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村遗憾道:“我就不了,巧克力过敏。”
“哦…好吧。”达林把东西塞了回去,幸村搭着诺亚的肩,拿走他手里的巧克力把玩。
“说起智利,我记得在墨尔本的皇家植物园好像看到过智利风铃草。”
“是吗?”达林惊讶道,“那我明年澳网得去看看。说实话…我只在照片上见过。可能不是很常去森林公园或者植物园的原因吧。”
晚上,诺亚一般和他哥待在一起,幸村要煲跨国电话粥。
但是偶尔,他们俩会一起复盘比赛。
“总感觉和TOP20的比赛,不太顺畅。”幸村很难描述那种状态,“虽然知道自己被压迫,却不知道该做怎样的努力去克服。”
“因为精市不是很有条理。”诺亚如是说。
“条理?”
诺亚笑了笑,“精市的思路很快,总能打出那种灵光一现的好球。所以不是特别明显。但只靠这个,和TOP对决是不够的。”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悍之处,得意技术,相应地,延伸出几种战术组合。”
“比如吉米擅长一区发外角,后跟正手斜线压迫折返,打对角线撕开角度。这是PlanA。”
“但他除了擅长的正手斜线外,打正手反斜线也比较拿手,那么当对方适应了PlanA时,他这手PlanB会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同时增强了迷惑性。”
诺亚伸出两根手指,“这就是战术组合的作用。通常而言,针对发球局、接发局、相持等等不同的情况,TOP球员都会根据自己的技术形成战术组合,这个他们的教练和数据分析师也会配合工作。”
“把每个人的技术比作武器库的话,精市相当于凭借经验和天赋,遇到每种情况都要迅速做出反应,选择武器进行反击。这样是不是有时候会觉得忙乱?”
“嗯嗯。”幸村点点头。
“而战术组合,相当于提前设定好各种作战方案,到时候直接根据实际带入就行。更有条理,也能有充裕的时间去博弈更多。”
幸村早已打开手账记下,不住沉思,“嗯……不过我需要试试。这是诺亚的经验之谈吗?”
“嗯!”像半大的孩子在炫耀,诺亚的眼中亮晶晶的,“大部分教练很少谈论这些东西,因为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回球、发球、体能之类的硬实力上面。”
战术是需要细细琢磨理解的,无论教练再怎么安排好,到了场上还是球员在发挥。
考验的仍然是球员自己的头脑。
诺亚一直是自己研究对手,打磨和布置战术组合,他的组合中也不止两种战术那么简单,而是树状的一簇庞大“战术群”。
这就是他被评价为“闻所未闻的网球”背后的秘密。
哪怕大师级的战术对抗,大概也是下一步,预判后面一两步的程度。诺亚已经达到走一步看五步的境界,和他长时间博弈的成功率很低。
而诺亚还是会在大师赛和年终落败的原因,幸村想,或许是因为心态。
诺亚给他一种非常矛盾的感觉。有时候是巨头应该具备的旺盛求胜欲,但有时又突然“冷”得可怕,是完全不在乎输赢,对大满贯都无所谓的厌弃情绪。
想来诺亚也对自己的情况有些许纠结吧。
两周像是一瞬间过去,幸村怀揣尚未消化好的经验和诺亚道别。
“再见面就是明年澳网了。”两人拥抱。
“刚收到通知,我得到了一张正赛外卡。”
“恭喜。”诺亚微笑,“那就一个月后见。”
“好。”幸村通过安检,习惯性地回头看了眼。
短袖冰丝外套的诺亚朝他再次挥手,眼里的水光在灯下闪烁。
那是一种赤诚的光芒,沉淀了枯燥孤单的思索,寂寞地凝视着热爱的,已经融入了生命之中的网球。
想到未来能与这样的对手竞争奖杯,幸村就忍不住地……
战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