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哥,你不回通明山?”
被叫住的时候,庞瑞祥和弟兄刚刚搬完最后一车砖,因为重量意外的重。
他们之前也运过类似的砖石,明明种类没有变,有时候会过重,表面却看不出一丝不对。
“可能是质量上乘了些。”
这是何贤和他们对接时说的理由。
他也明了有些事不知道为好。
“庞哥?庞哥?!”
听到有人叫自己,庞瑞祥飘走的思绪这才回笼,拍了拍手上的灰,又将头上的汗巾解下快速擦汗,笑着回答那个师弟:
“回!也不知道寒笙他们如何了,三婶还等着他回家呢。”
男子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唉,他估计还在后头墨迹,咱们这趟总归办完了,也好和师父交差,要不你先去吴家村找他?”
这提议确实不错,只不过庞瑞祥也有所顾虑。
“也是,只是师父那边我不能及时回去了。”
庞瑞祥接过男子手中的剑,仔细在身上佩好,他听见那人豁达的笑声。
“哈哈无碍。庞哥,我替你给师父说一声。”
“也好。”
——
“你跟了我一路,敏宁。”
“我知道啊,要一直跟到通明山呢。”
从京城出发已有半月之余,而这半个月以来,阿欢也渐渐弄清楚身旁这个笑面虎的洞察力绝对不简单。
毕竟一个在扒手还没来得及出手时就死死扣住人家手腕的人,能有多简单?!
阿欢再次转头回去看那个笑嘻嘻的人,心里满是猜疑,不过也有些好奇,像他这种看旁人十分通透的人,有没有遇到过脱离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人。
正当阿欢神思游离时,敏宁突然跑到她前边,盯着一个做蟹肉小饺的妇人。
半柱香过去了,那妇人也觉得有些尴尬,只是开口问他要不要来一碗,敏宁将渴望的视线投向唯一带着盘缠的阿欢。
叹了一口气的阿欢只得付账,毕竟人家还保护了自己的钱包。
等两人找到位置坐下后,敏宁对阿欢招招手,示意她凑过来。
“小辫子,你猜猜这夫妻俩谁包蟹肉小饺更熟练?”
反正等菜时闲来无事,阿欢的眼神在二者之间随意扫过几遍,心里有了答案,眼神里流露出些许的小骄傲。
“大娘。”
敏宁没说对也没说错,只是追问她的理由。
“刚才那盆馅料已经将近用完了,那个大爷准备端走盆时,大娘又用勺子刮了一遍盆底。除此之外……”
阿欢双手比划了一下二者包饺子的手法,脑中回忆一番。
敏宁看明白了,笑着替她开口:“动手时大娘用的是虎口合饺子皮,而大爷用的是指尖,但明显是虎口更省力,对吧?”
被抢白的阿欢有些气恼,同时也有些不服气,随便抬头物色街上路过的人,在看到两个少年时,眼睛骤然明亮,扭头用大拇指示意敏宁方向,问道:
“那依敏宁之见,这二人谁更会打架?”
敏宁将视线转过去,待看清那两人的身材样貌,服饰武器后,咂摸咂摸嘴。
“……不好说,我一开始觉得是那个红夹袄比较强,因为那个脸上有道疤的小伙子走路有些虚弱。”
阿欢不太同意。
“万一他只是生病了呢?生病的人一般都比较弱。”
敏宁回头看了阿欢一眼,见她已经完全沉浸在两人的打赌游戏里,有些失笑地又把视线投向那两个左顾右盼的少年。
“但是我改变想法是因为他背上背的剑,那是通明山弟子才能持有的剑。”
啪的一声,是饼被拍在案上的声音,随即二人眼前上演一出闹剧。
那两个少年与卖炊饼的起了争执。
好像因为那人见两个外地人来买炊饼,手头热饼被过路的张老爷定下,那卖炊饼的嫌麻烦就给他们从手头翻出两块冷掉的。
那脸上带疤的青年突然有股劲了,张牙舞爪地打算抽剑去砍那个卖炊饼的老头,红夹袄似乎深知他的秉性,立刻拦住刀疤脸。
“寒笙,别冲动!”
微风扬起那红夹袄的外衫下摆,露出一抹银亮的光,敏宁忽然觉得有些晃眼,待他揉揉眼睛仔细一看,浑身都定住了。
不会吧?
敏宁眨了眨眼,再次确信了自己没看错。
但是长相不对啊?
那红夹袄腰间确实是熟悉的蝴蝶刀,虽然仅仅一瞬,但也足够辨认了。
敏宁哑然失笑,心底暗暗道巧。
他在这里?那姓许的估计也在这附近。
毕竟那是他的任务。
敏宁收回视线,正好大爷把刚才点的菜上齐了。
两盘招牌蟹肉小饺,一壶碧玉茶,一盘花生米,外加三块栗粉糕。
色泽诱人,热气腾腾,引人垂涎三尺。这让敏宁有些食指大动,胡乱地回应了之前两人的赌局:
“那个红夹袄的比较强,就这样……哇!这蟹肉实在太鲜,口齿留香,下回还要吃!”
阿欢和他相处一路,也能偶尔看透敏宁这次在生硬地转移话题。
出于怀疑,阿欢又盯了一会儿那个红夹袄,谁成想自己竟然不偏不倚的,和那个红夹袄意外地对上视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