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从人到神·蒙昧时代 > 第53章 第十八章伊里伽尔

第53章 第十八章伊里伽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效果出乎意料,甚至有意外之喜。

将水渠改道,过几个春秋,拂晓惊讶的发现原来的咸土不咸了,也因此陷入自我怀疑。

人类以前对待众神的方式是不是错了?

众神其实也没那么残暴且喜怒无常,以前的残暴纯粹是因为人类给众神顺毛时没找对方式?

当然,这种自我怀疑并未持续太久,原因无它。

就算知道找对给众神撸毛的方式可以让众神不残暴,但怎么找到对的方式?而在找到正确方式前,众神对人类的折腾并不会减少,甚至因为做出错误的尝试,人类挨得毒打更痛了。

拂晓拒绝内耗,坚定的认为这不是人类的问题,这是众神的问题,谁有那闲工夫猜众神喜欢别人怎么舔他们?众神有什么需求,直接说出来不就得了,人类又不是不会满足,祂们偏要谜语人,既如此,不怪众神有病怪谁?

伊南娜疑惑抬头。“改道?那是什么?”

献答:“农田在耕作一个春秋后需要休耕,承载水渠的土壤也一样需要休息,隔几个春秋便需调整水渠位置,让这块土壤休息。”

伊南娜若有所思。“农田需要休息,水渠土壤也需要,听起来有点道理,我说服众人试试。”

若继续变咸发白,聚落迟早要迁徙,若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部落就可以更长久的定居。

然伊南娜的声望不够高,愿意听她的人并不多,最终伊南娜只能说服自己所在世系与血缘最近的一个世系的人将两个世系负责的农田上的水渠改道。

忙活一百多天,消耗大量粮食——体力消耗增加,摄食也增加——终于完成水渠改道,但要确定是否有用还得过几个春秋。

只是水渠改道工程时,伊南娜的一个姐妹死了,死因是搬石头时,皮肤被石头上尖锐的部分划伤,又沾了河水,最终发炎了。

伊南娜与其它亲人们悲伤的将死者埋葬,献做为外来的旅人也受邀参加了这场葬礼。

虽然文化有很大差异,但对待死者的方式差不多,挖个坑埋了。

不同的是,日旸之地埋了也就埋了,顶天放一两件死者生前用废,无法继续使用的生产工具,两河这里不是,在埋死者时杂七杂八放了一堆东西,有不能再使用的生产工具,也有只有美观价值的装饰物,甚至还有一把谷物与一只兔子,看得献眉头直皱。

其它也就算了,埋吃的也太暴殄天物了。

但做为外来者,献没法对本地人的文化习俗指手画脚,只能忍着皱眉的冲动看着。

将死者埋葬,伊南娜抹着眼泪问献:“旅人,你说人死后会怎样呢?”

献不假思索答:“会回归大地的怀抱。”

纯粹悲伤之下的随口一问,完全没想到会有答案的伊南娜:“啊?”

献继续道:“万物有灵,人也有灵,万物死后,灵会归于大地,获得永恒的宁静。”

伊南娜想了想,问:“你是说,死者会在大地之中继续存在?那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

你的思维比我小时候是不是有点宽阔?

我当年怎么没想到问拂晓这些?

献腹诽,面上却是一本正经接着伊南娜的话回答:“是的,死者死后会回归死者的世界,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和大地一样,那是一个有很多泥与水的世界。”

一名女子道:“听起来和生者的世界一样。”

献立刻打补丁:“还是不一样的,死者的世界是冰冷的。”

若死者的世界比生者的世界美好....献害怕这些人跟当初那些吃过岱舆果子的人一样,念念不忘也就罢了,就怕搞出人祭。

女子皱眉:“那死者岂不是会生活得很痛苦?”

献:“....你们不是给她埋了这么多东西吗?她可以用这些工具在死者世界生产出很多东西,改善生活。”

伊南娜神色怪异的看着献,张了张嘴,还是没戳破献。

若能安慰生者,何必戳破?

献也不知道怎么自己在拂晓基础上瞎编的死者故事怎么传的,反正一段时间后献再听到时,发现版本已经迭代到死者世界位于大地深处,人若是一直往地下挖,就能挖到死者世界,而死者世界有一位名为伊里伽尔的神,这位神灵的形像...献怎么听怎么像在描述墓地夜晚的鬼火。

献:“很有想像力。”

等等,我是不是目睹了一位神的诞生?

若是一个神可以如此诞生,那其祂神呢?

众神呢?

献一时陷入思考,只被人类见过伟力——通过花式祸害人类展现存在感——从未被人类见过真身的众神真的存在吗?

*

麦收的时候献将一亩地范围打的麦子堆到一起称量,震惊的发现同样单位的土地,麦的产量比火耕水耨的稻更高。

虽然是鲜重,但也足够惊人,献错愕不已。

伊南娜收割完一亩地回来休息时见到献对着一堆麦的狂喜表情,不由问:“怎么了?”

献指着麦粒话都说不清了。“多,好多。”

伊南娜看了眼麦。“这个春秋的麦欠收了。”

献:“啊?”

伊南娜道:“上个春秋的麦比这次长得更好。”

献道:“我要与你们易麦,很多很多的麦。”

要做种子便不能像平时食用一样随便换点,至少要换一船甚至更多,留出水土不服过程中的余量,也要考虑推广所需的量。

再好的粮种也得大规模推广才能产生效果,而要大规模推广便需要海量的种子。

伊南娜早猜到献的来意,对献的话语也不惊讶,只是问:“你用什么换?换多少?”

献思考片刻,回答:“至少三船,等麦收后我回去与众人讨论。”

换那么多种子需要的货物不少,船上的货物也不一定够,这么大的事必须与众人一起商议。

*

船队早已修好,只等献归来一起扬帆返航,献说要暂缓返航,众人很有耐心的听她说完原因。

向献反复确定麦的产量后,众人同意多留一段时间,积累货物换足够的种子。

船队并非本地人,对本地根本不熟,能用来换麦、椰枣、豌豆等作物种子的只有盐,但船上的盐经过一路的消耗所剩无几,根本不够。

献见此干脆提议,要不将布匹全都换给伊南娜的部落,这一片阳光灿烂到能晒伤皮肤,但穿兽皮又会被热死,穿布,布又太珍贵,本地人绝对喜欢。

众人思考许久,虽然布关系到渔网,渔网关系到鱼获,鱼获关系到食物,但布还可以再换,而种子,错过这一次,下次再来不知道要多少春秋后,最终同意献的提议,并且本着反正要换,不如多换点,船上所有腾出来的空间都用来运粮种。

众人达成了一致,又发现了新问题:货物还是不够。

但问题不大,旁边就是海,不论是捕鱼还是煮盐都是众人的拿手本事。

献让一部分学习速度快的人去学习如何种麦,自己带着人在海边捕鱼煮盐,积累用于换种子的货物。

正常情况下,众人再怎么积累也不可能比得上本地人,但这片内海虽无鱼汛,但因为多条淡水河流流入的关系,渔业资源很丰富,最重要的是献会飞,可以确保每一网精准落撒下,绝不落空。

然,没有鱼汛终究无法形成日旸之地与湟水下游近海那般的鱼群,内海鱼群众多,却不集中,献带着众人捕捞很久都没凑齐需要的鱼盐。

时间之长,伊南娜都跑来观摩众人如何捕捞海鱼,甚至研究起众人乘坐的船。

献很疑惑,你的聚落不靠海吧?

伊南娜回答:“如今是不靠海的,但聚落人口以后增加,会分出一部分,可以考虑迁到海边造船捕鱼,像你们一样组织船队远行,进行贸易。”

献闻言很耐心的教导伊南娜如何造船。

一个春秋倏忽而逝,船队终于凑齐需要的鱼盐,换来五船的椰枣、豌豆、麦等作物种子。

献不舍的同伊南娜告别。

献道:“我以后一定会回来看望你的,我的寿命很长,不论过去多久,我都会再回来看你。”

已经知道献活了很久的伊南娜莞尔。“你有很长的寿命,不论过去多久都会再回来,我没有你的寿命,不一定能等到你回来。”

献愣了下,想说那我早点回来,但很快想到那是不可能的,日旸之地与这里太远了,跑一趟需要两三个春秋,日旸之地的船队比起直接往来,更青睐找个二道贩子合作,扩大贸易网络,她要再回来必定要很久很久以后才有机会。

伊南娜笑道:“但我会尽量活得长久,愿你我有再见的一日。”

献答:“会有的。”

船队杨帆返航,献站在桅杆上直到再也看不到伊南娜的身影才从桅杆上飞下,从船舱里翻出泥巴,加水和泥。

公仲羊经过,看了眼,看着眼熟,有点像本地人用来记什么东西时用的书写工具,在木牍上刻字太累了,远不如在松软的泥板上刻写图案方便,且用完后还可以将原来的图案揉掉,反复利用泥板。

“汝在做什么?”

“吾怕来日想不起伊南娜的容貌,趁如今记忆清晰,刻其容于泥板上。”

公仲羊道:“泥板保持不了多久。”

献想了想,道:“回头以火烧制成陶器,陶器可以保存很久。”

那得耗费多少燃料,公仲羊只能表示你不嫌麻烦就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