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昭公主离宫和亲的那一天,是八月十六。
刚刚过完中秋,月亮至此便要开始由圆转缺。
临行前,云瑛为姝妃洗好脸、梳好头、换好宫装,与她说了许多话。虽然姝妃依旧神智昏昏,无神的双眼根本没有凝聚的焦点,也认不得眼前身着绫罗的女子是谁,但云瑛还是一丝不苟地做着这些事。
最后云瑛像幼时那样,伏在姝妃的膝头,用侧脸去蹭她的膝盖。
“母妃,阿音要走了。”
有泪水顺着眼角流下来,打湿了姝妃膝上的裙裳,一片凉意。
很难得的,姝妃的眼珠转了转,她不再呆呆地坐着不动,而是捧起了云瑛的脸,浑噩的眼中竟显出一些往日的慈柔:“阿音,你怎么长这么大了?”
姝妃忽然露出一抹微笑,伸手轻轻抚上云瑛的鬓发:“我的阿音长大了,女大要出嫁,母妃不能再陪着你了,你今后要照顾好自己。”
泪水滚落,模糊了的视线里,云瑛看向这个只有片刻清明的女人。
她是姝妃,是母亲,却不再是董雨施,世上没有几人知道她的名字,甚至连她自己也忘了。
她早已褪去昔年风华倾城的模样,她老了、疯了,再不记得从前,也无法自顾于以后。
云瑛很想告诉她,也是告诉自己,会回来的,我会再回来陪在你的身边。
可是她不能说出口,只能含着眼泪点头:“好,母妃说的,阿音都记着了。”
宫人们再三催促,云瑛终于万般不舍地起身离开,三年之后再一次至正门踏出启阳殿。
跨出宫门,临上步辇前,云瑛回首看向启阳殿的门匾。
在这几月间,启阳殿里又一次布置得极其华美,可这张门匾依旧是破败的。上头斑驳的烫金大字无声地提醒着每一个看向它的人,这道宫门后的浮华岁月,早已一去不复返。
云瑛在启阳殿里度过了生命的前十五年,欢笑与泪水,希望与绝望,都留存在这座宫殿里。她对这里有着非常复杂的感情,曾经极为痛恨,而真正到了离开的时候却又矛盾地不舍。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分辨不清的情感?
云瑛久久地看着那块门匾,试图在湍急而杂乱的情绪里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然而没有,什么都没有。
最终她闭眼,提起华丽繁复的裙裳,转身踏上了辇轿。
金色云纱的车帘放落,启程礼乐声响起,浩荡的和亲队伍自此出发。
这时的云瑛不会想到,此刻将是她这一生最后一次回望启阳殿。等到她再次来到这里,再次仰头看向那斑驳的匾额,已经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