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雾港 > 第76章 早做打算

第76章 早做打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走出Le中心时,天际一片暮色沉沉,沈遇一直等在停车场里,见到沈确出来,顿时松了一口气,好歹这次是囫囵个的。

司机很快启动车子离开,从沈确沉默寡言的状态中,他已经知晓了答案。

倒也说不上失望,本来俞长川主动邀约谈投资这件事情,光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他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从前他接手润尚时,总是紧绷着一根神经,生怕辜负父亲临终时的嘱托,后来他与沈确因为联姻的事情生了嫌隙,他一向温顺的弟弟在婚后突然开启了“夺权”之路,风驰电掣般地拿到了集团的控制权。

那一刻,他才恍然惊觉,或许,他从未真正地了解过这个弟弟。

他们虽不是一母同胞,但在感情上却一贯亲厚。

沈确刚回沈家时年纪尚幼,正是依恋家人的时候,而他的母亲又不在身边,因此对他这个大哥格外依赖。

他自问待沈确不薄,也从未因为他母亲的缘故迁怒于他,他是真心拿他当亲弟弟看待的,最后两个人闹到这个份上,他终究觉得伤心。

后来,沈确在宴会上与俞长川大打出手,直到那时他才知晓,姜梨与俞长川曾经在一起过。

那一天,沈确哭着对他说,他再也找不回姜梨了。

他一向温和的弟弟,在他面前哭得毫无形象,通红的眼底全是绝望,他第一次感到后悔。

满腹算计的岳家,红杏出墙的妻子,在他看不到的地方,沈确痛苦压抑的挨过了一年又一年。

当初,他怎么就鬼迷心窍的非得逼着他去联姻呢?

可是时间不会倒退,遗憾更无法弥补,过往种种,是非对错,早已没有了意义。

他不知道如何安慰沈确,只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沉闷:“没关系,本来也没指望俞氏的投资。”

沈确转头望向大哥,淡淡地回应:“他同意了。”

沈遇怀疑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沈确又重复了一遍:“俞长川同意投资。”

沈遇内心复杂,他追问道:“他难为你了?还是有什么条件?”

沈确笑了笑,神色疲惫:“没有,他既没有为难我,也没有提条件。”

沈遇默不作声,按照俞长川睚眦必报的性格,不难为羞辱一番沈确,怎么会如此痛快地施以援手?

沈确顿了顿,坦诚说道:“我也没有想到他会突然松口,但不管怎么样,对于润尚来说,这都算是一个好消息。”

是啊,怎么能不算是好消息呢,有了这笔资金的注入,泥足深陷的润尚终于可以从沼泽里抽身出来了,他也终于不用觉得愧对已逝的父亲。

兄弟俩各怀心事,车子飞快地行驶在港城繁华的街头。

……

姜梨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待在菀城跟着陈师傅学习四经绞罗的制作工艺。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躲在略显狭窄的作坊里面,只有手工织布机“咚咚”的碰撞声,一整天下来,姜梨只觉得腰酸背痛,她手上的布料却只延伸了细微的长度。

她感慨不已,难怪这项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她自问不是什么好逸恶劳之人,几天下来竟也在心底打起了退堂鼓,只是这份热爱让她一直坚持了下来。

陈师傅笑着打趣:“歇一歇吧,这个活计急不来,你坚持了这几天已经很不容易了。”

姜梨有些不好意思:“这个真的挺累的,但很有趣,只是我领悟能力有限,做起来有些费力。”

陈师傅笑着摇了摇头:“不过几天的时间,你算很有天赋的了,现在愿意做这一行的年轻人实在太少了,这是手工织造,要耐得住寂寞,还要忍得了辛苦。”

姜梨沉默着点头,技艺的传承光靠热爱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持之以恒的教学和矢志不渝地钻研,最好,再有媒体的曝光宣传,知道的人多了,关注度就会上升。

她好奇地问道:“那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

陈师傅依然面带微笑,伸手抚摸了一下跟随了他大半生的织布机,内心感慨:“舍不得呀,如果大家都不做,这门工艺恐怕又要失传了,可我也撑不了几年了,现在视力已经大不如前,速度也慢了下来。”

姜梨:“或者您可以考虑做教学,我相信,有很多年轻人对这些工艺的传承有着浓厚的兴趣,只是苦于没有学习的途径,又面临着生活的压力,根本无法真正进入到这个行业。但如果有您这样的大师愿意传授技艺,只要潜心研学,便可以靠着双手获得不菲的收入,将兴趣变成工作,那这门工艺就永远不会失传。”

陈师傅内心触动:“这一行如果真能吸引到年轻人加入,那可真就不用担心失传了。”

只是,匠人易觅,匠心难得。

这个行业受众面小,年轻人生活压力也大,就连他自己的孩子都觉得前途渺茫,关键还异常辛苦,并不愿意继承他的衣钵,眼看着千年传承的工艺后继无人,他一直深以为憾。

可今天,这个姑娘的提议让他眼前一亮,或许,他真的可以转变一下思路,相较于每日将自己困于尺寸间的工作室,日复一日地精心织造,也无法产出更多,而等到他彻底织不动了,这门工艺就会逐渐被世人遗忘。

传承才有发展。

对于教学,他很有信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