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当时隔两个月之久的幸村回到神奈川,他依旧面临许多事情,以及自己的第一个自主“冬训”。
首先是赞助商们的代言活动,幸村需要去拍两部新广告,两次期刊、杂志的封面摄影;网协邀请的线下网球推广活动;以及一项商业表演赛……
在赚钱上,IMG是很给力的,他们知道该怎么“放大”球星身上的光辉。
除此之外,还有十二月初的全国网球选手权大赛。
所以这个冬天的日程表,幸村花了很多功夫和早苗交涉。有些事情他推不掉,比如赞助合同里明确规定的;网协邀请的——不能全推,当了“一哥”有责任在身;增加曝光度,对他发展有利的。
至于表演赛,主要是钱多,也要给各方一点面子,包括IMG。
为了自己的冬训效率,幸村只能在尽量减少事务活动数量的同时压缩时间。
回来的前三天,幸村就是这样一边恢复体能,一边在跟早苗商量日程。
送走早苗和迪米后,幸村关上门,伸着懒腰往回走,“感觉压力越来越大了。”
客厅里,天海正在玩飞镖。
“花个一两周时间解决呗。”
“我也这么想,不然太分散注意力了。”幸村坐在天海站立处的长沙发上,看他专注地投飞镖。
“几分了?”
“还有81分。”投完,天海去拿标,“20,还有61…正好下周以赛代练吧。”
“嗯。”幸村问道,“蓝去吗?十二月怎么安排?”
“嗯……陪你对练吧?下周我约了一次跑团,还有三次ParKour,然后年底我要回家陪我哥。”
“会陪我冬训啊,”幸村轻笑,“蓝真好。”
天海投歪了,瞄着50分只投到12分,他转头看幸村,也笑,“有点肉麻…精市想问什么?”
“签约吗?”十分简洁明了。
刚刚举起的手放下,天海攥着几只飞镖,看看标靶不语。
幸村终于忍不住提出来了。
虽然因为忍受不了职业网球的“灰色”而退出,天海仍觉得职网才是能找到网球“真谛”的地方,好比小时候看的围棋漫画里,那个“神之一手”。
天海向往,但是,他也明白自己受不了。追求卓越是一种梦想,他不想在奔跑的路上,丢失了对网球本真的情感——那样对他来说一切排名和金钱都毫无意义了。
他惶恐又担忧,干脆脱身而出。
可辗转反侧,仍觉得不甘。
天海来到幸村的身边,他想也许幸村能做到,而作为见证者,他也能有所感悟。
这似乎是两全之法。
“那,我做什么?陪练吗?”
“现在看来好像是这样。”幸村略加思索,“也许有更多可以磨合的地方,我们不需要按照流行的模版来划分职责。蓝也可以有更多的权限,对我。”
“比如说?”
“嗯……就像我们以前的相处方式。”
“哈哈哈。”天海将手里一把飞镖散在茶几上,坐在沙发这一侧的扶手,勾着幸村的肩拍了拍,“好吧,我明□□市的意思了。”
幸村很高兴,他觉得自己需要天海,最重要的是,像网球上的长辈一样让他保持清醒。
签约之后,天海再度改变了称呼,从“Seiichi”变为“ichi chan”,阿一。
像是隐含着某种期望。
他绝不辜负。
团队新添一人,是件好事。幸村的下个年度可不轻松,他有两千多分要保。不仅如此,今年排名进入TOP30后,ATP的积分规则会更严苛:
本来幸村的积分由全年成绩最好的18站赛事组成。但现在,他需要强制参加四大满贯、八个强制大师赛(除蒙特卡洛站),这12站将占据他全年积分的大部分,仅剩6站供幸村选择其他巡回赛。
简单地说,如果幸村不参加这8站大师赛,他的18项积分组成中有8项将计0分,就算他参加再多的250巡回赛,也无法超额计入他的滚动积分中。
因为新赛季第一站就是澳网公开赛,需要时,幸村仍会让早苗安排澳网同材质的场地练球。
为了冲击更好的成绩,幸村对自己比以前还要严格一些,他认真地制作了时间表贴在房间里,以免有时候的怠惰。
通常情况下,幸村的一天都比较规律(或者说“枯燥”)。
早晨6:30起床,喝点温水和蔬菜汁,照料盆栽和花园,然后去叫天海起来跑步。
8:00,一起吃早餐,开车去预约的网球馆。拿回手机处理电话记录,交手机。
9:00,热身,在迪米的指导下训练体能,近期以爆发力和平衡性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