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轻笑一声:“招你进来,就能提高生产效率?”
十八岁的农村姑娘,满打满算也就小学、初中毕业,连学校介绍信都没有,能有多专业?
她脸一沉,连声音都变得淡漠。
“不好意思叶女士,我们工厂不缺技术人员,也不收学徒。”
“……”
一口回绝,叶秋莹知道,再说下去已无益。
叶秋莹瞅了眼满脸嘲讽的李工,跟这种人共事也只是找罪受。
她忽地笑了笑,对李工说了句。
“你闻见什么味没有?”
李工没好气瞟了眼叶秋莹:“什么味?”
“口臭味,你是不是早上没刷牙,嘴巴真臭。”
末了,叶秋莹又笑盈盈看向面试的小姐姐:“听说口臭会传染,这位女同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说完,叶秋莹直接甩手走人,完全不给对方反驳的机会。
办公室内,两人被气得一脸猪肝色。
从纺织厂出来,叶秋莹略是颓丧,离末班车只剩半个小时。
她今天要是不回去,连住旅馆的钱都没有。
小县城就业率本就不高,除开工厂和个体户商铺,国营商场饭馆的职位也不多,关键不外招。
一个是家庭式经营,一个国营分配,全都对她不利。
兴致勃勃地出门,垂头丧气地回去,换谁谁不难受?
叶秋莹拍了拍脸颊,打起精神朝汽车站走,只要自身本领过硬,有手有脚何愁混不上一口饭吃?
看来考证一事,得尽快安排上日程。
当然叶秋莹也很清楚,每个时代都不缺学霸和天才。
她不是什么天才,顶多是学了前人积累的知识,和多了些社会经验罢了,她还需要不断地学习。
叶秋莹调整好心绪,不再多想,加快了步子前往汽车站。
她可不想错过末班车,然后沦落街头。
叶秋莹本以为今天会无功而返,没想到在汽车站的花坛边上,发现一台被丢弃的老古董收音机?
60年代老式的电子管收音机,市场价35元左右。
不过电子管收音机,基本已经被淘汰,当下正流行收录一体的新式晶体管半导体收音机,样式更加精美小巧便携。
当然售价也更加昂贵,一台最便宜也要两三百,还得凭票购买。
至于废弃的电子管收音机,废品回收价格顶天也就三五块钱,价值甚至比不过全新的手电筒。
收音机的结构并不复杂,她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也有过组装收音机的课题。
她没修过电子管收音机,不过电器一类大同小异,翻新更换配件半导体元件,只要能听广播,修好转手一卖。
哪怕是二手半价,除去成本少说也能净赚十块钱。
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35元,十块钱不少了!
原主人似乎很看不上老式收音机,嘴里骂骂咧咧,临走前还踹了一脚收音机,直接扔进垃圾桶。
叶秋莹看着直呼心疼,看来人的悲欢离合,果然不尽相同。
叶秋莹上前问了句,男人看都没看她一眼,似乎在流泪,扭头摆手哽咽着说不要了。
确定对方不要,叶秋莹直接从垃圾桶里捡起来,像极了饿狼扑食,欢喜将其扛着回家。
因为这一出,险些错过末班车。
她抱着半米长收音机,疯狂追在末班车身后,呼哧呼哧喘个不停。
哪怕再重,也没想过要将它丢弃。
好在车终于停了下来,她喘着粗气上车后,将报废的收音机抱在怀里,憨憨看向窗外,眉眼弯弯唇角上扬。
这下生活有着落了。
没办法,她穷,就这么点出息!
……
从丰源县再次回到青源镇,已是晚霞洒落。
山野古树、篱笆小院沐浴在余晖下,似镀上了一层金纱,有山有水,风景宜人。
若是不愁吃喝,定居在此地,倒也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叶秋莹已无暇顾及,她抱着将近三十斤重的收音机,从青源镇徒步走回柳桥村。
回到家中,浑身冷汗已经浸湿了衣服。
她骨头都快要散架,明明零件也没多少,可这台六七十年代的老式收音机,真的又大又笨重,怪不得快要被淘汰。
哪怕浑身累得虚脱,可这会儿她大脑仍旧兴奋不已。
她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拆机重组,若不是手头没有合适的工具,她就是饿着肚子,也要连夜修好。
无奈手头没有电烙铁和锡线,拆机后需要更换的新零件,还得重新采购。
收音机报废程度中等,但也需要更换零件,维修没有本金,找工作又要介绍信和证书。
看来只能先在镇上当个维修工,攒足本金,再开启创业模式。
叶秋莹没有气馁,相反跃跃欲试。
青源镇内有不少村落,乡镇四周没有家电修理工,80年代普遍都穷,东西坏了舍不得扔,都会找人修。
没人舍得花钱重新买,所以她不愁没有客源。
脑袋很兴奋,不过理智和肚子告诉她,现在该去做饭了。
清锅冷灶,叶秋莹欲哭无泪,再次怀念可以点外卖的日子。
一天下来仅吃了碗热汤面,胃早就受不了。
红糖和鸡蛋已经吃完,糙面和大米也仅剩一个星期的量,这还是因为她一天两顿的缘故,但凡每天多吃一顿,就得饿死!
好在回来的路上,采了些野菜,不然一碗热菜汤都喝不上。
家里还有一点盐巴,叶秋莹索性煮了一锅野菜粥,一丁点油都没有,好在填饱肚子没有问题。
叶秋莹小脸惨白,想起前世看过的网络小说,盯着碗里的野菜粥,感慨万千。
穿越人士里,大概也就她开局混得这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