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妮儿不信:“我都看见了,您拿神器一点,断指张就倒了,您再一点,他就死了,您救了我,现在请您再救救我爹娘,救救我们陶家村的人。”
眼看她又要磕头,姜肆赶紧把人拦住:“断指张没有死,我也不是神仙。”
陶妮儿看姜肆怎么都不松口,不由得面露绝望,先前地激动情绪也恢复了死寂:
“您真的不愿意救我们吗?您真的不愿意救我们。”
陶妮儿瘫坐在地上,面露死寂眼中彻底失去了神采:
“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老天爷怎么就不愿意张开眼看看。”
姜肆看着她的模样,一阵心酸。
她们此时正站在一条小路上,路两旁都农田。
原本这个季节地里应该是一片金灿灿,最多一个月就可以收割了。
可现在地里什么都没有,田地干裂不见庄稼粮食,能看见的树木不是枯死,就是正在枯死,地上连颗野草都没有。
目之所及,看不见一点活物。
这里已经有两个月没有下过雨了,应该说自从除夕过后至今的半年以来,大齐的北地就鲜少下雨了。
北方干旱,南方暴雨,造成了整个天下的饥荒。
加上各地军阀诸侯起事,朝廷自顾不暇哪里有时间管平民百姓的死活。
像陶家村这样饿得啃树皮吃人肉的不再少数,有些地方甚至更严重。
姜肆虽然在福利院长大,小的时候也受过不少欺负,可像如此惨绝人寰的事,她从来没有见过。
和平年代长大的人,是很难想象身处战乱中的人过得是怎样的悲惨生活。
面对陶妮儿姜肆第一次对女希氏所说的混乱和毁灭有了真正的认识。
她心情沉重了起来。
“你先起来吧。”
姜肆半是强硬半是搀扶地把陶妮儿从地上拉了起来。
仔细地注视着眼前的小姑娘,姜肆忽然问到:
“陶妮儿,你多少岁了?”
陶妮儿木然地回答:“过了中秋就十七了。”
十六七岁的陶妮儿看着跟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一样,不仅瘦弱,连其他该发育的地方都一点没发育。
看样子除了这次的饥荒,以前也不怎么吃得饱饭。
姜肆用袖子擦了擦陶妮儿脏兮兮的脸,看见了她又黄又粗糙的皮肤。
“女希氏,你说过,陶家村会是我的开始对吧。”
女希氏说:“是。”
“我知道了。”
姜肆笑了笑,严肃的神色一下变得轻松了起来,她温声对陶妮儿说到:“好,我答应救你们。”
陶妮儿初时没有反应,过了片刻似乎才反应过来姜肆说了什么:
“您,您说什么?”
“但是我有条件,要我救你们,你们就一定要听我的话,明白吗?”
陶妮儿这下确定了,神仙真的答应要救他们了,他们有救了。
陶妮儿睁大了眼睛,忽然哀泣落泪,眼里却有浮现喜悦之色:“听话,听话,我们都听您的话。”
她用手背抹掉眼泪,又想给姜肆磕头了:“谢谢您神仙,谢谢您。”
姜肆头疼地拉住她,这次也不纠正她了,反正她也不信,只说道:
“我的身份你自己知道就好,别跟旁人说。”
陶妮儿闻言忙点头:“我听您的。”
姜肆又想叹气了:“别您您的,我叫姜肆,你以后叫我姜姐姐吧。”
她也没比陶妮儿大几岁,这敬称喊得她总觉得平白无故长了一辈一样。
陶妮儿却是不敢造次,她现在是真拿姜肆当天上下凡的神仙,她一个卑微的凡人,如何敢不敬畏神仙。
那声姐姐是万万不敢,也不能叫的,所以她思来想去有了个这种的法子:
“我叫您姑娘吧。”
“行,就叫姑娘吧。”
只要别神仙来神仙去地叫她就行,
“走吧,先领我上你家去看看。”
“我这就带您去。”
陶妮儿不敢耽搁忙带着姜肆往她家的方向走去。
没走几步,他们就遇上了村里的人。
有人看见陶妮儿,麻木的脸上立刻有了变化:
“妮儿,你跑哪儿去了,你爹娘找了你一夜,快回去看看。”
“我知道了,谢谢您五婶。”
陶妮儿不由得加快了步子。
又走了一段路,一个坐在自家门口的一个汉子看见陶妮儿,他苦着脸说了跟之前那五婶婶一样的话。
村里的房子修不算紧凑,一路走来也遇上了好几个人。
有担心陶妮儿的,也有事不关己的,只瞥了一眼陶妮儿就匆匆走了。
但村里就这么大,消息很快传回了她家,等陶妮儿快走到家门口时,远远就看见了爹娘等在那儿急切地张望着。
当终于看到陶妮儿的身影后,陶妮儿娘哭嚎了一声妮儿,就跌跌撞撞地奔了过来。
她甚至没有注意到陶妮儿身旁站着的姜肆,只跑过来一把搂住陶妮儿就开始哭。
哭得撕心裂肺,失而复得的喜悦也没能挡住憋了一夜的恐惧伤心。