,教娘子打个死结。”
杨观音一双眼睛上上下下地瞧他,不一会便扑哧笑了一声:“侍郎说得对,我的确不想死。为了一桩婚姻舍弃一条命,不划算。”
裴兰桥点头附和,“不划算得很。”
杨观音将白绫一摔,穿好鞋跳下凳。一身月白襦裙一扬,似天鹅欲振的双翅。她红肿着双眼笑道:“这是妾闹的家丑,让侍郎见笑了。”
“我的确有疑问,想要请教娘子,”裴兰桥反客为主,倒了另一盏茶递给她,“娘子如此反对,可是已有心仪之人?”
杨观音接过盏捂在掌心,道:“没有。”
裴兰桥抚着盏沿,温声道:“娘子知我来劝,却不曾迁怒。由此可见,娘子是知礼义、识大体的女子。”
还不待他说完,杨观音便笑着打断:“谁家识大体的娘子一哭二闹三上吊呢?”
“识大体的女子被逼到如此地步,只是一句话:别无他法。”裴兰桥又给她满上一盏,“我是外人,过耳便忘。有什么,娘子可以同我说。”
杨观音小口小口饮着茶水,“我与侍郎不过两面之缘,杨家与侍郎亦是仇敌,侍郎不必如此。”
裴兰桥疑问道:“两面?”
“正月初五那日,我在屏风后面。”
裴兰桥点点头,他瞧着茶水,里头似泡着回忆,“我有个姊妹,与娘子很像。我见娘子,便如见了她一般。”
他目光落在杨观音脸上,却似透过她的面孔看向另一个人。挽双鬟,穿罗裙,是个女孩儿。
他遗忘她许久了。
那个女孩,笨拙地学不会刺绣,却对书卷过目不忘。父亲翻着她的窗课和女红叹气:“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书,以后不要看了。”
他目含悲悯地说:“如果你是个男人。”
男人如何,女人又如何?
裴兰桥听见女孩大声诘问:“你不让我看书,是在怕什么?”
男人不让女人看书,在怕什么?
裴兰桥急促眨了眨眼,幻觉潮水般消退,冷汗已湿透他的后心。杨观音静静坐着,裴兰桥也一言不发。茶水沾在他指间,滑腻得似水蛇新蜕的皮。
那蛇生着女孩、女人、属于女性的脸,从指缝里溜掉了。
他微蜷了下手指,却见杨观音卷上袖管,露出藕臂上一点血红。
守宫砂。
杨观音眼睫一闪,似飞蛾扑火般轻轻一颤。她倒了一碗热茶,双指沾水,在臂上缓慢揉搓。
那粒红痣般的痕迹,融化了。
杨观音已非完璧。
裴兰桥猛地起身,快步过去将门合上。他转过头,杨观音正目光沉沉地注视他。
他迟疑道:“娘子既非心有所属,难道是被迫……”
杨观音摇首,将袖子捋下,笑容凄然:“如果妾说是因为骑马,侍郎会信?”
裴兰桥问:“只是骑马?”
杨观音道:“只是骑马。”
裴兰桥点了点头。
“其实究竟是怎么回事,妾自己也想不清楚,”杨观音垂着腕子,白绫向下滚落,似仙子披帛,“两年前妾回瓶州老家,跟哥哥们去打马球。那马发了狂,颠簸一路后将妾摔下来。妾当夜沐浴,便发现没了这个。但当时擦伤严重,旁人都不曾察觉。”她又道:“妾从未与外男私相授受,婢女可以作证。”
裴兰桥摇头道:“婢女身契在杨府,所说难作证供。这事如让有心人得知,稍作收买令其改口,娘子只会身败名裂。”
杨观音低低笑了一声:“真要进宫,妾只有死路一条了。”
裴兰桥问:“娘子不曾禀告夫人吗?”
杨观音苦笑道:“怎么说?我性子野,那一段又常同男孩子厮混,父母只会认定我失了操守。为了杨家名声,活活勒死也是有的。此事我问心无愧,却百口莫辩。而天子聘妇,首先要验明正身。”
白绫落在地上,她踢了一踢,道:“何止欺君,更是奇耻大辱。到时候莫说一条白绫,杨家满门抄斩都抵不过。”
但个中由头,没有人信。
裴兰桥久久不语,杨观音也没有抬头。她盯着自己鞋尖看,只见一只官靴迈近,连一条朱红袍边一块进了眼帘。那人从她面前蹲下,拾起那匹白绫。绸缎一角拂过绣鞋,似一个死人垂落的手指。
裴兰桥将白绫叠好放在案上,说:“兹事体大,娘子莫要轻言他人。陛下手段如铁,绝不会轻易被逼立后。既然娘子信我,我愿为娘子尽力一搏。”
杨观音望着他,问:“侍郎如此轻信我,就不怕我的确是不守妇道,编话来哄骗你?”
裴兰桥与她对望,反问道:“娘子如此轻信我,就不怕所托非人、毁了清誉吗?”
杨观音轻声道:“妾知道,侍郎是好官。”
裴兰桥一颗心轻轻颤了一下。
阳光底,新的梦魇从白日里生发出来。杨观音长出那张女孩的脸,她胳膊冒着血珠,大滴大滴落地,是世间女子的贞节碑,千千万万的守宫砂。
她凄切追问道:“为什么女人有'清誉',而男人没有?为什么男人能三妻四妾,女人得从一而终?”
为什么呢。
“娘子闺中私事,以后如有余地,千万不要轻易告人,”裴兰桥将手中盏子倒扣下,“人心难测,娘子要谨记。”
***
秦灼去阳陵未归,萧恒独守空房,用夜食时对儿子说:“殿下,想搬来和爹住吗?”
萧玠正坐在他的小凳子上小口小口地舀牛乳吃,闻言唰地抬起头,激动地问:“臣可以吗!上次臣要跟阿耶住,阿耶就不让,阿耶说阿爹怕黑,不能留你一个人。又说阿爹一个翻身会把我压扁了——啊,阿爹你是不是真的怕黑才来找阿玠的?”
萧玠一拍胸脯,语气格外自豪:“阿爹莫要害怕,阿玠已经是个男子汉了,可以保护阿爹和阿耶!”
萧恒笑得前仰后合,和儿子分食了一只饼,将他剩下的大半碗牛乳吃了。
萧玠其实吃不太惯这味道,吃多了要吐。但秦灼迫他吃,为长个头,也为补身体,只道男孩子不能惯,又说萧玠:“你爹像你这么大,吃糠咽菜都算好的。阿玠如今这样矮,仔细长大像个胖萝卜。”
萧恒和秦灼为此起过争执,面上依旧是萧恒让步,到底如何,只他爷俩自己清楚罢了。
当夜萧玠非常兴奋,扑到甘露殿的榻上打滚,嘴里直嚷嚷:“谁也不要拉阿玠走,阿玠以后都要睡在这里!”
萧恒揉着他的脑袋,问:“阿耶回来了呢?”
萧玠张了张嘴,心下较量半天,比划说:“能不能让阿耶留这么一小点给我啊,我可以缩起来,不叫阿爹压扁我。”
萧恒笑而不答,将炭盆拢热,从春袍中剥出个光溜溜的小太子,给他换上寝衣,又取过走马灯挂在床头,说:“殿下,这个留给你,阿爹还有折子要批。有什么事喊我,知道吗?”
他指了指屏风,“我就在那后头。”
***
萧玠掉进雪里。
这是他成年后回忆起来,所能记清的第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