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星稀,一抹清辉照进叶家。
叶秋莹点着油灯,坐在桌前写计划。
在教育还未普及的年代,难得叶家还备着纸笔。
短短的铅笔头,她也没有浪费,削尖后开始绘图和制定计划。
既然要摆摊,少不了要做些准备。
她将出摆摊需要的工具器材、纸笔小板凳一一记下。
这副身体太弱,抱着沉重的工具箱,从镇上来来回回显然有些不现实,明天还得组装一辆小推车。
小推车结构简单,标记好尺寸,不用几分钟就能出图。
余下的时间,叶秋莹就用来绘制发电机的图纸。
每日粗茶淡饭她不怕,在饮食方面,她没有讲究,可每天上山砍柴、挑水做饭、劈柴生火是个大问题!
若是有个小型家用发电机,再配装个小电锅,肉菜往里头一放,能节省不少时间。
叶秋莹摸了摸半饱的肚子,握紧拳头。
待到配件齐全那日,就是火锅出炉之日!
忙完一切,叶秋莹才蜷着薄被躺下。
她睡眠质量一向很好,几乎没有失眠困扰,更何况白天忙碌一日,身体早就疲乏不堪,一沾枕头就已进入梦乡。
次日清晨六点整,老式挂钟准时发出“当当当”的唤醒服务。
叶秋莹也不贪睡,洗漱过后,马不停蹄开始组装小推车。
幸亏她老爹是工匠,家中工具不少。
她找来几个小碗大的小木墩,凿空刨花打磨成小轮子,安装在左右两侧做辅助轮,组装小拉车不需要太多零件。
四个辅助轮只是为了增加稳定性,仅需连轴加齿轮就能搞定。
耗费一个小时,一个类似后世的菜篮子小推车,终于完成。
叶秋莹将工具箱和折叠小板凳放里面,想了想,又将昨天捡回来的收音机也塞了进去。
昨天找工作被拒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万一摆摊也是清清冷冷,她还能空出时间先拆收音机,看看少什么零件。
她没有抱太大希望,甚至做好没人光顾的打算。
毕竟她的年龄摆在那里,很没有说服力。
一边修收音机一边摆摊,不仅合理利用时间,没准还能吸引几个顾客。
有了小推车,去镇上也方便不少。
不过一车东西将近六七十斤,叶秋莹还是累得够呛。
赶到青源镇已经是八点多,叶秋莹找了个宽敞的地方坐下,她没有摆摊的经验,不过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她打开工具箱,提前将维修的纸板压在上面,怕有人不识字,又吆喝了几句。
“修家电、修手电、修手表、修挂钟!”
为了生计,叶秋莹面不改色又喊了几句。
往来几个男男女女仅仅瞅了眼,立马离开,压根没人理睬她,还不如隔壁摆摊磨刀的老师傅强。
好在叶秋莹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也没有太在意。
她拿起螺丝刀和起子,准备拆收音机,姿势刚摆好就听见一阵笑声。
“哟,有模有样,小丫头还真是修理工啊?”
叶秋莹侧头望去,是隔壁摆摊卖包子、豆浆的大婶。
蒸笼里肉包子的香味,直窜叶秋莹脑门,她已经开始不由自主分泌唾液。
她早上仅仅喝了碗清粥,一路走到镇上早就消化光了。
这会儿光闻着味,肚子就已疯狂发出咕咕的叫喊声。
叶秋莹犹豫着要不要换个地方,断绝源头诱惑,忽然“砰”的一声巨响,只见摊前的大婶惊叫一声,豆浆犹如小喷泉一般四处飞溅。
锅炸了!
这一下,彻底将四周的人引了过来。
大婶被烫得面颊通红,幸亏离得远,伤势不算严重。
只可惜一口大铁锅破了一个拳头大的洞,大婶哭天抢地站在锅前哀嚎。
“我的锅啊!”
“我的大铁锅啊!”
叶秋莹嘴角一抽,一口铁锅顶天也就十元而已,敢情锅比人重要?
叶秋莹瞅了眼围观的人群,倏地眼睛一亮——天时地利人和,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她立马朝大婶走去,顺带看了眼破铁锅,好在缺口不大也许能试试!
“要补锅吗?”
大婶看向叶秋莹的眼神有些茫然,显然不信眼前的小丫头会补锅。
叶秋莹也不急,清浅一笑。
“今天您是我第一笔生意,不收钱,免费修!”
大婶哭声戛然而止,有便宜不占白不占,修一口锅可得整整一块钱!
“真不收钱?”
“不收,不过得借一下你的煤炉一用。”
“……行。”
话已经放出去了,叶秋莹就是厚着脸皮也要将锅修好。
之前她就怀疑叶爸会修理铁器,不然工具箱里为什么这么多铜丝铁片,甚至还有一罐石灰粉、煤粉药渣等溶剂。
叶秋莹深呼一口气,将铁片放入临时自制凹槽模具里,又添加溶剂加快烧制铁水。
随后,取来起子头放进煤炉烧红。
没有电烙铁,烧红的起子温度也差不了多少。
等待的时间有点漫长,围观的人渐渐散去。
煤炉的温度不低,起子很快被烧得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